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尼西黑陶制作工艺
作者:文/州文化馆 图/李东红   来源:迪庆日报   发布日期:2009-06-10 16   编辑:贡布
历史文化背景
尼西汤堆村位于香格里拉县西北部,介于北纬27度51秒—28度51秒,东经99度21秒—99度37秒之间,海拔2960米,距县城33公里。汤堆村地处干热河谷地带,粮食作物以青稞、小麦、包谷、洋芋为主。全村总人口140余户,700多人,均为藏族,其中有22户家庭制作黑陶,生产陶器时间大多是在农闲时进行。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我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德钦永芝、纳古、石底,香格里拉县尼西、幸福、奔东等地发掘300余座石棺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黑陶随葬品。其中出土器物的典型器大鉴耳陶罐,与尼西汤堆现今烧制的黑陶罐无论是从制作工艺、器型、质地等都具有众多的相似处,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迪庆的土著先民就已经熟练掌握黑陶制作烧造技艺。 尼西乡汤堆村黑陶工艺不仅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而且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近年来,在香格里拉知名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迪庆,汤堆村的原始制陶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尼西乡成立了“香格里拉尼西黑陶有限责任公司”,并在独克宗古城和汤堆村德维路开设了10余家黑陶销售网点,使产品远销国内外。
尼西黑陶制作程序
尼西乡汤堆村藏族黑陶制器使用黏性大,可塑性强的陶土,制作黑陶用三种材料混合而成:一种是风化沙石研磨而成的石粉;一种是白色黏土;一种是红色黏土。汤堆村藏族黑陶制作工具极其原始简单,只有七八件木拍、木刮、木垫、木榔头之类的木器。
尼西乡黑陶制作工具全为木制,看似简单,实则有完备的一系列工具,林林总总,大小共有50余件之多。制作流程主要分为:1、采土——主要采集白黏土和红黏土两种。2、晒土——把采好的红土与白土分别装袋,按比例混合后晒晾。3、舂土——用陶棰“腊土”敲击土块,使之细碎。4、筛土——敲碎土块后,用筛子筛出细泥后装袋。5、和土——从袋中倒出羼好的沙子泥,堆成圆堆状,往沙堆倒入水后,迅速用双手搅拌沙堆,取搅拌好的沙泥揉搓成圆状陶土,用塑料布裹好备用6、制坯——从火塘取炭火至作坊区,摆放好火盆,作为一天的烘烤。取出一天需要的土块量,敲好一天需要的瓷片量。用铁圈把操作台板上残留的黏土刮削干净,然后制成需要的陶泥坯并再作阴干处理。7、烧陶——以两根木柴并排放为一组,依次摆放大小陶器于底架上,再把木柴直立插入柴堆空隙及外围,形成一个火焰状,木柴堆架中间留出气孔,再备锯木灰一堆,先堆在柴堆附近。在堆放的木柴、陶器四周均匀摆放一圈易燃的栗树枝叶,准备完成后以刨花引火,点燃柴堆边缘,火势由外及里燃烧,在燃烧过程中,不断在柴堆周围添加苹果枝、栗树枝以助燃烧,并不断用长木棍戳火堆以透气,待木柴燃尽则陶器就烧好了,燃烧时间大约20分钟。8、埋陶——柴堆燃尽,则手握长棍戳挑被烧制过的陶器迅速至旁边堆放的锯木灰上,用铁锄帮助埋于锯木灰当中,陶器颜色随即变黑。埋陶器具10分钟后,以木棍扒开灰堆,再把埋烧的陶器一一翻身,然后继续埋放,如此,翻埋工作完成。在埋陶过程中要以长木棍不断戳灰堆以透气。9、起陶——埋陶15分钟后,把埋在灰堆里的陶器一一挑出,摆放地上冷却约5分钟后,迅速用松叶蘸滚烫的酸奶渣水或米汤水在烧埋好的陶器内壁刷一圈,以防渗漏。10、打磨,把烧制好的陶器用毡布认真打磨后,放进专门房间摆放好,然后待售。制作陶坯均采用泥条盘筑的方法,技术要求较高。首先取来揉拌均匀的陶土,用木拍拍打成条状后置于基座上,再根据所需的器物用手捏制成大体轮廓,紧按着磨光内外器壁和沿口,镶嵌白瓷片,点饰动物和几何纹图案,然后进行高温烧制处理,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一件精美的黑陶制品就产生了出来。
汤堆村藏族黑陶手工艺产品,根据不同的用途有40多种,大致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宗教用具两大类,在西藏使用的各种餐具、炊具、茶具、酒具、饮具以及香炉、酥油灯等一应俱全,并融使用性、观赏性、工艺性为一体,体现了藏族民间制陶手工艺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源远流长而又生机焕发的尼西黑陶
距离香格里拉县城30公里处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汤堆村,这里隶属于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曾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在这里不仅保留着古朴的藏族民风和诱人的古老情舞,还传承着有2000多年历史的民间黑陶制作工艺。如果说香格里拉的尼西乡以黑陶著称的话,那尼西黑陶又以汤堆村为代表。
作为藏族文化的一个象征,黑陶制品在藏族聚居区被广泛地使用着。在金沙江、澜沧江流域,考古发掘就曾发现两千多年前的黑陶器皿。两千年来,藏族的民间艺人孜孜不倦地用双手打磨着黝黑色的陶土作品,传承着本民族悠远的黑陶文化。
走进汤堆村的黑陶作坊,几个藏族汉子席地坐在。轻柔的音乐伴随着木垫板、木锤、木刮等工具拍打陶泥的声音,宁谧而祥和。黑红的手掌、黑红的陶器、黑红的脸膛,这是一个充满男子阳刚气息的组合。圆润的陶泥在男人手中飞快地旋转着,像极了妩媚、柔软的女人,而坠落的汗珠揉在陶土中,为这黑红的小东西增添了一分韧力,化为一种无言的美丽。
黑陶艺人拉茸初称和几个匠人静静地工作着,神态安详而庄重。他说,在拍、打、切、削陶泥的时候,自己心中没有丝毫杂念,只是一心想着做出最好看的作品。拉茸初称从爷爷那里继承了黑陶制作的手艺,已经在作坊里渡过了13个春秋。他说,每一件作品都像自己的孩子,看着它们从一块泥巴变成精致的土陶,心里就感到欣慰而自豪。他说:“我是我家老祖宗——我爷爷的徒弟,我喜欢做这个黑陶。陶器的雕花是一代代传下来的,雕起来难,很难!但我心里想的只是做出最好看的来。”
拉茸初称介绍说,目前,汤堆村的手工艺人仍然运用世代相传的古老工艺制作和烧制黑陶。从采集陶土到陶品的问世,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首先从离村几公里的山上采集优质陶土,制作陶胚;艺人们用手各种木制工具拍、打、切、削各种陶胚,并在上面绘刻图案。制好的陶胚放在室内自然阴干,再用当地的松木烧制。烧制过程全凭艺人的经验,温度的高低、火力的大小、使陶器呈现黑色的麦壳等有机原料的添加等都需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才能烧出纯正、漂亮的黝黑色土陶。最后是清洁和打磨。经过这一系列工序,一件美观、大方的黑陶作品就呈现在世人眼前了。
当问及他对今后有什么期望时,拉茸初称纯朴地说,希望自己手中的黑陶技艺可以由孩子来继承下去。他说:“我传给我儿子,儿子传给我孙子,希望一代代地传下去。”
目前尼西黑陶制品的品种有100多种。从用途上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世代相传,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传统日用器皿;第二类是佛事、宗教用品;第三类则是手工艺人根据现代审美的需求,结合传统工艺设计制作的新品种。大部分的黑陶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如炖煮肉类的土锅、盛酥油茶的土茶壶、盛牛奶、制奶酪的土奶瓶等。
近年来,随着香格里拉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尼西黑陶制品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工艺和美观、实用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海内外朋友的喜爱。
据介绍,汤堆村180余户中约有80户从事黑陶制作。目前,每年从这里销售出的黑陶制品有2万多件。除了在云南省的香格里拉、德钦、丽江,西藏自治区的芒康、左贡和四川省的稻城、德荣等藏族聚居区畅销以外,尼西土陶在国内其他省市也颇受欢迎,甚至远销国外。汤堆村地处香格里拉前往到梅里雪山和香格里拉大峡谷的必经之路,来往的国内外游客们都会为尼西黑陶而在此停留驻足,流连忘返。负责统一包装及销售工作的尼西黑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经理旺堆先生介绍说:“在国内我们销出去的主要是北京、广州、海南这些地方。同时,印度、尼泊尔的也多,是成批量的、大量的销售。就在我们这里发出去货,在那边他们由自己来销售。销到尼泊尔的、印度的,主要就是这两个国家。”
黑陶市场的拓展带动了对黑陶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同时也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据旺堆先生介绍,目前,汤堆村平均每户收入比05年公司成立之前翻了一番。
藏族姑娘卓玛特姆在销售黑陶产品的同时还经营着当地的特产——土鸡生意。用尼西黑陶土锅炖煮当地的土鸡是远近闻名的原生态美味。卓玛特姆自豪地介绍说:“土锅是我们这里的特产,土鸡也是这里的特产。因为搁里面炖出来的是原汁原味的。对人体有好处的。因为以前没有铁锅、铝锅的时候已经有了这个了,这个是原生态的美味。”
如今,尼西黑陶已经名扬国内外,拜祖传黑陶技艺所赐,汤堆村的村民们也富裕起来。但是由于传统的烧制方法燃烧树木不免会给这里的生态环境带来压力。尼西的村民也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甚至开始反省,试图寻求更好的烧制方法。尼西黑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旺堆说:“我认为,煤气和沼气烧出来的土陶制品会相当的理想,对烧土陶的温度和减少污染也会相当的理想。下一步,我们应该朝这个方面努力去做。”
多年以后,也许尼西黑陶会找到更加环保的烧制方法,黑陶工艺和文化也将在朴实的藏族黑陶艺人手中传承并发扬光大。
文/李轶豪 唐远贵 供稿/《布达拉》(2009年第四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南的一个藏族村庄,还传承着两千年历史的民间技艺
民艺 | 黑陶:尼西的生命美学
孙诺七林大师,香格里拉最美器物——尼西黑陶
源自黑的美——香格里拉尼西土陶
看见·黑陶茶盘 | 八千年光阴上的造物新生
静态展示项目(国内篇)——青海藏族黑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