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类题答题模板2,高分秘籍你还不为孩子收藏起来

昨天我们总结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特点和答题模式,今天我们再来归纳一下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这六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模式吧。

一、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也叫喻证法,很明显,比喻论证就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论证观点的方法。

所以其辨析方法就是:如果作者在论述过程中使用了比喻,就是比喻论证的方法。

咱们来看例题:

试分析本段中划线句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怎样的作用?

解析:

首先,划线句子一看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由此可知是喻证法。

其次,喻证法有什么好处呢?试想,如果作者只是说“人的天性会向不确定的方向发展,所以需要求知来引导规正”意思是一个意思,但是不是显得很抽象?

所以喻证法的优点就是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用人们熟知的比喻,将深刻的道理表述得浅显易懂

最后,该题就可以回答为:划线句子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人的天性比作野生的花草,将求知比作修剪移栽,使理论形象化,更易为读者所接受。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喻证法的答题模式:文中句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XX比喻成XX,使严肃深刻的理论形象生动,浅显易懂。


二、引用论证

引用论证又叫引证法,它和上一章讲的道理论证有相似之处,但它仅指引用名人名言和权威数据。所以如果是引用名人名言或权威数据的,即可以叫引用论证也可以叫道理论证。

所以引用论证我们不多做讲解,其答题模式也与道理论证相似:文中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XX的话(或XX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得论述更有权威,增强文章说服力(或使文章更有趣味性,引起读者兴趣)。


三、归纳论证

归纳论证是指列举许多个有特殊性的事例,从中归纳出它们的共性,从而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方法。

所以其辨析方法就是:如果文中有罗列多个相同或相似的事例,然后归纳出了它们的共性,就是使用了归纳论证的方法。

举例说明:

分析文中划线句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怎样的作用?

解析:

首先,文中划线句列举了周文王、孔子等人在困厄的境遇中凭着顽强的毅力完成了一部部伟大的著作,从而归纳出古代圣贤都是在困境中无处发泄而只能发愤著书的结论,所以可以看出是运用了归纳论证的方法(也运用了举例论证)。

其次,文中罗列众名人事例,读来是不是更有一种恢宏浩大的气势?所以这样的论证方法往往使作者的论述更加逻辑严密、掷地有声,增强文章的气势,也增强文章说服力。

最后,该题就可以这样回答:文中划线句使用了归纳论证的方法,举周文王、孔仲尼、屈原等名人在困境中坚持著书立说的事迹,表达自己决心放下个人荣辱,立志完成《史记》的决心。

这样的论证方法使得作者的论述气势恢宏,富有文采,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由此,归纳论证法的答题格式就可以总结为:文中使用了归纳论证的方法,举了XX(哪些人或事)的例子,从而论证自己XX的观点,使得文章富有文采,增强了文章气势,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四、演绎论证

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相反,归纳论证是从不同事例总结出一般道理的论证方法,而演绎论证是从普遍共性推出特殊结论的方法。

不过演绎论证更多地运用于逻辑学,较少在中小学课文中出现,近两年的中考试题中也未见考察,所以这里不多做讲解。


五、类比论证

类比和比喻相似,但并不是比喻。类比论证是将两个相似的例子进行比较,一个例子有某种特点,另一个相似的例子也一定有某种特点。

(注意,是用一个例子的结论证明另一个例子的结论,但并没有将一个比作另一个)

例如:

试分析文中划线句子所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解析:

首先,这里可以看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举例,通过同样的种子在不同的水土环境中成长的结果不同,讽刺了楚国“使民善盗”的民风,这就是类比的论证手法。

其次,如果晏子只是说:“这个人在我们国家就是安分守己的老百姓,怎么到了楚国就成了贼呢?想必是贵国的民风不好吧。”虽然意思是一个意思,但是晏子如果敢这样说他可能就活不到回去了。

所以可见类比论证法有使语气委婉的作用,在保持说服力的情况下使听者更容易接受。

最后,该题就可以回答为: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类比的论证方法,以“南橘北枳”的事例作比,讽刺了楚国善盗的民风,也漂亮地回击了楚王的刁难。

这样的论证方法可以使语气更加委婉,使得自己的观点不具有太强的攻击性而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所以类比论证的答题模式就可以总结为:文中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用XX的事例作比,推出XX的结论,使得作者的语气更加委婉,观点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六、因果论证

因果论证就是举出一件客观事件的“因”再呈现它带来的“果”从而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方法。

例如:

分析该文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并说明它有怎样的作用。

解析:

首先,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到,作者所说的客观事实是“中国常年奉行闭关主义,自己不去拿优秀的东西,也不许别人来交流”。

而这样做带来的结果是“碰了钉子,现在又只能什么都往外送”由此引出“拿来主义”的重要性,有因有果,可见是因果论证。

其次,以客观事实的“因”导出客观事实的“果”,增强了语言的冲击力,使得作者的观点更加精辟入里,客观深刻,增强文章说服力。

最后,该题就可以回答为:本文段使用了因果论证的方法,以中国常年奉行闭关主义导致最后只能什么都“送去”的客观事实论证了中国需要“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这样的论证方法使得作者的观点更加客观深刻,增强文章说服力。

所以因果论证的答题模式就可以总结为:文中运用了因果论证的方法,以XX的因导致XX的果的客观事实论证了作者XX的观点,使得论证更加深入、彻底、客观,增强文章说服力。


以上,我们就将九种论证方法的辨析及其答题模式总结完了,有没有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管什么论证方法,都可以在最后加上一句“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因为议论文本就是要说服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所以任何的论证方法都是为了是自己的说服更有力,更让人信服。

好啦,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题模式掌握以后一定要多多练习才能真正有所提高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议论文阅读知识点2
议论文论证方法整理
专题之 中考议论文阅读知识与答题技巧
中考议论文考点及答题模式、
语文考试必须复习的知识点荟萃
中考议论文复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