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析初中散文的情感

【散文中的“我”】

一、《秋天的怀念》

1.“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2.“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3.“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前两句体现了作者的“怀念”,作者当时只顾自己的双腿,忽略了母亲的严重病情,抒发了作者的痛苦与悔恨。

第三句表现作者没有沉浸于悲伤中,要好好儿活,这是对母亲的安慰,也是对母亲的告慰,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二、《紫藤萝瀑布》

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花的辉煌茂盛吸引,驻足观看;结尾“不觉加快了脚步”,是因为感受到生命永恒的价值,精神振奋鼓舞。

三、《阿长与<山海经>》

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这是“童年的我”描述感受。“童年的我”对他的印象和感受是有变化的。

2.“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这是“成年的我”在回忆往事,充满了温情。饱含“我”的思念与感激,又深怀同情和愧疚。

四、《老王》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老王的死,促使作者“一再追忆”老王生前留下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自己对他的“谢意”,可杨绛得到的却是“心上不安”。这样的“不安”,不停地拷问着她的灵魂,使她顿然了悟:自己既往与老王之间的点点滴滴,是那样的不公平;自己对老王“钱”的回报与老王对自己“心”的付出相比较,是那样的微不足道。这于她而言无疑是一种愧怍。

能把自己的如此不幸化为幸运的人是慈爱宽容的,能用一颗温和的心去直面不幸而愧怍的人又是冷静高远的。作者的愧怍,是知识分子用人类眼光、人类情怀去舔舐我们曾经的创伤去面对我们苦难后的岁月。这是这篇散文的独特魅力。

五、《散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散步是人们生活中极其平常的休闲方式,可是作者却从中体会到了一股浓浓的亲情,而且这种亲情交织在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细腻的笔触,浓浓的情感,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温馨美好的“合家欢乐”图。这不仅是一个视角,也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六、《背影》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文章开头一句,落笔点题。“二年余”表明“我”清楚地记得和父亲分离的日子。副词“已”体现出“二年余”在作者的心目中已相当漫长,想望之情,不言而喻。两年多的分离,“我”对父亲的思念是多方面的。

2.“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表明“我”那时由于太年轻,对父亲尚不能完全理解,以至于还在“心里暗笑他的迂”。自我责备之中,包含着深切的内疚与怀念。

3.“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等”、“再’、“便”三个字,用得极有层次,它们真实地表现了“我”站在车门口,追寻注视着父亲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见时,才进去坐下的那种怅然若失的心情。“我”坐下之后,也许又看到了刚才父亲买来的橘子,一股热辣辣的感情又从心底兜起,“我的眼泪又来了”。

4.“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盼望之中蕴蓄着热切的思念。

七、《藤野先生》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表现了我在留学期间的孤寂心灵。

2.“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

一个过去的“我”,一个现在的“我”,交替抒情。

3.“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第一句是对匿名信事件的感受,接着又写了看电影事件,那种弱国子民在异国遭受歧视而产生的愤懑与自尊支配着作者,导致他最终做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

3.“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不知怎地”,到底是怎样的感受,我说不出来,只是下意识的、潜意识的感受。这正是我内心身处的“心灵轨迹”,抒发对藤野先生的独特感情,藤野先生给了我慰藉,我对他的感激和敬仰。

4.本文为什么一开始不直接写藤野先生,而是写自己当年在东京的生活感受?

这篇散文主要不是写藤野先生,而是作者对往昔的人、事、物的感受,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心灵轨迹。作者剖析了自己作为一个弱国子民在他乡得到尊重、爱护乃至感恩的心理,以及自己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精神困境。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记叙鲁迅留学时期,处于无法摆脱精神困境的绝望中,藤野先生不经意间的关怀给作者孤寂的心灵带来巨大的慰藉,引发作者由衷的感激乃至崇高的敬意,而且这种感情保持到多年以后。本文回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不在赞美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而是在抒发作者个人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叙事散文的“抒情间离”及其教学运用
走进作者||鲁迅《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课件20231019
散文与记叙文差别是什么?
[转载]特级教师黄厚江《老王》教学实录及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