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松赞20年 · 我们从土地中走来
    欢迎订阅『松赞旅行』
松赞 · 隐秘之门
A Path to Enlightenment

二十年,是一份时间的礼物。

二十年前,

在香格里拉的小街子村,

第一家松赞诞生了。

二十年后,

从三江并流地区到雅鲁藏布大峡谷,

松赞将一家又一家酒店

深深地扎根在了隐秘的村落中。

很多远道而来的松赞家人,

在感叹于所遇到的自然风光之余,

发现了更多“土地上的宝藏”——

松赞独具特色的体验活动

酒店里精美的器物装饰

还有酒店和周边乡村淳朴的松赞人

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记忆。

这些,

组成了松赞独一无二的内在气质,

也成为让家人们念念不忘的「松赞特色」

而在这些「松赞特色」的背后,

也承载着松赞与脚下的土地之间的故事。

从一座座村庄里成长起来的松赞,

与那些土地上的人、环境、文化

创造了无数质朴的故事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中

……



松赞与村落
 和全村一起,生根、发芽 

松赞第一家酒店——松赞绿谷山居,是在松赞林寺旁诞生的。

那时候,酒店所在的克纳村,还是一个半农半牧的小村落。当时村子里的人看着从北京回来的白玛多吉将自家的老宅改造成酒店,都觉得有些不理解,在当时迪庆只有一个快要倒闭的招待所的情况下,这家酒店又要怎么活下去呢?

幸运的是,香格里拉的自然风光和动人传说还是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到来。与此同时,当时从服务到住宿条件都备受游客喜爱的绿谷,也成功地把他们留了下来。渐渐地,松赞绿谷成了大家在香格里拉的住宿首选,舒适的环境、周到的服务,改变了人们对这里“住宿差”的既定印象。

从那时起,那句“你的家乡真美,但就是住得太糟糕了”的老生常谈,在白玛先生和团队的努力下成为了过去。

而随着松赞的发展,克纳村也在发生改变

如今这座只有近100户人家的小村庄,已经变成一部分人在松赞从事酒店服务的工作,一部分人开设藏民家宴成为松赞的餐饮供应商,一部分人开始给酒店提供生态食品,一部分人甚至自己开起了民宿、客栈,成为了旅游业的从业者。

原本跟旅游极少联系的克纳村,已经拥有了10家民宿、3家餐厅,70人在酒店工作

这样因松赞而改变的村庄,还有很多,比如很多松赞家人的心头好——塔城山居所在启别村

每到年底,松赞塔城山居的阿姐们,就要开始为村里的春节汇演排练歌舞。虽然松赞塔城的员工全部来自当地村庄,但是拥有箭友会、妇女会、老人念经会三个传统民间组织的启别村,仍然会将松赞作为一个独立单位来邀请参与活动。当然,这些来自当地的阿姐们,也从来不会懈怠,每一年编排的民族舞蹈都各有特色,十分好看。

能够让所在地的村庄如此郑重对待,也是因为松赞与启别村的成长有着紧密的联系

曾经的塔城,虽然周围有着滇金丝猴保护区、达摩祖师洞等旅游资源,但是当地人的主要收入仍然依靠辛苦的耕种。但随着松赞塔城山居在村子里落成,一些村民开始走进山居工作,一部分当地人家成为松赞在地体验活动的提供者,启别村忽然与旅游业有了更多元的联系。

曾经只能依靠农耕收入的村民陈金华,现在是松赞很受欢迎的磨豆腐体验活动的提供者,几乎每天都会有客人来家里体验原生态磨豆腐的活动。他们不仅因此增加了不少年收入,顺利供两个女儿上了大学,自己精神矍铄又喜爱交流的母亲更是成为了“网红奶奶”,很多次出现在松赞家人们的朋友圈里。

如今,在这个只有4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里,除了20多个村民在松赞塔城山居酒店打工外,更多的农户开起了客栈、餐饮店或者农家生活体验店,曾经以耕种为主的小小村庄,也在用自己更美丽的样子迎接着来自各地的旅行者们




松赞与当地人
获得的不仅是工作,还有新的生活

嫁到启别村20年的和胜英,曾经和村里的每个家庭主妇一样,每天都是在家做饭、操持家务,那些当地的传统美食——烤乳猪、腌制火腿、做腊排骨,是她们的拿手菜。到松赞塔城做厨师后,这些技能也被派上了用场,山居餐桌上那一道道富有当地特色的菜品,就是她的杰作。

把自己的拿手菜做给更多人吃,自然是一件令她开心的事儿,但若说起来到松赞更令她有成就感的,还是自己在这里收获的更多职业技能

现在的她,不仅了解酒店厨房的工作流程与方法,做得一手地道的当地美味,各种甜品与烘焙美食也不在话下。

过阵子农忙之后,启别村又要迎来纳西族的传统节日——丰收节,和盛英和厨师们也会参与其中,用自己在松赞学会的精致甜品与烘焙美味,为村民们奉上一桌好看又好吃的松赞户外下午茶

这样子的故事不仅在滇西北的松赞酒店里有,也同样出现在藏东南的松赞酒店中。

很多来过来古山居的松赞家人们,都很喜欢爱笑又淳朴的管家扎西罗布,无论什么时候见到他,总是很高兴的样子。

扎西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在来古山居建成前,他和妻子次仁郎措没有稳定的工作,比如砍柴、挖虫草,带一些游客去徒步、或者是帮人做一些野餐服务,总是没有固定下来。

来到来古山居后,不仅工作稳定下来,喜爱和客人聊天的扎西也从驻店管家的工作中获得了更多的快乐。如今,他的普通话也越说越溜了。

这个曾经冰川下的策马少年,正在用自己平和、快乐的心态,感染着每天遇到的家人们。



松赞与传统手工艺
让传统技艺在旅途中闪闪发光

因松赞而改变的,不仅是当地村民,还有很多传统手工艺匠人们


到过松赞的客人,都会对酒店里里精致的铜器印象深刻。

这些工序繁杂的铜器都出自大理鹤庆的几位铜匠之手。在与松赞合作之前,他们曾因手工铜器市场的萎缩忧虑不已,加上当地的年轻人都选择到大城市打工,不愿意传承这门祖传手艺,很担心这门传统工艺会因此而失传


从第一家酒店就坚持使用铜制手工艺品来做装修装饰的松赞,让这门手艺再度焕发生机。

至今,匠人们依旧在为松赞打造器物。除了酒店中使用的铜面盆、铜台面等设施之外,他们在酒店建设空档期时生产的茶壶、花瓶、香炉和书签等生活器物也深受松赞家人们的喜爱,无论是在酒店的精品店还是线上商城,都是热销商品


现在,与松赞合作的铜匠师傅从最初的1位发展到如今的7位,不断增长的需求量再次刺激了铜器手工艺的发展。之前去城市打工的年轻人也回到家乡,跟随父辈参与到铜制品手工艺的制作上来,师傅们也暂时不担心这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问题了。


与手工铜器的命运类似的,还有尼西土陶

这种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特殊陶艺,曾是当地人家家户户都使用的生活器皿,但随着工业化产品的普及,一度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作为尼西黑陶的非遗传承大师,孙诺七林与他儿子恩主曾为此很是担忧。


后来,随着尼西土陶制作成为松赞的在地体验活动,一位位松赞家人来到尼西的传统藏族村落中,与大师一起亲手体验尼西土陶的制作、品尝用尼西土陶锅炖至的尼西土鸡,这种传统工艺又逐渐恢复了活力。


当你驱车路过汤堆村,路边的一家家尼西土锅鸡餐厅、尼西土陶店都在告诉你,这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松赞与周边生态

用“恢复”与“不变”,带来最好的变化

从喜马拉雅到横断山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磅礴而伟大的生命力,在这片土地上一展无余。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松赞,血脉里天生便带着西藏人民对于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而这份热爱也让每一家松赞与周围的环境有了更多故事。


位于梅里雪山对面山腰上的松赞梅里山居,背后是成片的原始森林,背靠绿树面朝雪山的优美精致也是梅里山居的标志之一。

但其实,在梅里山居建成的背后,也有着一段故事。


在梅里山居建设前,当地村民曾想从银行贷款40万元,从森林中修一条简易公路到山顶,建一个旅游观景台向游客收取门票,砍伐的木材还可以低价出售给松赞,用于新的酒店建设。

但不管是路面的开挖还是原始森林的砍伐,都会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白马先生知道后连夜赶到村里,苦口婆心劝说村民打消这一念头,这才保留下山居背后的一片苍葱翠色


在酒店入驻村庄后,除了对森林植被的保护,为了让酒店周边的生态环境能够保持下来,松赞也在默默努力着。

比如,在酒店所在的区域曾经生活着一种特有的保护动物——白马鸡,但由于猎杀过猛和生态变化,这种动物一度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于是,松赞联合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局,从西藏芒康引进种蛋,在梅里酒店建立孵化基地,孵育成功后就放归自然

不久后的一天早晨,这里的员工惊奇发现,那些放归山间的白马鸡竟引领着一批野生的同类,跑回酒店边上觅食了。这些可爱的生灵,重返家园后,又开始在酒店周围的山林中自在生活。

在更多的地方,我们所希望带给环境的变化,是「没有变化」


比如建在海拔4200米的松赞来古山居,直面冰川,雪山环绕的景致,让它成为松赞人气最高的酒店之一。但如何保护这样的绝美风景,也成为酒店设计建造伊始就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为了能够让大家一直看到古冰川绝景,酒店的建造要尽可能少地减少对环境的侵入和破坏,这样的生态理念不仅体现在建造过程中,也体现在完成的整体视觉效果以及酒店运营里。


为了不让酒店成为来古村里突兀的存在,建筑师利用原始地形,将来古山居整个酒店镶嵌在悬崖上,近一半的建筑藏于山体内部。从村子远望过去,只能看到小小的建筑的上半部分,与原始村落形成了极为协调的肌理关系。

为了能够尽量降低能耗,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来古山居的建造与运营也采用了Low-E玻璃的使用、更加环保的排污方式等科技手段。


从青山绿水到我们身边的松赞人,

一个又一个

关于「变与不变」的故事还在发生着。

我们也在与脚下的土地、村庄,

一起不断成长着。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节向滇北出发!6天5晚,睡松赞首个帐篷营地,圆一个雪山野奢梦
我与松赞 | 四年内,我三次行走香格里拉环线
回到香格里拉 寻找梦中的香巴拉
揭秘尼西黑陶制作工艺
1㎡影展招募 | 住进松赞的春天里,把花季照片留下来
打开香格里拉最正确的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