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作小白必看:文章内容没有画面感怎么破?3招让文章“动”起来

“老师,怎么才能把文章写得很有画面感?”这是很多人问过我的一个问题,但其实,想让句子充满画面感并不难。

你只需要调动好你的五官即可,具体怎么做,可以参考下面的方法:

01 用眼睛“拍视频”

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用眼睛仔细观察身边的场景,像拍视频一样,抓住感受最深刻的部分,再用文字来叙述看到的内容。

经常这样练习的好处是,可以提升你文章内容的画面感,使文字更加传神吸引人,会让读者有一种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我收集的一段话:

读完这段话后,你是不是已经感受到昙花慢慢盛开的画面了呢?

那么,这个方法具体怎么操作呢?

首先,你的头脑里要展现出画面感,用带有动作的词语来表现,再加上一些词语来修饰动词。

比如,案例中使用到的动词是“颤动”“裂”“探”,修饰的词语有“微微地“渐渐地”“轻轻地”。

比起单独使用动词,带修饰词语的动词表现出来的画面感更生动更有意思。

使用这一方法记录内容,会让你的素材生动有趣画面感十足,写出来的文章也更吸引读者。

我们用眼睛拍完“视频”,接下来再用耳朵来“录音”。

02 用耳朵“录音”

下面我来给你介绍第二个小方法:用耳朵“录音。做法就是把身边感兴趣的声音素材,像录音一样,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这样做的好处是,会让文章生动活泼,给人真实的感觉。

比如,某位作家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读完,耳边似乎也想起了婉转低沉的琴音。

用耳朵“录音”具体怎么做呢?

就是用比喻的形式,将听到的声音素材记录下来。

以上案例中,作者将琴声比喻成“靡靡之音”“细雨打芭蕉”,和前面的“低沉”一词相呼应。

让人顿时对“婉转低沉的琴声”有了准确的认识。

还比如,在某位作家的素材中,记录了这样的句子:

通过比喻,作者将“小雨”“瀑布”这样大而空泛的事物描写得具体、出神入化,读者很快就能get到。

使用这一方法记录,把你的素材变活了。如果使用到文章中,能使文风活泼生动有跳跃感,同时,也能拉近你和读者的距离。

用耳朵“录音”后,下一步我们用鼻舌来捕捉味道。

03 用鼻舌捕捉味道

下面,我来给你介绍第三个小方法:用鼻舌捕捉味道。

用鼻舌捕捉味道就是用鼻子去闻,舌头去感受酸甜苦辣咸,熟悉的气味和味道让你想起曾经的某个场景时,马上记录下来。

这个方法的好处是,让你的文章接地气,不失人间烟火味。

比如:

利用味觉描写的句子

这一方法具体怎么用呢?

你需要把带有嗅觉和触觉的句子写好,再把句子和过渡的场景搭建起来。

举例来说,作者利用嗅觉描写丁香树散发出“淡淡的芳香”,然后想起了“那年高考”这样的场景,将带嗅觉的句子和场景链接。

还比如,作者用味觉的句子描述小笼包后和“想起了妈妈”这样的场景连接。这种写法是实物与情感的交融,是真正的活素材。

将这样的素材用到稿子中,文章才会生动有趣,读者越读越爱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
读书笔记:《学会写作》
32岁,我想熟练掌握英语口语该怎么做?
写作总结。(针对叙事写作)
史上最强的单词学习课程 保证一分钟一个
高考英语必胜兵法(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