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第六十六篇《君子于役》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赏析一]~~[赏析五

【古风泊客一席谈】

君子于役


  
  [诗经·国风·王风]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作品介绍]

《君子于役》,《诗经·王风》的一篇。全诗二章,每章八句。是一首写妻子怀念远出服役的丈夫的诗。此诗从日常生活中鸡进笼了、羊牛回家了而自己的丈夫还没有回来,写妻子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人情之习见,语言之真朴,怀念丈夫之深切,千百年以下感人肺腑。全诗两章相重,只有很少的变化。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然后诗中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表达女主人公怅惘的盼望和期待;最后这种盼待转变为对丈夫的牵挂和祝愿。


[注释]

⑴于:往。役:服劳役。于役,到外面服役。

⑵期:指服役的期限。

⑶曷(hé):何时。至:归家。

⑷埘(shí ):鸡舍。墙壁上挖洞做成。

⑸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如之:犹说“对此”。

⑹不日不月: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

⑺有佸(yòu huó):相会,来到。

⑻桀:鸡栖木。一说指用木头搭成的鸡窝。

⑼括:来到。音、义同“佸”。

⑽苟:诚,犹如实。


[译文]

我的丈夫在外面服役,不知道他的服役期限有多久。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儿进窝了,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

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遥远无期不能用日和月来计算,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鸡儿栖息在窝里的小木桩上,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但愿他不至于受饥受渴!


[赏析一]     

这是一首写妻子怀念远出服役的丈夫的诗。所谓“君子于役”的“役”,不知其确指,大多数情况下,应是指去边地戍防。又“君子”在当时统指贵族阶层的人物,但诗中“君子”的家中养着鸡和牛羊之类,地位又不会很高,大概他只是一位武士。说起“贵族”,给现代读者的感觉好像是很了不得的。其实先秦时代生产水平低下,下层贵族的生活,并不比后世普通农民好到哪里去。就是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南少族民族中的小贵族,实际生活情况还不如江南一带的农民。

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两章相重,只有很少的变化。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稍可注意的是“不知其期”这一句(第二章的“不日不月”也是同样意思,有不少人将它解释为时间漫长,是不确切的)。等待亲人归来,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种归期不定的情形,好像每天都有希望,结果每天都是失望。如果只是外出时间长但归期是确定的,反而不是这样烦人。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中,女主人公带着叹息地问出了“曷其至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这下面的一节有一种天然的妙趣。诗中不再正面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哀愁乃至愤怨,而是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在夕阳余晖下,鸡儿归了窠,牛羊从村落外的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这里的笔触好像完全是不用力的,甚至连一个形容词都没有,不像后代的文人辞章总是想刻画得深入、警醒,恐怕读者不注意。然而这画面却很感动人,因为它是有情绪的。读者好像能看到那凝视着鸡儿、牛儿、羊儿,凝视着村落外蜿蜒沿伸、通向远方的道路的妇人,是她在感动读者。这之后再接上“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读者分明地感受到女主人公的愁思浓重了许多。倘试把中间“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三句抽掉,将最后两句直接接继在“曷至哉”之后,感觉会完全不同。这里有抒情表达的节奏问题——节奏太快,没有起伏,抒情效果出不来;同时,这画面本身有其特别的情味。

熟悉农村生活的人经常看到这样的晚景。农作的日子是辛劳的,但到了黄昏来临之际,一切即归于平和、安谧和恬美。牛羊家禽回到圈栏,炊烟袅袅地升起,灯火温暖地跳动起来,农人和他的妻儿们聊着闲散的话题。黄昏,在大地上出现白天未有的温顺,农人以生命珍爱着的东西向他们身边归聚,这便是古老的农耕社会中最平常也是最富于生活情趣的时刻。可是在这诗里,那位妻子的丈夫却犹在远方,她的生活的缺损在这一刻也就显得最为强烈了,所以她如此怅惘地期待着。

这诗的两章几乎完全是重复的,这是歌谣最常用的手段——以重叠的章句来推进抒情的感动。但第二章的末句也是全诗的末句,却是完全变化了的。它把妻子的盼待转变为对丈夫的牵挂和祝愿:不归来也就罢了,但愿他在外不要忍饥受渴吧。这也是最平常的话,但其中包含的感情却又是那样善良和深挚。

这是古老的歌谣,它以不加修饰的语言直接地触动了人心中最易感的地方。它的天然之妙,在后世已是难以重复的了。



[赏析二]

 

《君子于役》是一首妇人思远行之人的绝妙好诗,它拥有千年不衰的艺术魅力的原因在于:白描手法刻画思妇的心理活动,朴质而真实;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情,凸显其悲;构造了诗歌的黄昏母题;又塑造了一位思念深厚的可爱妇人形象。 

《君子于役》这曲深情动人的民间歌谣,诞生于周平王迁都洛邑之后的春秋初期,全诗通篇都在以一位居家妇女的语气,倾吐了对远人无尽的相思之情,写得声情并茂而又委婉蕴藉,语意直浅而情意浓厚,低徊往复而悱恻缠绵,带有浓郁的思妇情结,虽历经两千多年,至今读来依然有感于心。那么此诗如此盛行不衰的根源在哪里呢?文章将通过四个方面来论述, 

一、白描手法的运用。 

“不知其期”,“不日不月”,“如之何勿思”等几个短短的饱含生情的语句,以主人公内心独自的形式,朴实真挚地刻画其心理活动,演绎出了一曲以哀愁忧伤的音符弹奏的心歌。她的思想犹如一潭清水,澄澈晶莹;她的情绪又好比一条小溪,涓涓细流,曲折缱绻。该诗所用心理描写的笔法相当娴熟,此等精练的言辞,无疑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极其丰富的空白去发挥、去填补,因此诗味也就显得更加浓郁了。可以想象妇人每天的思念是多么殷勤,期待又是多么焦灼,她对镜梳妆,呈现在眼前的不是自己枯槁憔悴的面容和“半为浮生半为情”的两行泪,而是昔日里与爱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每段回忆都是如此的刻骨铭心、挥之不去。 

可是面对杳无音讯的不争事实,女主人于思念之中滋生了第一层忧虑:难道漂泊在外的丈夫已另结新欢,将那个苦苦等待着他的糟糠之妻完全抛在脑后了?最终,妇人又更深一步想象自己的丈夫颠沛流离,久戍不归,到底是生是死?所以诗的结尾“苟无饥渴”四字便将主人公单纯的忧念升华为对君子美好的祝愿。苟字下面最含凄惋、无奈之意,因为无饥渴则表示无疾病、死亡,这句简单而淳

朴的问候,足见其夫妇间的相濡以沫。虽寥寥几句却细致、明晰地抒写出思妇一系列的情感起伏和心理变化,既蕴涵着她的思念之情,同时又带有担心、伤感、祈祷、怅惘等诸多因素,而妇人是在用一生的守望来诠释和实践着她那份浓浓爱意,故而具有强大的艺术表现力。 

二、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 

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眉评所说:“傍晚怀人,真情真境,描写如画。晋、唐人田家诸诗,恐无此真实自然。”

极为素朴自然的景物意象,“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牛羊下括”。鸡栖、日夕、羊牛,这一连串意象既描绘了乡村傍晚日落时牛羊下山回舍、群鸡柄息的农家景色,当倚门盼望夫君同家的少妇,看到天边的落日,远处山上的牛羊也下山回舍了,回头看,院子里的鸡也都回窝栖息了,又到了一天的尽头,可丈夫还未归来。随着夜色的加深,少妇心中的孤独与忧愁也越来越浓,思君而不得见的孤独、凄凉之情与这质朴的乡村晚景浑然融为了一体。牛羊、鸡鸭都同到了自己的窝里,而丈夫却远戍边地长久不见归来,人尚且不如它们自由快乐,岂不更让思妇愈加悲伤!这里的景物意象都是平日乡村里司空见惯的事物,但也正由于此,它们才如此真实自然地组成了乡村晚景的优美画面,从而成为全诗浑然天成的意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场景的呈现该是天也融融、地也融融、人也融融的合家欢聚时刻,然而连鸡牛羊都欢聚了,可思妇所思之君却依旧行役在外,不知其期,情与景构成了看似极不合谐,甚至是两两对立的情景,也正是此景让思妇思君之情显得更为浓烈,更为一片真气。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思妇每天都要面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景色,她的心灵要经历过多少个日夜的挣扎与煎熬,她的伤心和痛苦又是多么的深沉与无助啊!所以情与景的对立让女主人的思君之情倍显突出。正如王夫之《姜斋涛话》所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艺术上的哀与乐.便是如此地交融一体、相得益彰。 

三、黄昏意象。 

傅道彬先生在《晚唐钟声》一书中指出:“时间意义的悲凉与空间意义的温馨构成了中国文学中黄昏意向的象征意蕴。” 

黄昏意味着白昼将逝,夜色降临,这是一天中最让人倦怠的时候;飞鸟急急归巢,劳人匆匆返家,美丽的时光又充满了期盼聚首天伦的温馨。这首诗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夕阳的霞辉中,由高岗上排队走来的牛羊,还看到了农夫桑女、樵夫渔民们兴高采烈地返家以及主人公“过尽千帆皆不是”的焦急等待的身影。骆玉明先生在鉴赏此诗时也谈道:“黄昏,在大地上出现白天未有的温顺。农人以生命珍爱着的东西向他们身边归聚,这便是古老的农耕社会中最平常也是最富于生活情趣的时刻。”妇人也希望自己的夫在这黄昏时段,坐下来陪伴自己吃顿晚饭,感受家庭的温馨和欢乐。可是此刻,在这薄暮黄昏、炊烟袅袅之中,妇人却倍觉孤寂和落寞,唯有坐上床头静静地独自守候,或许白天的奔波操劳可以让她把想念暂时遗忘,触景生情的村妇却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思念,孤独寂寞之情同这黯然黄昏的景色相互交织在一块,形成了水乳交融的天然境界。难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黄昏时分,暖色消尽,冷气来袭,万物各有所托,所有孤独的思妇“暝色起愁”是自然而然的了。《君子于役》这首思妇之诗的作者选取“日之夕矣”,是因为对生命有限和不可重复的领悟,是对时间的惶恐感,时不我待。季节的变化、一天中每个时段的变化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而时间的流逝又暗示着思妇丈夫离别的时日之久,同时还在提醒思妇:时光不再,容颜易老。就如同汉乐府民歌唱的那样:“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转瞬即将没入无穷黑夜的特殊光景,就好像短暂而难以永恒的生命。年华似水,逝者如斯,怎不让人触目惊心?对思妇而言,黄昏怎能不引起迟暮之感?  

此首《君子于役》构造出一个极富有开拓意义的黄昏意象,成为了后世思妇诗歌的美学典范。比如唐人李峤《倡妇行》就留下“山西常落日,塞北久无春”等思妇念远与闺中幽怨的句子。又像唐诗中“水烟沙雨欲黄昏”(白居易),“月明花落又黄昏”(杜牧)等。王实甫曾言:“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消魂怎的不销魂。”清人许瑶光亦言:“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雪门诗抄》)钱钟书在《管锥篇》中也写道:“盖死别生离。伤逝怀远,皆于黄昏时分,触绪纷来。所谓最难消遣。” 

四、可爱的思妇形象 

此诗塑造了一位思念孤苦、忠贞执着的可爱妇人,第一章“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里,妇人还有埋怨的话,那么在第二章“君子于役,苟无饥渴”中,妻子内心深处对丈夫深沉的爱与思念则表露无遗,妇人是在用一生的守望来诠释和实践着她那份浓浓爱意。元代姚燧的《寄征衣》应试来源于此,“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系万难。”《君子于役》颇具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则源于它真实而深刻地描绘出了抒情女主人公整个内心深处细腻而复杂的情感世界,折射出了她那颗对丈夫浑厚而赤诚的爱恋之心,所以这个拥有着深厚思念的妇人是可爱的。 

许瑶光的《雪门诗钞》:“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黄昏。”对于其盛衰不息的艺术魅力归纳的很准确了。《君子于役》寥寥数语,且用语极为质朴,却让人读后感觉如此真切动人。正如司空图所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真是自然天成。 


[赏析三]

这首反映徭役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思妇诗,共有两章。 
        首章,抒发思妇怀念久役不归的丈夫的心情。这个山村民妇称他的丈夫为“君子”,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无限尊敬和热爱,透露出夫妻之间相亲相爱的感情。这样的亲人远役在外,既不知道他的归期,又不知道他的地点,怎能不引起她怀远之情呢?“曷至哉?”问得是多么恳切,感情又是多么强烈啊!首三句暴露了当时最悲苦的徭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灾难与痛苦,表达了苦难人民对统治阶级的不满,抒发了思妇对其丈夫深切怀念的心情。丈夫去服这样无归期无定所的劳役,她时时刻刻都在挂念着,特别是在日之将暮时分,这种思念就更难以忍受。她看到夜幕降临了,鸡进窝了,牛羊从山坡下来了。正是行人当归时,偏偏自己的亲人不能回来,这情境叫人“如之何勿思”呢?对此,朱熹说:“君子行役,不知其还返之期,且今亦何所至哉?鸡则栖于埘矣,日则夕矣,羊牛则下来矣。是则畜产出入尚有旦暮之节,而行役之君子乃无休息之时,使我如何而不思也哉?”(《诗集传》)读这样的诗章,我们似乎听到了思妇沉重的叹息声,她思念丈夫的深厚感情,透过这深沉的叹息巧妙地绵绵不断地吐露了出来,在叹息之中饱含着对无休止的徭役的控诉与揭露。
       第二章,进一步抒发思妇对丈夫怀念。这一章写得更具体更深刻。她思念役人的感情前进了,希望丈夫归来的愿望退却了。朱熹说:“君子行役之久,不可计以日月,而又不知其何时可以来会也。亦庶几其免于饥渴而已矣。此忧之深而思之切也。”(《诗集传》)“不日不月”,丈夫去服役不可以日月来计算了,可见服役时间之久。“曷其有佸?”何时才能回来团聚,可见思念之切。“君子于役,苟无饥渴”,丈夫服役不能回来也罢,只要在外平安无事无饥渴之苦就算万幸了。这种思念上的前进,希望上的退却,表现了她在丈夫被迫远离不能回来的情况下对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深切的想念。这一祝愿之辞,蕴含着无限的忧愁和纯朴而深厚的感情。
       真情实景,情景交融,是本诗的特点。方玉润说:“此诗言情写景可谓真实朴至,宣圣虽欲删之,亦有所不忍也。况夫妇远离,怀思不已,用情而得其正。”(《诗经原始》)“宣圣”之见倒未必是,说抒发了思妇的真情,描绘了特定的实景,则是。这种以情绘景和以景托情的表现方法,显得情感更为真实而纯厚,使诗有了极大的感染力,诗上下两章都写了“鸡栖于埘(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括)”的山村傍晚景色,没有一点铺陈夸饰的描写,就给我们展现出一幅清新的画面,我们不仅领略到山野农村的风情和劳动的气息,而且似乎看到了在暮色苍茫、炊烟袅袅的傍晚时分,一个个满身尘土手执长鞭的牧民赶着群群牛羊,挥着响鞭,下了山坡,进了村庄,一个山村中年妇女依傍着柴门,望着归来的牛羊,默默地在叹息,痛苦的泪水不时地滴落,似乎还听到了牛羊的欢叫声。她看到别的人家在这个时候都能团聚,连家禽家畜都能进窝归圈安歇,偏偏自己的亲人不能回来过团聚生活,怎能不忧伤呢?

此诗境界如此完美也在于它取景典型。从时间来看,是天色将暮之际(“日之夕矣”),这一特定时间所呈现出来的景色,是苍茫的、暗淡的、静谧的,这最容易引起愁苦人们的深思系念之情。从事件来说,是太阳落山之际的家禽家畜进窝归圈的常见小事,试想牲畜家禽尚能归宿,而人当归不归,这又怎能不让思妇产生倍加念远的愁情呢?从地点来说,是门口、村头,这正是一般农人迎送亲人和劳动之后回家必经之地,当然也是思妇的丈夫往昔从事农牧劳动后回家的老路。她看到这些地方,自然要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对丈夫的冥想。不难看出,诗里选择的景物,不仅符合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和思想,而且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所以它最能感动人。

这首诗还有独特的抒情方法。“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这些叙事兼抒情的语句,表面上淡如白水,细细体味又浓如纯蜜,它丝毫不加雕饰渲染而自自然然地说来。尤其是诗的第三句“曷至哉?”使思妇的心扉敞开了,那情激语切的问话,使读者感受到她随着无归期无定所的叙说而逐渐强烈起来的深沉感情。在这一叙事抒情的基础上,引起了对“鸡栖于埘”等景物的描写。在景物描写的烘托下,又进一步引出愈加强烈的直接抒情:“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苟无饥渴”。而“苟无饥渴”要比“如之何勿思”的抒情色彩浓重得多。她竟然以不敢相信的热切希望祝愿丈夫在外只要免于饥渴就是万幸了,这就深刻地表达了她急切怀想和无限关心丈夫的情意,有力地控诉了繁重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简言之,这一抒情方式是:前一叙事抒情是后一写景的基础,后一写景又是再后一直接抒情的前提,这一由情到景、再由景到情的抒情艺术,把思妇一步深似一步的思情抒写得淋漓酣畅。
       这首诗之所以写得那么有诗情画意,就在于它写的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是思妇的真情,用的是农户习以为常的口头语,说的是长期聚积在心底的话。它是人民生活、思想的真实反映,形成了平易浅淡、朴实淳厚的风格。诚然,精炼的语言、恰当的句式,是一首好诗不可缺少的条件,但这首诗的美,并不完全在于字句用得准确稳妥,主要在于诗境和形象是生活的真实反映。这就启发我们,只有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诗来。


[赏析四]

  反映繁重的兵役、劳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是《诗经》民歌的一个重要内容,西周后期,战事不息。周室东迁后,周王朝失去了对诸侯国的控制力。各诸侯国间强凌弱,大吞小,为兼并争霸而连年恶战,致使农奴长期远戍,田园荒芜。随着各国经济的逐渐发展,统治者更加奢侈腐化,国君们为了修建宫室台榭,驱使大量农奴去服各种劳役,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留在农村的农奴遭受着更加残酷的剥削,不得不抛弃家园,逃亡他乡。无休止的兵役、劳役,造成了千家万户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诗经》中的很多民族,从各个角度写出了人民遭受兵役、劳役之苦,直接喊出了人民的心声。

  《王风·君子于役》通过妻子对征人的思念和相思之苦,反映了周代兵役、劳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是我国最早的思妇诗之一。

  《君子于役》共两章,每章可分为三段。第一章的第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先叙述了丈夫服役,离家远去,不知归期。"不知其期"含有离家日久,去后杳无音讯、归家无期等多种含义,在平直的叙述中蕴含了思妇经历过无数个等待后的失望,对丈夫久不归的种种猜想和焦虑,以及失望后的冀望。正是这失望、猜疑、担忧和希望等感情的交     织、煎熬,使她一念及此,不禁脱口而出地问道:"什么时候回来啊?"这一问表现了她那难以抑制的思念之情。"曷至哉"的自问,是急切的盼望,是深情的呼唤,饱含了无限的辛酸。

  第二段"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三句,描述了黄昏时的山村景象,从村妇目之所及,逐层写去。"鸡栖于埘"是近景,鸡儿叽叽喳喳地叫着,纷纷回窠。这声音,这情景    打断了她的思念。她抬头一望,已是夕阳西下,暮色瞑瞑。放眼望去,远处的牛群羊群正从山上急急下坡。这家禽家畜的暮归图勾起了她的纷纷思绪。黄昏到了,一天行将结束,鸡羊牛都回窠归圈。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踏着夕阳,从田间、从山上回到家里休憩,和家人团聚。但她和谁团聚?她和谁共语?她只有独自一人,忍受着难耐的寂寞,这是多么令人伤心啊!也正是这孤寂的黄昏,使她想起了昔日和丈夫一起耕耘,共同喂养牛羊鸡的情形。黄昏回家,舒展一下酸疼的腰腿,共进晚餐,劳动虽然艰苦,日子虽然清贫,但是两人分担,同甘共苦,苦也甜啊!而今,她一人承担着繁重的劳务,承受着思念的折磨,是多么孤独无依啊!日日黄昏,日日此景;日日黄昏,日日此情。何时是尽头?何日才能夫妻团圆?这第段的夕照图,作者把人物溶化在黄昏之景中,虽无一字写情,但笔笔含情,景景传情。人、景、情交融得水乳不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是第一段抒情的开拓和深化,又是第三段抒情的铺垫。"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是紧承前景,直抒胸臆。村妇触景生情,怀念之情陡增,不由自主地出了"如之何勿思?"的喊声,表达了不能不思的深沉惆怅和痛苦。这一反诘,问得有理,问得有力,是劳动者对兵役、劳役制度的强烈揭露和控诉。

   这章诗,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情景交融,层层推进。"曷至哉"的疑问和"如之何勿思"的反诘相呼应,做到了首尾圆通,跌宕有致。   

   第二章诗和第一章诗结构相同,也是八句分成三段,只是个别词句有些变化。全诗用章节重迭、反复咏唱的手法,来加强抒情的容量和强度,很好地完成了主题的表达。 

   "王风"是东周王朝直接统治区域的诗歌,王是"王畿"的简称。周王朝东迁后,起初尚占有今陕西东部到豫中一带的地方,后来由于实力的削弱,有些土地被秦、虢等国割去,疆土日蹙,只限于洛阳周围几百里范围之内。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在政治、经济上依附强大的诸侯国,统治者把这些损失转嫁给人民,加重了对自己统治区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因此,这个地区人民所遭受的兵役、劳役之苦和经济负担之沉重,更有甚于其它诸侯国。于是,旷夫、怨女、流浪汉大量出现,"王风"中的大多数诗是反映这些人的痛苦呻吟和怨恨的。思妇诗《君子于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这首诗通过一个普通山村妇女在黄昏时思念丈夫的画面,典型地反映了"王畿"之内人民的悲惨遭遇和痛苦心情,这在整个东周时代也有普遍意义。

   思妇诗开拓了反映人民苦难生活的领域。在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人民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着兵役、徭役之害,思妇诗就成为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个常见内容。《君子于役》是思妇诗的一个良好开端。它对后代的这类诗起了有益的启示作用。

   《君子于役》在艺术表现上也是成功的。这首抒情诗自然朴素,深婉含蓄,别有一股动人的情韵。诗人用山村薄暮的特定之景,来烘托思妇的思念、焦虑之情,景物描写生动地抒发了人物的感情。

   首先,诗人选择了黄昏这个特定的时间来集中刻画人物的感情世界。黄昏是思念人最切的时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写飘泊异乡的游子被黄昏牵动了思家之情。"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是写等待亲人归来的思妇,在黄昏时柔肠寸断的极度悲伤。为什么黄昏容易引起人想念亲人的愁绪?因为黄昏是团聚之时,所以,孤单一人,到黄昏时,就会感慨良多。《君子于役》中的思妇,可以说无时不在思念丈夫,尤其在黄昏,独自伫立在门旁,望着袅袅上升的炊烟,荷锄归来的农人,喔喔呜叫的牛羊。这幅人畜暮归图,更突出了她的形单影只,孤寂凄凉。这时,思念、孤独、伤怀等感情比别的时候更为强烈而集中地向她袭来。

   其次,描写自然景色要达到情景交融,要使自然景色做到以景启情,以景寓情,关键的一点就是以人物的心境写景。《君子于役》中的自然景色就是人化的自然。山村黄昏之景可入诗的很多,诗人只写了进入思妇视野中最能触动她心弦的几样景物:栖于埘的鸡儿,幽暝的黄昏,归圈的牛羊。这是经过思妇感情过滤所突现的景物,是人物在特定情境下感情的折光反映。这些景物突出了一个"归"字,使她产生了人不如畜的思想。于是,诗人借景物之助,把人物感情中最强烈、最集中的一点--"等待"突现出来了。这是望眼欲穿的等待,是含着痛苦泪水的等待,是令人心碎的等待,也是充满着惶恐不安的等待。这含有丰富内涵的等待,都凝聚于此时此景之中。这样的写景是移情于景,为情造境,其效果是对表达人物感情、渲染环境气氛、突出主题都起了很好的作用。从以后各个时代的思妇诗来看,以景写情是个普通采用的手法,而在周代的民歌创作中,已有了这样成功的描写,不能不使人赞叹。

   《君子于役》也和《诗经》的其他作品一样,采用了复沓的章法。两章诗结构相同,只是相应的个别词语和句子稍有变化,这就既保持了两章诗意的一致,又有所侧重。第一章诗侧重写思妇对丈夫的思念,第二章诗侧重写思妇对丈夫的关怀,结句"苟无饥渴"进一步深化了感情。思妇在盼望丈夫归来而不得的情况下,对丈夫的生活表示了担忧和祝福。这种担忧和祝福从侧面写出了服役者所受的折磨和痛苦。从"如之何勿思"到"苟无饥渴",表现了思妇在黄昏中飞扬的思绪,使人物感情在同一中呈现了变化和深化。这种重复中有变化,变化中又有重复的章法结构,使人物的感情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并造成了一唱三,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役"是指战争,"君子"是指一个自由农民、或正规兵。当敌人打到国门来了,此正规兵去服兵役是其应尽的义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无论是这个正规兵也好,还是他的妻子也好,都明白这个道理。服役时间的长短,平时可以取决于地方官,可这是战争,却由不得地方官来决定了。丈夫久役于外,未有归期,按人之常情,妻子在黄昏时分,依门伫立,看见牛羊下山,鸡儿归窝,因而睹物情起,勾起了夫妻恩念之情。由此看来,"此妇人思夫行役之作"(姚际恒诗经通论》)的解释,就比那些"讽刺说"、"大夫说"、"反兵役说"来得接近诗义了。

   但是,这仅是"表现",而不是"反映","妇人思夫行役"是表层的内容,这内容反映什么主旨呢?

   我们都知道,《诗经》中有很多青年男女相亲相爱的爱情诗,那么,有没有反映中年或老年夫妻相思相念的爱情诗呢?

   《周南》中的《汝坟》,也吟咏到了一位"君子",一般都认为这也是妻子对久役丈夫的思念之作,但闻一多先生却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君子于役》与《汝坟》相似,既然这样,那《君子于役》又何尝不是中老年夫妻间相思相怀的情歌!

   如果说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象江河大海,奔腾咆哮,热情似火,那么,中老年夫妻间的爱情就象山涧小溪,涓涓长流,含蓄深沉。诗中没有"搔首踟蹰"的焦急,"辗转反侧"的燥动:诗中没有"方涣涣兮"的欢乐春光,也没有"关关雎鸠"的流美动人的境界。诗中只有牛羊下山、鸡儿归窝、太阳下山这三幅恬静、自然、平朴的农村晚景图,是农村中习以为常的风俗图。而正是这平平淡淡的田园风光,烘托了妻子对丈夫看似平淡而显深沉的爱情,自然和谐,没有一丝人工雕凿的痕迹。由第一章的"如之何勿思"的诚挚思念,转到第二章的"苟无饥渴"的深沉关怀,都是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执着的爱,"中国人向来将'温柔敦厚'奉为最高的道德审美标准。受其影响,在爱情表达方式上也多是挚诚、深沉和含蓄,表现为微风细草、秋水淡雾般的轻柔和融洽。"(《古典文学鉴赏集(一)》)

   这里,我们应注意到诗中由思念到关怀这感情的转折,这说明,如果没有多年的夫妻生活,怎么有如此细腻缠绵的情思!而这情思,正是由上述三个具有农村乡土气息的景物而得以烘托出来的,而这个组合的画面,是多么的恬静自然,多么的祥和欢乐!在这画面里,找不到悲伤,也找不到忧愁,这正如方玉润所说的那样:"傍晚怀人,真情真境,描写如画,晋、唐人田家诸诗,恐无此真实自然。"(《诗经原始》卷五)   

   唐诗且不说,晋田园诗以陶渊明为代表,其《归园田居之一》曰:"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写的正是诗人眼中由远及近的农村平常景象,但写得亲切感人,使人感到农村生活气氛的宁静安详。如此看来,《君子于役》岂不是开了晋唐人写田园诗的先河!陶渊明由热爱田园生活到构造出他的"桃花源"式的理想世界,那《君子于役》不正是表达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的审美理想吗?

   我们知道,中国文化对天地自然自有其与西方不同的独特看法,无论是儒教,还是道家,其自然价值系统的核心,是天与人的和谐、相融,即"天人合一"。这种自然价值观,影响到文学和艺术上,"天人合一"、"情景合一"就成为文学家和艺术家所苦苦追求的最高境界。"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人间词话》)王氏的这个理论,其哲学基础即是万物皆有情的宇宙观,即所谓的"天地含情,万物化生。"(《列子·天瑞篇》)诗人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力求与这个有情的宇宙相交流、相融合,从而把人的感情渗透到自然景物之中,"达到主客交融、物我合一、天人无隔的境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天人无隔'的典型。"(李中华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章))

   妻子在黄昏时盼望丈夫归家团圆的心情,古今皆然。此诗正是由妻子的盼望之情,升华到思念关怀的爱情,而这思怀丈夫依依之情,又体现出中国农民渴望家庭团圆、向往和平安静世界的审美理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担水来我浇园";"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 戏,看妇机中织。"(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杜甫《姜村三首》)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孜孜不倦追求的正是这么一个理想天堂,这么一种生活乐趣,无论是"大同"世界也好,"桃花源"世界也好,"小康"世界也好,所体现的正是这种和谐安静的气氛和情趣。和谐自然的审美理想及情趣正符合中国古代的审美价值观,也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的精神。

   我们知道,同样是强调"天人合一",但儒家却侧重于道德性和政治性,归宿在人伦关系的调节上,其表现在审美上,表现为"美善统一"的审美价值观。但道家却不一样,"而道家强调'天人合一,其归宿在于人与自然的融洽,侧重于自然主义。"(李中华《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庄子在《齐物论》中标举的"物化"说,对中国文学影响非常深远。庄子的"物化"说,不但赋予了自然以人格化,而且可以赋予人格以自然化,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是多少诗人所梦寐以求的艺术最高境界。

   而在《君子于役》中,就存在着这样一种境界。禽畜日出而出,日落而归,这在古人看来,是大自然的造化,是自然而然之事。妻子由此而生发出来的"盼归"之情,也合情合理,这里,情由景生,情景合一,浑然一体,不着痕迹。在诗人眼里,那三个景物的组合显然是有情的,那么,诗人的爱情就自然而然地渗透到这组景物中,达到了主客交融、物我合一、天人无隔的境界,正所谓"景中生情,情中生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王夫之《姜斋诗话》)这种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自然融洽,完全符合道家"观照自然"、"物我一体"的审美价值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著名田园诗句,显然映照出《君子于役》的痕迹。

  《君子于役》"情景一合,自得妙语"(王夫之《姜斋诗话》)的艺术境界,自有其永恒的艺术魅力。正因为如此,有人由于注重了"日之夕矣"这一特定环境,于是得出了"难遣是黄昏"的结论:"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黄昏。"(许瑶光《再读<诗经>四十二首》第十四首)钱钟书先生亦云:

   潘岳《寡妇赋》:"时暖暖而向昏兮,日杳杳而西匿。雀群飞而赴楹兮,鸡登栖而敛翼。归空馆而自怜兮,抚衾裯以叹息。"盖死别生离,伤逝怀远,皆于昏黄时分,触绪纷来,所谓"最难消遣"……赵德麟《清平乐》:"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取景造境,亦《君子于役》之遗意。(见《管锥篇》)

   再如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温庭筠《梦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荆叔《题慈恩塔》:"暮云千里色,无处不伤心"。韦庄《江外思乡》:"年年春日思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由此看来,《君子于役》岂不是千古伤心之祖?

   由"夕阳"生发出"离愁",是后世诗人对《君子于役》的另一种理解,由班彪开其先声,后启诗人创作出不少离情别绪的名篇,这可算是《君子于役》的一大功劳,也是《君子于役》的作者始料不及的。但是,正如上面所述,《君子于役》绝无"离愁"之意旨。相反,《君子于役》正以它的浅辞叙深意、淡语表浓情的高超艺术手法,启发后人去追求"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的艺术最高境界,从而描绘出一幅幅"桃花源"式的恬静和平的田园世界,而这正是中国农民所梦寐以求的最高的理想天堂!

   从《君子于役》里,有人看到了"讽刺",有人看到了"相思",有人看到了"爱情",有人看到了"离愁"……,如此看来,《君子于役》不仅在《诗经》中是一颗绚丽的明珠,而且在中国诗歌史上,永远具有其动人的艺术魅力!


 [赏析五]

诗序:《君子于役》,刺平王也。君子行役无期度,大夫思其危难(音南四声)以风【同讽】焉。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音合)至哉?鸡栖于埘(音时),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音合)其有佸(音活),鸡栖于桀(音杰)。日之夕矣,羊牛下括(音扩)。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一、“天爵”与“人爵”的合与分:周平王之后的三千年。

《黍离》的慨叹,是在西周已经永远过去之后,所谓的“东周”已经开始。申侯杀掉周幽王,另立周平王。周平王并非凭借自身拥有“天子之德”才登上“天子”之位的,但是,能在身居“天子之位”以后就注重德行、仁民爱物,也可谓犹未为晚。

纵然说西周到了周平王已经失去“天命”,也不不等于说从此以后就永远没有了希望。失去“天命”的原因,在于失去“天子之德”,因此,未来的希望也只能是修养自身之德。固然,周平王已经沦落为并列于诸侯的地位,但毕竟还有像诸侯的一个“位”。

能在此位,修其德而行王道,才能由自然得民心,进而得天下。就像当初的西伯侯那样,身在诸侯之位,德合于“天子”,行达于“王道”,所以,得天之命而居“天子之位”,这叫做“修天爵”而“得人爵”。修德,是“修天爵”;得“天子之位”,是“得人爵”。

就是从周平王开始之后的两千多年间,天下在君主和诸侯之位者,没有“修德”足以符合“天子之德”者,所以,两千多年间最好的也只有“明君”,却没有“圣王。天下没有“圣王”,上天当然无法把“圣王”的“人爵”授予天下之人。

其实,这是“天爵”与“人爵”的分开。不是上天要把二者分开,而是人间已经有“人爵”者,其功德没有达到“天子”这个“爵位”标准的;没有“人爵”而修德同于“天子”者,上天所授予的只是“圣人”这个“天爵”,而不能授予其“天子”这个“人爵”。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皇帝王伯”之中,德合于道则为皇,德无违于道则为帝,德合于仁则为王,德似于仁则为伯。四者之中,“皇”、“帝”、“王”虽然是“人爵”,但这是与“天爵”完全一致的;从“伯”开始,换一个说法,“从周平王开始”或者“从春秋五霸”开始,二者分开。

此后,在君主和诸侯之位者,没有德及于“王”的;如果有“德”与“位”都合于“王”的,那么,天下也就能再有夏禹、商汤、文王、武王那样的“王”,乃至再有尧、舜那样的“帝”。不在君主、诸侯之位者,如孔子、孟子修德而得道、合道,则有“天爵”。

“天爵”与“人爵”的分开,是因为“人”之“德”不能配其“位”;只有人间的在“位”者修其德而至于足以配“帝王”,那么,“人爵”也就能合于“天爵”,进而使二者合一。不是“天爵”来与“人爵”相合,而是“人爵”去与“天爵”相合。

二、题解与《诗序》讲解:

此诗以“君子于役”为题,如果把此诗当做一首单独存在的诗,那么,似乎只不过是写劳役之苦的平常一首诗,当它作为《诗经》之中的一首诗的时候,其意义也就大不相同了。有何不同呢?这就要从《诗序》说起。

《诗序》说,此诗是“刺平王”的。周平王有什么可“刺”的呢?《诗序》说:“君子行役无期度,大夫思其危难以风焉。”这短短的两句话,非常耐人寻味。既然被称为“周平王”,那么,其德就应该与其“王之位”相配,至少应该“敬天保民”吧?

然而,这位“周平王”的政令如何呢?仅仅说“君子于役”,那不算什么,毕竟臣子“行役”也是正常之事。问题出在“君子行役无期度”上。何谓“无期度”?没有明确的期限,没有合理的法度。这就是“周平王”应该被“刺”之处。

诗中称此“行役”之人为“君子”,就应当是贤德之人。《大学》中说:“为人君,止于仁。”像“周平王”这样的“君主”应该有仁心吧?应该亲近、敬重贤德的人吧?可是,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周平王”对贤德之人的敬重,也看不到“仁心”。

当“周平王”派遣“行役”之人的时候,既然没有明确的期限,也就意味着从来没有考虑过行役者的家人;既然没有合理的法度,也就意味着诗中这种情况在“王国”中普遍存在,而“周平王”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政令仁不仁,是其心仁不仁的呈显。

“诗序”说“大夫思其危难而风焉”,意味着此诗不是“周平王”深切体谅“君子于役”的辛勤劳苦,恰恰相反,是“周平王”不顾“行役”的“君子”之辛勤劳苦,也不顾“行役”的“君子”之家人多么忧愁担心,而是“大夫”深知“君子”之“危难”。

由此来说,“周平王”之德,反而不如这个“大夫”之德。不是“周平王”因为自己修养不够就没有这个“德”,而是内心本来就有这个“德”,却因为只是注重其私、其权、其事而没有为他人考虑过。德不及大夫,岂能配诸侯之位?更不用说配天子之位了。

此诗不是那位“行役”的“君子”所作,如果是这位“君子”所作,那么,此诗所表达出来的就只是一种对“周平王”之类“君主”的“怨愤”,只是自己劳苦、思家的情感发泄,而不是“刺平王”、“风【同讽】平王”。如此“讽刺”,才是《诗经》之诗。

然而,虽然对“周平王”有如此之“讽刺”,但是,其后的历朝历代有太多太多的“周平王”虽讽而终不谕、虽刺而病不愈。三千年虽有“圣”而无“王”,究竟有多少生灵涂炭,究竟有多少祸害灾难,永远无法用数字计算,终究只能令人哀叹。

三、第一章讲解:

原文: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音合)至哉?鸡栖于埘(音时),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意思是说,“君子”接受差遣而去辛劳奔波,既不知期限的长短,也不知终究会到哪个地方。所谓“不知其期”,是因为“行役无期度”,也就是说“君子”就像一块砖瓦、一个器物,完全由人随意安排,根本没被当做人看待。

从下文的“羊牛下来”相联系,“曷至哉”不应该是“何时当来至”,而应该是“会到哪里去”,应为“至”与“来”是两个方向。“至”是“我到别处去”——由近及远,“来”是“人到这里来”——由远及近。为何不知道哪里去?因为被随意差遣,没有法度可守。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意思是说,鸡已经在墙上的鸡窝里准备休息了,一天已经到了暮色降临的时候,那些放牧的牛羊也都顺山而下向村庄走去。在墙上挖洞作为鸡窝,叫做“埘”,不过,段玉裁先生说,关键是鸡在墙上栖息,不是必须挖洞。

其深层的涵义是,人们能够为鸡准备鸡窝,为何不考虑“行役”的君子之家呢?鸡尚且知晓天黑了就进鸡窝,为何不考虑“行役”的君子也需要与家人团聚、也需要休息呢?太阳要落山了,放牧牛羊的人都回村庄了,那“行役”的君子也该按时回家。

“君子于役”的意思是说,贤德的君子接受差遣而去辛劳奔波;“如之何勿思”的意思却很丰富。第一是说,君主为何不为行役的君子想一想;第二是说,作诗的这位大夫不能不思念这位行役的君子;第三是说,这位君子岂能不思家人,其家人怎么不思念他。

四、第二章讲解:

原文: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音合)其有佸(音活),鸡栖于桀(音杰)。日之夕矣,羊牛下括(音扩)。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意思是说,“君子”接受差遣而去辛劳奔波,既不知需要多少天,也不知需要多少月;结合上一章所说的“曷至哉”来说,既然根本不知终究会到哪里去,所以,就连相会的可能性都没有。

《毛传》说:“佸,会也。”是谁跟谁相会?可以是作诗的这位“大夫”与这位“君子”;可以是这位“君子”与其家人;可以是这位“君子”与君主。须知,此诗之所以说是“刺”,原因在于,不是“君子于役”有问题,而是“周平王”无心于“君子”。

“大夫”能怜惜此“君子”,为何“周平王”就不能怜惜“君子”、敬重“贤人”吗?“君子”思念家人,家人也思念这位“君子”,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所必有之亲情,为何“周平王”不能体恤这种人之常情、真情呢。不仁不慈,何以论德?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意思是说,看那些小鸡,天黑了,都在树上找到了地方安定下来了;太阳要落山了,那些放牧的牛羊也都顺山而下,进入了栅栏之中。这里的“桀”是指树木或者树桩;“羊牛下括”是指牛羊下山而被关入栅栏之中。

鸡停息在树上,不是人给它准备的鸡窝,但是,鸡累了会自己找地方安歇一下,那位“行役”的君子也总应该休息休息吧?放牧牛羊的人都明白到了傍晚十分,应该把牛羊赶回家保护好,那位“行役”的君子也应该回家吧?也应该得到保护吧?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意思是说,贤德的君子接受差遣而去辛劳奔波,应该不会有饥渴吧?这里的“苟”,应该是揣测之辞,更是期望之辞。实际上,行役在外,岂能无饥渴?不过,这里最主要的意思是,“大夫”或“君子”的家人,如今只能期望君子能无饥渴。

家人对“君子”的思念,是亲情;“大夫”对“君子”的思念,是“友情”;“周平王”之类的人对“君子”的思念,是“仁慈”。“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周平王”之类的人,能不失“恻隐之心”是不失为“人”;但是,更应该由此而成“君德”、“王德”。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白话译文:

      我的丈夫在外面服役,不知道他的服役期限有多久。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儿进窝了,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

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遥远无期不能用日和月来计算,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鸡儿栖息在窝里的小木桩上,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但愿他不至于受饥受渴!

      君子于役》,是《诗经》里几乎毫无争议的思夫诗篇(当然,除了《诗序》“刺平王也”)。终于,泊客可以不用动脑筋去做考据派了。

       泊客以为,君子于役》有以下几大特色:

       一曰白描写法,用语质朴。本篇“比“、“兴“手法的运用地位,毫无悬念地让位于白描写法。全篇几乎无一字在修饰,就是浑然天成,自然而然地描绘出黄昏时分,在鸡儿进窝、牛羊归家之际,一位依门翘盼君子回家的淑女愁思。

       二曰点出黄昏时候,“日之夕矣”。既是乡村各家各户父母老小回家之时,也正是淑女最感孤独之时,“如之何勿思!

       三曰点出鸡儿进窝、牛羊归家之场景,突出思念之情。描写这样的场景,其实意在于,连“我们”曾经一起豢养鸡牛羊都归家了,君子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曷其至哉?

       四曰“日之夕矣,羊牛下括”,之后就该是炊烟袅袅、晚饭时间了。可是,淑女却无意立即做饭,马上端起饭碗,直想到“我“的君子呢?“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五曰这两章是有递进关系。第一章君子于役,还是“不知其期”,第二章就是“不日不月”。第一章是“如之何勿思!”如何叫“我“不想他?第二章就是但求自己的君子“苟无饥渴?”了--暂时回不回来,就不去想他了,但愿他不至于受饥受渴!

       一幅幅的田园诗画,没说一句“闺怨”,却通篇都是“怨”; 一幅幅的田园诗画,仅仅是日复一日的家庭生活场景,却凝聚着淑女的屡屡刻骨情思。

     《君子于役》,是田园诗,是闺怨诗,更是一首思夫诗。


诗经66

修心 · 养性 · 品生活

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

一是吃进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三是读进大脑的书。

古风泊客 ┃ 也许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赏析微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经》:君子于役,不日不月—征夫之妻的相思情【下】 …
雨读诗经(66)黍离: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等待,最是浪漫又残酷
66诗经心读•国风•王风•君子于役
钱钟书论“暝色起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