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品赏析】陆俨少国画作品欣赏(七)

陆俨少国画作品欣赏(七)



灵岩秋色


雁荡采药  设色纸本    (242万元,2005年12月北京中贸圣佳)

    款识:雁荡采药。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贡献,黄山雁荡於山水胜概为敌体,各擅奇姿,两不相让,相袭而诡异绝特,使登临者,对此峰峦云树,危石飞瀑,惊叫徘徊不能遽去,则一也,予故好写两山对轴以自怡悦,并以念世之好游者。陆俨少并记。钤印:陆印(白文)、俨少(白文)、穆如馆(朱文)

    陆俨少向来把传统文人画“天然去雕饰”视为创作的最高准则。他的画以高超扎实的笔墨技艺为根基,以胸中有丘壑的博大情怀为视界,以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为基点。他的画从生活中来,但又不仅仅是自然生活中的形象,而是一种对象化了的概括与提炼。陆俨少一直对雁荡山水倾注了大量的感情,雁荡山水的灵灵毓秀无疑是其创作灵感的一个重要来源。这幅《雁荡采药图》构图别致而有新意,山崖峰峦,转折掩映,气势非凡,十分典型地体现了陆俨少创作时的习惯,先从局部生发入手,勾皴点染,树木云石,层层推进,画至精彩突然笔锋一转,好似已经山重水复了,却又能在此基础上变化,另辟蹊径。勾画云气时,用富有变化的中锋线,如同蛇龙起舞,回环往复,间用留白法,使得积墨之中,白气回环,蜿蜒屈曲,妙得自然之趣。整幅画面中,白云穿於山间,山泉飞流直下,神采飞扬,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使人觉得神完势畅,妙不可言。


南山之麓  立轴 设色纸本 1978年作

    款识:南山之麓,居家绿坡,高下参差,别有可观者,遂为作。一九七八年十月,陆俨少于金陵之汤山。钤印:俨少(白文)、宛若(朱文)、心虚手实(白文)

    陆先生在山水画中独创了两种新技法,一是“留白”,二是“墨块”。所谓“留白”就是以水墨留出白痕,这种白痕在陆先生的作品种多数用来表现云雾,也可以被看成泉水、山径和浪花。此幅画作具有陆先生典型画作的特点,用色为墨色和赭石色,少许淡花青,也为陆先生画作的基本用色。用细笔勾勒云山烟雾,用墨渲染山石树木,笔笔精到,透露出一种灵动之气,不为是陆俨少的一幅精品之作。


元气淋漓  立轴 水墨纸本 1978年作

    款识:神完气足,自是大家气象。老杜所谓元气淋漓障犹湿者,深体此意,於画乃有得。一九七八年一月,画似车鸣同志正,陆俨少。钤印:陆俨少(白文)、穆如馆(朱文)

    古人云“成竹在胸”,画家的创作都是经过缜密构思和布局的,分析其画面就会知道每一个小的局部都是有其用意的,并且有自己独特的构思方式,这些都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也反映出画家的技巧特征和艺术水平。

    陆俨少的艺术创作是有着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方式,他作画从不大小稿,也不用枯笔或淡墨来打草稿。在作画之前,往往是凝神静思,经营结构,章法布局,全都完备於心,一笔下去,由小到大,从局部到整体,随着画笔的缓缓舒展而随机应变。画面中的山水也是陆俨少胸中丘壑的写照,几块怪石,一片土坡,悉用重墨画出;几株蓊郁苍劲的树木,随机生化,焦、浓、淡墨图写树木风姿,树的形象在这里并不重要,关键是那如同音乐旋律一样优美的墨色运用,丰富的层次变化简直令人陶醉。画至山间,用留白法画出山间云气,不着一笔,却尽现苍茫迷离。然後笔锋转折,墨色加浓,写出群峰层峦,好似乐曲中的华彩篇章,撼人心魄。虽是从局部入手,但笔笔生发,心随笔游,遗去机巧,平淡天真,自然可爱。


宁国古道图  1978年作 (123.2万元,2010年西泠春拍)


峡江行舟  立轴 设色纸本 1978年作


春江不老图  行书七言联  1978年作  (4140万元,2011年11月中国嘉德)

    陆俨少是中国当代山水画师中最用力读书的,有“三分画画,七分读书”一说。他的画上追唐宋,有庄严典雅之气象,又力逮元人笔意,呈松茂苍远之气息。他于水的结构、以及水之于画面整体的机构方面下力尤多,所以,在别的山水画家那儿逸笔草草或干脆留白的水流于水面,在他的笔下则是浓墨重彩、仔细为之,因此,他笔下的水是画的主体,也是精神的支柱,也是境界的张力,也是艺术共鸣的不绝回声。这件《春江不老》中堂正是其画水力作。嶙峋之山体斜插着,流动的云气奔涌着,虬枝老干劲松盘卧着,而不老不冻不息的大江从山中、树下、云气里穿过、流过、呼啸而过,它是生命之源,也是艺术之源,也是美与力量之源。应该说,这件作品代表了陆俨少艺术的典型成就,那就是从高古走向高远。


唐人诗意山水册  十二开 1978年作

    款识:1、可以横绝峨眉巅。太白诗句以题峨眉金顶。不到四十年矣,旧游如梦,忆写成此,戊午夏,俨少记。 2、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书谢灵运山水诗。俨少。 3、石壁过云开锦绣,疏松隔水奏笙簧。老杜句,因写其意,俨少于北京。 4、予游嘉陵江上,薄雾未收,如蒙轻谷,两岸云山千叠,绵邈无际,佳景在怀,追写一二。 5、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杜陵诗意,俨少。 6、黄山松云。黄山雄峙东南,峰峦崔巍,松云映带于焉,见祖国河山之壮丽。 7、前在新安江水库,饫览云山之美而作是图。 8、前在雁荡,每夜雨初霁,晨曦欲上,宿云半岭,悬瀑千山。胜地难忘,图以记之。一九七八年五月北京西郊画,陆俨少并记。 9、巫峡清秋。俨少写意。 10、江南春雨,林麓洒然;鸣泉啮石,山川出云。俨少写记。 11、江南多亭台池馆之美,嘉树绿蕉,累石为山,景殊楚楚,此图写之。井文同志正,一九七八年五月,陆俨少于北京。 12、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老杜诗意,陆俨少画。

    1978年是陆俨少艺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年。是年陆俨少70大秩,尝於《云深不知处图》题款云:“一九七八年元旦灯下作,为予七十变法之始。”而七十变法之於陆俨少,正如衰年变法之於齐白石,系其人生、艺术之分水岭。此年前後,陆俨少从古典主义画风中全面突破,构筑自己独特的山水语言和绘画模式,标志性特点是半抽象的“墨块”、“留白”与连绵舒展的“钩云钩水”的完美契合。而1978年於陆俨少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是年陆俨少受外交部、文化部和中国美术馆邀分别为其作画。馀暇并壮游十三陵、故宫、长城等名胜,继续其“画山水必须到山水中去”的山水之旅。本册即创作於是年,系陆俨少1976年《名山册》後又一巨制。且当陆氏七十变法之始所作,其风格之鲜明、语言之独特自不言而喻。


毛主席旧居  立轴


牧归图  镜心


江涛万古峡  镜心


天台怀旧  立轴 设色纸本 1978年作 


(未完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品赏析】陆俨少国画作品欣赏(八)
中国画的诗情画意:诗书画大家陆俨少作品
上海嘉禾2016春拍预览 | 《风流今见》—陆俨少大师作品专场第十期
清-高其佩绘画作品欣赏-1
明代末期董其昌《疏林远岫图》等四十幅绘画赏析(上)
金陵八家3——高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