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谱>品评》第30讲 中国书法评判标准
     孙过庭在他的《书谱》中记述了自己所做的两次书法评判品评实验。第一次实验是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作品拿出去让“识者”们品评,结果是:“其中巧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翻被嗟赏”,“或以年职自高,轻致陵诮”。 第二次实验他将自己的作品进行了仿古处理,采用了具有古色古香的浅黄色和青白色的绢帛书写,并提写上古人的某些篇章的名目,再拿去让那些所谓的“识者”们品评。这一次与上一次的情况大不相同,“识者”们还真的将孙过庭的作品当成了古本。结果是:“贤者改观,愚夫继声”。“竞赏毫末之奇,罕议锋端之失”。通过这两次书法评判品评试验,孙过庭将书法评判品评中的问题搞清楚了。
     第一,书法的评判品评没有标准。“既昧所见,尤喻所闻” “竞赏毫末之奇,罕议锋端之失”。
     第二,书法的评判品评标准是一把橡皮筋尺子。作品的好与不好与作品本身的优劣关系不大,完全是由“贤者”们说了算的。“贤者”说你好你就好,说你不好你就不好。
     第三,所谓的“贤者”,只是一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这些人可能是书法家也可能不是书法家,可能懂书法也可能压根就不懂书法。“犹惠侯之好伪,似叶公之惧真。”
     第四,书法评判品评群体,是一个不负责也负不起责的群体。书法评判品评的群体是由一些不一定懂书法艺术但具有影响力的“贤者”,同一群不负责任的“愚夫”,一批“墙头草”组成。“贤者改观,愚夫继声”。
     第五,评判的方法是随意的。“贤者”们用的是“拍脑袋”的方法,脑袋一拍,观点就出来了。关于书法家的任何一个不确定的因素,“贤者”就可以拍脑袋。“贤者”脑袋一拍说谁好,愚夫们就跟着说谁好,“贤者”吹什么风,“墙头草”们就往那边倒。
     第六,评判品评的结果是胡评、乱评、瞎评、错评。“贤者”凭自己的好恶可以以任何理由轻易地肯定任何一个书法家,也可以以任何理由否定任何一个书法家。作为书法家,无论你的书艺多高,仅凭自己的书艺对“贤者”无可奈何。
     中国书法的评判标准是一个困扰了中国书法艺术几千年的疑难课题,以往的书论家遇到了这一问题大都是绕着走的,书法的评判品评始终存在着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存在着一个谁说了算的问题。书法评判品评文章,千篇一律,百文一面,虚词连篇,书法家连同他们的书法艺术作品的优、劣、高、下,始终无法区分。
     孙过庭将中国书法评判品评中的问题搞清楚了,他很想创建一个客观的书法评判标准,但是他没有搞出来。没有搞出来的原因,不是因为孙过庭的能力不行,而是当时的条件不具备。要建立中国书法的评判标准,除了书法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哲学、数学、评估学、统计学、考试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那个时候,这些学科都还不成熟,这就是孙过庭所缺少的条件。没有上述学科的发展成熟,单凭个人的天资和聪明,中国书法评判标准这一课题是无法完成的。
     标准就是一把尺子,尺子就应该有刻度,刻度就是“量”。有了量的概念,尺子才能“准”,才能量出准确的结果。以往用于书法评判的尺子没有刻度,评判无法定量,只能是定性的。定性评判,评判的结果只能给出区间和范围,区间与区间、范围与范围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这就使得评判是模糊的。这种模糊标准,相当于一把没有刻度的“橡皮筋尺子”,用这样一把标尺,评定书法家及其他们的书法作品,就得不出准确的评判结果,评判就难免胡评、乱评、瞎评、错评。这就是长期以往,中国书法的评判品评失去公平和公正,没有信度的原因。
     千百年来,书家如云,评者如烟,谁是中国书法之大家?谁说了算?凭什么说了算?凭权威?凭良心?凭人缘?凭关系?凭主观臆断?凭一杆没有准星的秤?乱想丛生。怪状多多。评者茫然!被评者茫然!书法家茫然!学书人更茫然!鉴赏收藏家亦茫然!今天,要不要建立中国书法客观的评判标准?能不能建立中国书法客观的评判标准?要不要找回缺失已久的那杆秤的准星?能不能让中国书法的评判少一些主观臆断而多一些客观公正?这些是否就是我们这一代书法人的使命?
     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进行归纳梳理,发现中国书法艺术中的所有问题全都牵涉到了中国书法的评判标准问题,全都与中国书法的评判标准相关联。中国书法客观的评判标准这一课题,是中国书法的必解课题。中国书法的评判标准问题不解决,中国书法的其它问题便无从论及。中国书法的评判标准问题不说清楚,中国书法的其它问题则无法说清楚。中国书法的评判标准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这个问题,就抓住了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中心和要害。中国书法的评判标准这个问题解决了,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其他问题全都能说清楚,中国书法中的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中国书法发展到今天,创建中国书法评判标准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中国书法“贤着改观,愚夫继声”的评判历史注定要结束,中国书法的评判必定要归入客观公正,中国书法客观的评判标准注定要在这个时代诞生。
     沿着孙过庭两次书法评判品评实验的思路往下走,借用哲学、数学、评估学、统计学、考试学等学科专业知识,借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作文的评分标准,创制出一套量化、细化、分值化的客观的书法评判标准已完全成为一种可能。
     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失败的启示。中国历史上以文取士的历史漫长而悠久,科举考试制度从隋朝创立一直沿用到清末。科举考试的考题就是作文,考试实质结果是一篇文章定终身。科举考试中的作文是怎样评卷的?考生们的名次又是怎样排的?考官的主观随意性可以随意到什么程度?可以随意到不管考生的作文水平如何,考官想给多少分就能给多少分,想扣多少分也就能扣多少分。你不要说他没有道理,他能给你说出一千条理由。考法考纪只能对考试中的考生舞弊和考官舞弊有作用,而对评卷中的主观随意性却没有丝毫的约束力。科举考试舞弊案中案犯的鲜血可以染红一条街,但却丝毫改变不了评卷的“我以为”。只要评卷的主观随意性不能有效遏制,科举考试中的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科举考试就没有公平公正可言,科举考试最终必然失败。
     商品贸易的启示。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时候知道,最初商品交易的形式是“以物易物”,交易很不公平,极不方便。后来出现了“通货”,情况就好了许多。随着贸易的发展,又产生了“货币”,“货币”的出现和使用后,商品贸易中的公平问题才算是解决了。
     “货币”在商品的交易中所充当的角色就是评判标准。书法有篆、隶、楷、行、草五大类不同的书体,各类书体之下的子书体、子子书体就更多,加之书写特点、书写特色、书写风格的变化,可以说一幅书法作品一个样。每一幅具体的书法作品就相当于一种具体的商品, “货币”的出现使得商品的交易方便而公平公正,中国书法评判标准的创建同样能够使得中国书法的评判方便而公平公正。
     数学的思路和方法。一幅书法艺术作品,所包含的书法艺术元素很多,对整幅作品的书法艺术含量笼统评判,很难确定它的艺术含量。如果应用微积分的原理,将一幅书法艺术作品所含艺术元素根据不同的属性进行条块分割,分割到对每一块中的书法艺术元素能够清晰评判为至。逐一对每一块的艺术元素予以评判,先求得每一块的艺术分量,然后再将每一块的艺术分量逐一相加,就可以求得该幅书法作品的艺术总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书法评判标准
找到了书法理论评判标准的金钥匙
《中国书法评判标准》的推广(上)
王根权品评书谱第23讲 书法批评(二)
王根权品评书谱第95讲 《评书论》贤者改观
明白【中国书法】的评判标准吗--看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