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聚焦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作者:刘海燕

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7年第02期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教学的变革实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一节全国课堂教学展评一等奖课例“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为例,阐述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教学实践与心得反思。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1-0054-03

        【作者简介】刘海燕,江苏省天印高级中学(南京,211100)副校长,高级教师。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的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而将核心素养在特定学习领域或学科的具体化,就是“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学科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因此,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就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

        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具体表现。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是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可以说,没有了学科核心素养,课改就没有了灵魂。但是,如何在课堂上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确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着一场新变革。笔者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的教学为例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核心素养”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教学的变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就如同佐藤学在《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中的表述的那样:“学习,是同客观世界的相遇与对话,同他者的相遇与对话,同自我的相遇与对话。”[1]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从教师的理论对话与孜孜以求开始。

        1.教材分析。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中的一节内容。这一节在概述转基因成果的基础上引出一系列问题,比如:食用转基因食品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转基因生物会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以论坛的形式,分别从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等三个维度呈现了不同的观点与态度,使学生能多角度科学地、理性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专家| 陈锋 |如何用“旧教材”实现新教学【“新课标与教学改革”系列报道之五】
【聚焦】导向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学校课程变革
落实新课标需实施新课堂教学
新课标|| 2022年义教课标新变化·九大学科完整版一图看懂|
以项目式学习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策略研究
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真实情境及其教学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