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乾隆一花盆上月2296万成交,宫廷还有哪些天价花器呢?


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刻《陶成纪事碑记》述,御作坊按钧釉创制最少九种釉色,其中五款按清宫珍藏、特送至景德镇作坊之宋代钧瓷研制。

 | 清乾隆 仿钧窑变釉兽耳尊 |  
 中国嘉德2011秋拍 
成交价:494.5万人民币

Best Substitute

最佳替补

宋代五大名窑,如雷贯耳。但最早此五窑为柴、汝、官、哥、定。如清代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说:“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谓柴、汝、官、哥、定是也。”后因柴窑既找不到窑址,更没可靠的传世器,故除去其名,以钧窑替补。

金? 钧窑月白釉梅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窑神秘之处亦不逞多让,官钧究竟是宋、金还是元、明烧制至今仍有争议。以釉面肥厚为重要特色,因其壁厚故钧窑最为考究的产品是陈设用瓷,在器型种最为有名的又以各式花盆、花盆托、出戟尊等为主。钧窑烧造的此类以供御用花盆,世称“官钧”。

2021年10月14日,中国嘉德香港秋拍“紫气东来—东波斋藏中国古代艺术臻品”专场上,一只钧窑玫瑰紫釉葵口水仙盆拍出了2296.5万港币的天价,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 明 钧窑玫瑰紫釉葵口水仙盆 |  
 中国嘉德香港2021秋拍 
成交价:2296.5万港币

这只水仙盆在预展之时便已惹来各方关注,这是因为此盆曾于1997年在北京嘉德拍卖,当时它以231万天价成交,这是那时钧窑的世界纪录。此次曾经的“钧窑老大”重出江湖自是风起云涌了。

上月以2296.5万港币成交的钧窑水仙盆细节可见“蚯蚓走泥纹”

而此器时隔24年,价格涨了10倍,这次的成交价成为那场拍卖的获价最高者,依然创造了同类器型的世界纪录。

另一引人注意的是这件花盆底部刻有文字,外底戳印为“一”字款,其意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根据现存实物证明,数目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此即此类型器中规格最大者。又有后刻“养□□”、“东□□□□□”款,且多字有被磨去使其不可辨识的明显痕迹。这又是什么神奇密码呢?那些字又是因何原因被磨去呢?

上月天价成交的钧窑水仙盆底部

Ancient Court Flower

清宫内的高古花器


被抹去字迹,横向字应为“养心殿”,竖向字或为“东暖阁明窗用”。这些刻字标明了此件高古官钧花盆曾被乾隆皇帝收藏,是它曾陈放于养心殿东暖阁的记录。

养心殿东暖阁明窗示意图

养心殿东暖阁是雍正、乾隆元旦开笔仪式的举行处,亦是晚清时慈禧、慈安太后的垂帘听政之处

《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从乾隆十一年开始,乾隆皇帝开始有意识地命令内务府工匠在陈设类钧瓷上加刻宫殿名或陈设地名。如 “(乾隆十一年)正月二十三日,司库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交均釉六方入角花盆二件……养心殿西暖阁;均釉渣斗二件……养心殿东暖阁;均釉高桩花盆二件……静憩轩;均釉海棠盆连二件,漱芳斋。传旨:俱各刻地名,钦此。于本月二十六日,司库白世秀、七品首领萨木哈将均釉盆连一件盆底贴得地名字名样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将大地名准刻横的、小地名准刻竖的。钦此。” 

北宋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花盆底部亦有清宫刻的养心殿明窗用”字样

可见,刻字的诏令下达后,先设计出拟刻的“地名字名样”粘贴在盆底,送乾隆皇帝过目,得到的旨意是“将大地名准刻横的、小地名准刻竖的”。从实物看,陈设类钧窑瓷器底部刻写的殿名地名均是殿名即“大地名”在上自右向左横刻、具体陈设的地名即“小地名”在下竖刻,这样的布局是乾隆皇帝亲自设计的结果。

养心殿暖阁

清宫廷各机要之处原来皆为花团锦簇,香气四溢之所,从现今故宫展出照片配合古之绘画便可加以想象原先四时鲜花盛开之况。

清 张廷彦绘《弘历行乐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弘历行乐图》为宫廷画家张廷彦奉旨描绘的乾隆帝在园囿中休闲自娱的场面,乾隆身侧陈设多件高古赏器,楼阁摆放多盛开之花,楼下小童亦在摘彩鲜花插于室内

而清宫所用花器自然也是讲究之极,清廷鼎盛之时帝王会将高古铜器、玉器改为花器,风雅之极。

清宫旧藏 战国三角云纹铜壶(含内胆)

“瓶盆风华——台北故宫所藏明清花器”展陈

清宫廷所用古代器常附加后来专门为其制作的金属内胆,上图的战国三角云纹铜壶便被加设了内胆改造为花器。胆盖面镂空,间隙用以固定花叶枝脚清雍正年间造办处《活计档》所载,有胆盖镂圆形孔的“莲蓬式内胆”;有连蝙蝠、连螭龙等纹饰的“冰冽式内胆”等下图的新石器晚期的玉镯形琮亦加附金属胆,并在外壁上刻了乾隆御提诗改为了花器。

清宫旧藏 新石器晚期 玉镯形琮(含内胆)

“瓶盆风华——台北故宫所藏明清花器”展陈

清宫花器包含“盆景”与“插花”两类器皿,前文所述官钧多为盆景花器盆景将植物连根栽植在花器里,是一种有生命的活艺术。而一些皇帝所收藏的定、汝、官、哥窑花器多为插花花器。

 《乾隆帝写字像》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乾隆帝身着汉服,案头及身后摆放了两座瓶花(一为梅花,一为兰花)

此画无署名,但据专家考证应为郎世宁、金廷标合笔所画

Court New Flower

本朝的创新花器


以上所论皆为乾隆皇帝所用的高古花器。雍正、乾隆两位帝王文化造诣高深、文史哲知识渊博、汉学功底深厚、注重文化建设。他们仰慕汉族古艺术,不但收藏古物以为所用,还依古创新,在历史中留下了各自有力的一笔。

清 宫廷画师绘 《雍正十二美人图》之《裘装对镜》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明窗处即摆放这一只钧红花盆及底座

清代雍正、乾隆两朝,复古之风盛行,仿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取得了辉煌成就,雍正帝就十分偏爱宋钧器,多次谕旨御窑厂按原器仿烧。

清雍正 雍正款仿钧窑变釉海棠式花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御窑造瓷技术高超,得以成功重现宋瓷釉色,可见一斑。雍正七年(1729)唐英于上任督陶官之初,即派幕友吴尧圃前往均州考察窑址,其《暮春送吴尧圃之均州》诗写到:“此行陶冶赖成功,钟鼎尊罍关国宝,玫瑰翡翠倘流传……”,流露出企盼仿烧成功的心境。

 

清乾隆 窑变釉梅瓶 |  
 香港苏富比2019年春拍 
成交价:473.5万港币

雍正十三年(1735)《陶成纪事碑》中,唐英总结督陶成就,御作坊按钧釉创制最少九种釉色,其中五款按清宫珍藏、特送至景德镇作坊之宋代钧瓷研制。即有“一钧釉,仿内发旧器,梅桂紫(玫瑰紫)、海棠红、茄花紫、梅粉青、骡肝马肺五种,新得新紫、米色、天蓝、窑变四种”诸多釉色,其中窑变红釉、钧红影响极大。

高古钧窑的重要贡献是其历史性的烧出了高品质的红釉,而花瓶之王号为梅瓶。雍正时期便把明朝名品永乐红釉梅瓶和古钧窑多色窑变釉相结合,创烧出了钧红釉梅瓶,釉色典雅,广得后代仰慕。


明永乐 红釉暗刻云龙纹梅瓶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此类永乐红釉梅瓶有暗刻花纹的亦有红釉无纹的

明清景德镇官窑仿钧窑窑变釉器物,以清代雍正、乾隆二朝仿烧的制品最好釉色以红为主,天蓝、月白、绿及褐等色,交融流淌,犹如火焰般万紫千红,绚丽多姿。钧红釉是名贵的色釉品种之一,其烧造工艺复杂。

清十八世纪 窑变釉梅瓶 |  
 香港苏富比2011年春拍 
成交价:47.5万港币

1815年,蓝浦《景德镇陶录》,载钧红“釉具五色,有兔丝纹,红若胭脂朱砂为最,青若葱翠,紫若墨者次之……此窑……多黄沙泥坯,则器质不佳。古说特就古钧器言之耳,若今镇陶所仿钧器,土质既佳,瓶缸尤多美者。”此处蓝氏比较宋代钧釉与清代仿钧釉成色,然二者成分相异,烧造程序亦是大相径庭。宋钧釉色是依烧造时瓷窑内化学反应而生,清代仿钧釉则以三釉相混效之,后者细致胎骨更衬得釉色鲜明耀眼。

通过细节可见此类作品的特点——

清乾隆钧红釉梅瓶,元素·艺拍拍品,2021年11月8日开拍9日结拍,欢迎扫码参拍。

钧红釉瓷器釉层肥厚,清乾隆钧红釉红而且浓,滋润均匀,华而不俗,釉层中有细小的龟裂纹理。此釉在高温焙烧的过程中虽会向下淌流,但色釉一般不脱口。色调红里泛紫,又称“玫瑰紫釉”、“海棠红釉”。

钧红釉瓷器工艺独特,在色彩斑斓的釉面上,形成千姿百态的纹路,典型的如:冰片纹,看似锤击,抚之无痕;蚯蚓纹,龙走蛇行;鱼子纹,繁星点点。此外还有兔丝纹、蟹爪痕、雨丝纹等。特别具有审美价值的是冰裂纹,这是其釉层中细小的龟裂纹理,俗称“开片”。冰裂纹纵横交错,如网状分布。由于这种纹路是胎质和釉面的冷热收缩率不同而自然形成的。冰裂纹是烧制完成以后开裂造成的,不是在烧制中产生的隐于釉面之中,因此在开片形成的过程中,会产生裂开的声音,一边欣赏着“创过冰河玉凝透,碧莹浅底网捕鱼”的奇妙现象,一边听着轻灵而噼啪悦耳的开片之声,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审美意境。

清乾隆钧红釉梅瓶,元素·艺拍拍品,2021年11月8日开拍9日结拍,欢迎扫码参拍。

上面这只清乾隆钧红釉梅瓶,短束颈,丰肩敛腹,浅圈足,圈足刮釉,露火石红,器型圆润秀美,小器大形,甚是喜人。此梅瓶修足老练精巧,底部露胎处施有护胎釉。其窑变釉肥厚润泽,宝光晶莹,呈色异常美妙,苍褐者沉稳如地,青蓝者幽寒如水,艳红者炽烈如火,其交错融流之状,如风动云霞,变换旖旎。抟泥幻化,而能呈四大五行之妙相,观致意趣无穷,可谓巧夺天工。

清乾隆钧红釉梅瓶,元素·艺拍拍品,2021年11月8日开拍9日结拍,欢迎扫码参拍。

钧红釉瓷器釉层肥厚,清乾隆钧红釉红而且浓,滋润均匀,华而不俗。此釉在高温焙烧的过程中虽会向下淌流,但色釉一般不脱口,而器物底部的釉流淌累积最厚,有时需刮去流釉(至晚清时工艺不如之前讲究,多有烧成后敲掉底部多余流釉者,被俗称为“狗啃底”)。钧红釉烧制极为困难,温度稍有误差其红、蓝、紫、月白诸色就会发色不佳甚至烧飞,需技艺精湛才能烧制出这样出红、兰、紫三色互相交错,如火如霞的绚丽画面,为铜红釉中数一数二的名贵品种

清乾隆 窑变红釉梅瓶  |  
 中国嘉德2021年拍卖会 
成交价:7.475万人民币
这只梅瓶窑变效果便不甚佳,只以红色为主,兰、紫之色显现较少

清乾隆 窑变釉梅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只梅瓶窑变效果便较为理想,但亦有观者认为蓝、紫二色太多,红色略少

Court Plum Blossom

清宫的梅瓶与梅花


梅瓶号称花瓶之王,原为盛酒器。因其造型挺秀、俏丽,其瓶的姿态丰腴,恰恰可与瘦梅形成强烈对比,口又小适于插梅清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雍正、乾隆皇帝极爱梅花。雍正四年出版刊印的《悦心集》里边, 就收录了雍正收集的梅花诗词, 如张功甫《梅品》、吴澄《雪香亭记》、陆游《梅花》, 都是专门描写梅花的诗词。

清雍正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一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的景观是画家以圆明园的建筑结合自己的想象而创作的

清雍正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二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组画共12幅,展现了在圆明园生活的各个场景,也表现了12个月的不同节令风俗

而在乾隆皇帝的命令下,采用搭建防寒棚架的方法在皇宫庭院中大规模栽植梅花。许多宫廷绘画中均可见到雍正、乾隆二帝与梅花同框同景。

清乾隆 《乾隆帝元宵行乐图》轴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的是清代乾隆皇帝与皇族子弟们在宫苑内庆贺元宵节的情景

清乾隆 郎世宁等绘《弘历雪景行乐图》轴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在起居和接见大臣的养心殿周围装饰了很多梅花,他还亲自种植梅花。乾清宫以西的建福宫花园和宁寿宫区的宁寿宫花园(俗称的乾隆花园)也是奉乾隆皇帝敕修的,他甚至亲自指挥了乾隆花园的修建,对整个工程高度重视,亲临视察,曾留下“斋居有暇夏方长,步辇看工亦趁凉”的诗句。

 金廷标绘 《乾隆皇帝宫中行乐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爱梅,在当时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事。官至礼部侍郎的邹一桂是乾隆皇帝所倚重的宠臣,又是清朝著名画家。他在乾隆60岁诞辰专门为乾隆创作了这幅《梅花竹石图》,此画见著录《石渠宝笈》。画面上一轮明月下横生出一株老梅,老树绽放新花,石畔小溪流淌,风竹摇曳,整幅画面古朴、素雅。乾隆还在画幅上亲笔题诗一首:“石角溪头月照诸,冰香珠影澹如如。遥知瘦似枯梅者,梅样精神未减初”,可见十分喜爱。

清乾隆 邹一桂绘 《竹石梅花 立轴》 |  
 北京匡时2010年秋拍 
成交价:4872万人民币

除了室外赏梅,在室内雍正、乾隆皇帝也会将梅花插在瓶中,欣赏花木姿态之美。以梅花、梅瓶为主题的插花作品在清宫中是常常出现的。

雍正-乾隆珐琅彩祭红梅花梅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而红釉器物搭配白色的梅花是极好的选择。

清红釉柳叶瓶插老桩梅花

“瓶盆风华——台北故宫所藏明清花器”展陈

当然,除了插梅花,在清宫内也会用梅瓶搭配其他花卉。宫廷内的器物、房间的装饰也多用花草。

清 郎世宁绘 《午瑞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如上图郎世宁所绘的《午瑞图》轴青瓷梅瓶内便插着蒲草叶、石榴花和蜀葵花,托盘里盛有李子和樱桃,几个粽子散落一旁。图中的粽子、蒲草等物暗示此画是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而绘制的。

“瓶盆风华——台北故宫所藏明清花器”展陈的用古代花器创作的大型插花作品

清宫花材与花器的运用,除了要合乎节气还取决于陈设空间之大小与功能。如陈设于大厅的“堂花”,须大型花器展现富丽花材;摆置于书斋的“斋花”,需小而雅致。

“瓶盆风华——台北故宫所藏明清花器”展陈的各色古代宫廷花器

盆景、插花除可单独摆设,亦可多件同列,也可结合其他质材的装饰物,透过花材、花器及装饰物的谐音转意,呈现如“玉堂富贵”、“事事如意”之类吉祥祈愿的花艺,感受古人装置艺术的手法。

清嘉庆 姚元之绘 《清供图》

但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乾隆之后清朝开始走向衰落,而清宫之花与花器也都日益面临各种磨难。

回到文首那件字被磨去天价钧窑花盆,那些文字是为何被磨去呢?这便来源于历史上一段公案,名为闹官窑。


上月以2296.5万港币成交的钧窑水仙盆底部两处被磨字迹

清朝末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慈禧及光绪帝仓皇出逃离京。由于事起仓促,宫里大乱,很多人就把皇帝妃子使用的器具拿到宫外给卖了。八国联军走后,慈禧回宫看到丢了很多官窑瓷器,便大怒严查。

慈禧太后及众皇室

于是官府开始在民间搜查那些带有官款的瓷器。手里有官窑款瓷器的人怕被定罪,就是把瓷器底部的款识给磨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闹官窑事件。

回首往事,让人唏嘘不已,那些或繁盛或败落都已付烟雨中。今日之花又复新开,正等着我们去采摘、插植于旧日宝器之中……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元素艺拍2021年11月8日专场全场20件拍品,11月9日晚20点30分结拍,欢迎点击小程序,进行参与。

元素网自己的拍卖就在—— | 元素艺拍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钧窑可以美到什么程度?大开眼界!
鉴赏之 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三十九)
出于蓝而胜于蓝——仿宋钧瓷精选赏析
清代 · 仿钧窑变釉杏圆瓶(故宫博物院)
“宜钧”和“广钧”
不远山房“说”清代雍正朝窑变釉瓷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