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遗传代谢病与小儿癫痫

本文原载于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年6月第30卷第12期(节选)



遗传代谢病与小儿癫痫



目前已命名600多种,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其中神经系统受累最常见,且早期即可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智力运动发育落后或倒退,发作性意识障碍,代谢性酸中毒,也可出现肌张力异常,共济失调等,癫痫发作可作为首发症状或主要症状。不同种类的IEMs出现癫痫发作的年龄及其伴随表现有所不同,早期识别和明确诊断十分重要,因为一部分IEMs导致的癫痫通过采取调整饮食或替代治疗等即可控制癫痫发作,但大部分IEMs无特异性治疗,需应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且往往效果欠佳。现结合发病年龄介绍与癫痫密切相关的IEMs,尤其是可治疗的IEMs。要注意有些IEMs在不同的年龄段均可发病,如吡哆醇依赖症既可见于新生儿期,也可见于婴儿早期;甲基丙二酸血症可早到新生儿期发病,也可晚到青少年期甚至成年期才出现临床表现。



1新生儿期起病的代谢性癫痼



1.1吡哆醇依赖症 大部分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早期起病,病因为ALDH7A1基因突变,发作类型多样,可为局灶性发作、痉挛发作,后期可出现强直发作,脑电图为爆发抑制,随后演变为高度失律或多灶性异常放电。


1.2亚叶酸反应性癫痫 新生儿期起病的惊厥,如存在ALDH7A1基因突变,吡哆醇治疗欠佳时可试用亚叶酸钙(2550 mgd)治疗。


1.3 非酮症性高甘氨酸血症 病因为线粒体中甘氨酸裂解酶缺乏,导致甘氨酸在脑细胞蓄积。新生儿期表现为惊厥、肌张力低、昏睡、脑病,可进展为中枢性呼吸暂停甚至死亡。存活者遗留显著发育异常及难治性癫痫。脑脊液甘氨酸水平明显增高,另外可进行酶学及基因检测。


1.4过氧化物酶体病Ze|1weger综合征,其主要发作形式为局灶性发作,脑电异常放电多出现在中央及中央顶区,可见巨脑回及多微小脑回畸形,还可表现为肌张力低下,此类疾病常有特殊面容。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


其他新生儿期可出现惊厥的IEMs还有线粒体病、尿素循环障碍等。凡新生儿惊厥者均应试用维生素B。试验性治疗,对维生素B。无效者可试用亚叶酸钙。



2婴幼儿期起病的代谢性癫痫



2.1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缺陷综合征 该病表现为脑脊液持续性糖低,血糖正常。其神经系统表现多种多样,程度轻重不等,癫痫几乎是所有患者的主要症状,发作形式可表现为肌阵挛发作及不典型失神发作,其脑电图广泛性异常放电可被误诊为特发性全面性癫痫,抗癫痫药物控制欠佳。


2.2生物素酶或多种羧化酶缺乏症 常在出生34个月出现癫痫发作,常见癫痫类型为婴儿痉挛症,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顽固皮疹、脱发及皮炎常提示该病,小剂量生物素(510 mgkg)即可终止癫痫发作,建议生物素补充10100 mgd,如果足量早期治疗,癫痫可不再发作。


2.3肌酸合成障碍 肌酸在能量代谢中至关重要,由2个步骤合成,分别由精氨酸一甘氨酸脒基转移酶(AGAT)和胍基乙酸甲基转移酶(GAMT)介导,然后由转运体转运至大脑和肌肉。肌酸合成或转运障碍导致智力运动发育落后及难治性癫痫。


2.4苯丙酮尿症 为苯丙氨酸代谢途径缺陷所致,分为经典型(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和非经典型(四氢生物蝶呤代谢障碍,又称BH4),后者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早、程度重,发作类型可为局灶性发作及痉挛发作,经典型可采用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非经典型可加用BH4和左旋多巴治疗。


2.5丝氨酸合成缺陷 3一磷酸甘油酸脱氢酶缺陷导致,癫痫类型常表现为婴儿痉挛症,脑电图为高度失律。


2.6有机酸血症 如甲基丙二酸血症、异戊酸血症、丙酸血症及戊二酸尿症I型,急性失代偿期出现惊厥,血和尿IEMs筛查可协助诊断,如诊断延误或持续惊厥发作可导致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


2.7Menkes病本病 是由于铜代谢障碍引起的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系x一连锁隐性遗传病。本病的临床特点包括毛发异常(毛发色浅、卷曲、质脆易断裂)、癫痫发作、进行性智力损害、肌张力低下、视力损害等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2.8高胰岛素血症-高氨血症综合征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可分为三磷酸腺苷(ATP)敏感性钾通道型CHI(KATP-CHI)、谷氨酸脱氢酶型CHI(GDHCHI)、葡萄糖激酶CHI(GKCHI)和短链3一羟氨基一CoA脱氢酶型CHI(SCHAD.CHI)



3儿童期及青春期起病的代谢性癫痈



3.1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 本病属溶酶体病,最初依据发病年龄和临床特征分为婴儿型、晚发婴儿型、青少年型和成年型。


3.2线粒体病 除癫痫发作外,可累及多系统,尤其是高度依赖有氧代谢的器官。基因突变可为编码线粒体蛋白的核基因突变和线粒体基因突变。线粒体病癫痫发作常见,如线粒体脑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肌阵挛癫痫伴破碎样红纤维等。


3.3脑叶酸缺乏症 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原发性是由于叶酸受体基因FOLRl突变导致叶酸通过血脑屏障转运障碍所致,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的共济失调和癫痫,癫痫发作表现为肌阵挛发作和全面强直阵挛发作,脑脊液叶酸、5一甲基四氢叶酸水平下降,还可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继发性可见于营养不良、应用抗叶酸药物、丝氨酸代谢障碍、线粒体病及Rett综合征等。


3.4Lafor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表现为局灶性或全面性肌阵挛发作或全面强直阵挛发作,视幻觉及进行性智力运动发育落后、构音障碍等。


3.5尿素循环障碍 典型临床表现为高氨性脑病表现,可出现惊厥,血氨水平明显增高,呼吸性碱中毒,血糖及阴离子间隙正常,脑电图表现为慢波,也可为爆发抑制波形。

3.6琥珀酸半醛脱氢酶(SSADH)缺乏症 约半数患者可出现强直阵挛发作和失神样发作。



4代谢性癫痫的发病机制



4.1能量代谢障碍 如线粒体病、肌酸代谢病、GLUT一1缺陷综合征、低血糖等。


4.2损害神经元功能 如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神经节苷脂贮积症。


4.3中毒 尿素循环障碍、氨基酸代谢病(苯丙酮尿症、枫糖尿症)、有机酸代谢病(甲基丙二酸血症、丙酸血症、戊二酸血症)


4.4影响神经递质合成 非酮症性高甘氨酸血症、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缺乏症等。


4.5维生素/辅助因子依赖 吡哆醇依赖症、磷酸吡哆醇氧化酶缺乏、亚叶酸反应性惊厥、生物素酶及全羧化酶缺乏,Menkes病等。


4.6 伴脑发育畸形 可见于过氧化物酶体病,如Zellweger综合征,可见特异性皮质发育畸形等。


4.7其他 丝氨酸生物合成缺陷、先天性糖基化病(CDG)



5代谢性癫疴的识别



部分代谢性癫痫如进行及时有效地对因及对症治疗,可避免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及其他系统受累,甚至可避免死亡,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重要,那么如何识别代谢性癫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略)



6代谢性癫痼的预后



IEMs病情轻重不等,预后差别很大,代谢性癫痫的预后与IEMs的类型以及诊断和治疗是否及时密切相关,部分代谢病,如吡哆醇依赖症、苯丙酮尿症、生物素或多种羧化酶缺乏、GLUT一1缺陷综合征等通过病因治疗或特效治疗,癫痫发作即可控制,且遗留较少神经系统发育问题,预后较好。


明确导致癫痫的IEMs,对癫痫发作的治疗以及抗癫痫药物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且对再生育提供遗传咨询也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10种代谢异常引起的癫痫,可治疗!
2018年诊治病例分享:一例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治
全汇总|常见遗传代谢病治疗策略
癫痫用药:这5种药物需牢记
不了解这些,你怎能搞定女性癫痫患者的用药管理?
赵玉英教授:晚发型神经系统遗传代谢病诊治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