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背景小角度出题:2022年高考作文“临门一脚”试题设计(4-9)
userphoto

2022.05.27 湖南

关注

【背景2】新时代素质要求·公民的理念与意识

(关注原因:走向成熟和规范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必然趋势,一个进步的社会、一个文明的社会、一个理智的社会、一个发达的社会必须告别积年“陋习”,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和进步的价值观并努力践行之,如此,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才不是一场梦。在国家治理进一步强化的今天,人们必须要适应由过去偏好“走偏门”向主动“走正门”转变,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从“等级观念”向“平等意识”转变,从“高高在上”向“俯首服务”转变,从“我”到 “我们”转变,从“人”到“人与自然”转变,从“老百姓”到“公民”转变等等。主要关注以下关键词法治意识、公民意识、公共道德意识、平等意识、公仆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文明意识、生命意识、职业精神、人文思想、人性化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意识等。

[试题设计4]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北京有个“老贾”——贾金海,他与垃圾分类相伴的日子已经走进了第11个年头,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知道。小区人说“你看这小区里这么干净,路上连个纸片都没有,这可多亏了老贾。”老贾说:“我的力量虽然不大,但我希望至少可以让身边的人参与进来,把这个小区的垃圾分类做好。”

材料二:于滨是北京天坛公园票务部北门票务班的班长。疫情期间,让公园门区再度进入“战时状态”。于滨说,公园门区就是防疫的第一道屏障,而他就是那个“守门人”。他除了服务好游客,确保公园门区的安全,负责门区的清洁卫生、设施设备的消杀,还要对入园的每一位游客进行健康码的查询。

材料三:列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少不了新疆阿克苏地区柯柯牙绿化工程,绕不开防风治沙育林专家毕可显。他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阿克苏地区从事林业工作,如今已64年头。他执着栽树、攻坚克难,永葆初心,钟情绿色,在荒漠上造林,他的信念是“给我一片荒漠,还你一片绿洲”。2018年,各媒体集中报道了柯柯牙绿化工程,毕可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只是干了我应该干的一点事情。”

综合上面三句话的寓意,你有什么思考,请自拟标题,自立角度,自定文体,写一篇不低于800个字的作文。押题理由:试题指向公民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

[拟题立意微提示](1)伟大时代,由你我创造;(2)做好“小我”,成就美好时代;(3)你我参与,大事可就;(4)与时奋进,实现人生价值;(5)投身时代洪流,人生方可劈波斩浪;(6)以奋进之自我,成就奋进之中国。

[思路微提示] (总观点)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奋进中的中国,面对时代奔腾的洪流,“端居”和“坐观垂钓”只能耻于自我,主动投身时代洪流,人生方可掀起朵朵浪花。(1)材料一:垃圾主动分类,大而言之是绿色发展的公民主动意识,只有人人参与,我们就实现生态美好、绿色发展的战略意图,人生也在成就时代中实现了自我价值。(2)材料二:困难面前,守我担当,需要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只有每一位公民都履行好自己的责任,顾全大局,再大的困难都不是困难,风雨过后必将是我们继续前进的铿锵步履。(3)材料三:分析同材料一。

[试题设计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黄习芝,今年78岁,她喜欢旅游,被人们称为“旅游达人”。她每走一地,都会拍下好照片和视频,制作成微信美篇,发送给在国外的孙子,让他们看看祖国的变化,教育子孙们一定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在欣赏旅途风光的同时,黄习芝积极主动地加入宣传文明旅游的行列,有一次,她去越南旅游,由于热情地帮助当地旅行社解决了许多困难,被评为“友好使者”。还有一次去西藏旅游时,黄习芝看到一位80多岁的外国老人身患残疾,高原反应严重,便一直搀扶着这位老人,并把自己防治高原反应的药品给他吃,使外国老人深受感动。实际上,70多岁的黄习芝高原反应也很严重,但她首先选择帮助这位外国老人,体现了中国游客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风范。旅行过程中,黄习芝的环保意识非常强,无论到哪儿旅游,身上都带着垃圾袋,不但自己从来不乱丢东西,还经常把路上看到的垃圾捡到口袋里,丢到垃圾桶,受到游客们的高度赞扬。

根据上面材料,你有什么思考,请自拟标题,自立角度,自定文体,写一篇不低于800个字的作文。猜题理由:试题指向公民文明意识、家国之心

[拟题立意微提示](1)文明社会,从我做起(2)做文明的带头人,为时代筑就风景。

[思路微提示] 略

[试题设计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某城市为对旧城区进行改造,最近请施工方进行了旧城拆迁,本以为这是利民好事,哪料到却遭到居民的强烈反对,原因是在旧城改造时,两间“百年古屋”将噩运难逃;居民认为,这两间“百年古屋”是小区的精神归宿,是“乡愁”所在,破坏古屋是不可接受的事情。此事惊动了政府有关部门,有关部门表示,将考虑居民的诉求,找到保护古屋的合理解决方案后再进行拆迁,居民与施工方的矛盾才得以平息。

材料二:2018年10月28日,万州公交车事件中,乘客与司机起了争执,继而演变为互殴,最后导致了车辆失控,大巴冲进长江,一车十五人无一生还。悲剧触目惊心,到底是谁的错?有的说闹事女乘客素质低下,有的说司机不冷静和缺少职业素养,有的说其他乘客冷漠旁观,如果有人出来制止就不会发生悲剧了。

材料三: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综合三则材料的寓意,你有何看法和思考,请阐述你的观点,写一篇不低于800个字的作文。猜题理由:试题指向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及命运共同体理念(此题2019年猜题,今年继续适用)

[拟题提示]树立公民意识,做生活的主人(升格表达: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我们都是同一船上的人

[思路微提示](1)材料一:为居民的公民意识点赞,社会不是别人的,而是“我”和“我们”的,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和监督社会事务,我们才有一个共同美好的生活;(2)材料二:独木不成林,滴水离不开大海,我们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群体而自居,每个人都应有守法守规意识和责任意识,如此生活之船才不至于倾覆;(3)材料三:增强责任意识,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情都与我有关,从我出发维护良好公序,尽好公民责任,我们才能创造美好生活。

[材料微提示](1)人民罚单;(2)朝阳群众;(3)百花园姹紫嫣红,源于每一朵花的绽放;大海的汹涌澎湃,源于每一滴水的狂欢。生命的每一棵树枝繁叶茂,森林才有壮丽的风景。(4)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5) 一句彼此都很熟悉的话:“你所在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怎样,中国便怎样。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360词条提示]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参与意识、监督意识和责任意识。

[试题设计7]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低于800个字的作文。

一场足球赛结束了,某球队以1球的优势险胜保级成功,获胜功劳首推球队后卫张三。就在上半场开场不久的时候,他从后场带球突破重围,连过对方的几名防守队员,直奔前场,最后临门一脚球应声落网。

就在球迷和球队庆祝进球的时候,教练席上却暴怒如雷,教练当场要求换人,张三被换下场。球迷为此感到惊讶和嘘唏。赛后总结会上,教练仍然暴怒地指责张三没有实行教练意图,后卫的主要责任是防守,不是特殊的情况下球都应交给中前场进攻,张三在对方球员密集防守的情况下仍个人突破,若球被对手截断,打个防守反击,球队后方就有防守漏洞,危险不是一般的大。张三虽有功劳,但仍被严厉责骂,他很委屈,他解释当时就感觉自己“脚感”好,而且自信自己能突破对方防守,所以就带球长驱直入了。

针对这件事情,你有何看法?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此题2019年猜题,今年继续适用)

(猜题理由:试题指向规矩意识)

[拟题立意参考]:(1)教练角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让规矩成为一种意识。(2)张三角度:“破矩”未必不可。

[思路微提示] (1)球队以1球优势险胜保级成功,后卫张三的进球当然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毕竟没有什么比进球和胜利更重要了。但仔细想想,教练的暴怒是有理由的,张三的进球冒了“袭击不成反被偷袭”的风险,他若不建功必是罪人,所造成的后果和副作用岂仅仅“输球”了得?他更严重的后果是破坏了球队的团队精神,破坏了球队的规矩,这是一个成功球队所不允许的。张三在这场比赛中,虽然进了球立了功,但他破坏了“作战规矩”,如果纵容这样的个人冒进,也许赢了这场,以后输的是更多场,因此张三被怒骂也在情理之中。其实,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尤其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没规矩就没有秩序,有规矩才有成功,“破矩”的行为可以有个例,但不应成为普遍的现象。(2)“破矩”未必不可(略)。(3)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法治社会,讲规矩、遵规章、守法律应是我们每个人自觉的行为…… 但有的人常常自以为是,没有法制和规矩意识的个人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小至普通公民的违规、规章、违法,大至位高权重的“野心家”,他们不顾党纪国法,到处立山头、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他们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会上不提会后妄议,暗中给政府添麻烦,这种行为祸国殃民,若不给他们立下规矩,其后患无穷。

[材料微提示] (1)马谡不守规矩,失街亭;(2)国内屡次出现老虎伤人事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游客不遵守规矩,或在“虎区”“任性”下车,或不走正门,翻墙逃票误入虎区;(3)中国式过马路。

[试题设计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网曝某地路边竖起一块告示牌,上书“严禁倒垃圾,抓住活埋!”。网友纷纷表示:“用词惊悚!”但附近居民说,主要是乱倒垃圾现象太严重,不下狠话不足以震慑。

无独有偶,某地一社区居民楼出现“发现小偷当场打死,进入楼道贴广告打得半死”的告示牌,被众多网友评为“最彪悍最霸气的警示牌”。张贴者是住在该幢居民楼内的一名淘宝店主。楼里的住户说,这幢楼里小偷太猖獗,才出此策。该社区一负责人则称,“将人打死”的说法明显言语过激,影响不好。有关部门在了解情况后劝告张贴者将警告牌取下。

对上面材料,你有何看法,请从一角度写一篇不低于800个字的作文。

(猜题理由:试题指向法治意识、人性化理念)

[360百科词条]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拟题立意参考](1)流氓式告示牌背后的法治短板思考(公民应树立法治意识);(2)让法治成为思维的底色;(3)让法治成为生活的惯性思维;(4)流氓告示不如“温馨提示”(人性化方面论述)

[思路材料微提示](1)恐吓式、流氓式告示牌的出现反映出公民法治意识淡薄。要杜绝此类“以暴制暴、以劣制劣”现象出现,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强法律对公民正当权益的保障,另一方面公民应该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2)人性化:某地交警“记0分罚0元”的执法创新;旧式宣传语与新式提示语的变化对比。(3)人性化:韩国某大型公司的一个清洁工,本来是一个最被人忽视,最被人看不起的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险箱被窃时,与小偷进行了殊死搏斗。 事后,有人为他请功并问他的动机时,答案却出人意料。他说:当公司的总经理从他身旁经过时,总会不时地赞美他“你扫的地真干净”。你看,就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就使这个员工受到了感动,并以身相许。(4)人性化:“丁义珍式窗口”非人性,人人唾骂。(5)人性化:钥匙开锁的故事,用心才能感化。(6)法治:……

[试题设计9]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当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恶性校园枪击案,枪击造成33人死亡,其中包括开枪自尽和枪手本人。在20日中午举行的遇难者悼念仪式上,放飞的气球是33个,敲响的丧钟是33声,其中包括32名遇难者和自杀的枪手赵承熙。次日,33块半圆的石灰岩悼念碑被安放在校园中心广场的草坪上。其中一块悼念碑上写着“2007年4月16日赵承熙”,旁边放着鲜花和蜡烛。

材料二: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

材料三:一只北极鼠,被猎人的夹子夹住了后腿,夹子又被缠在了树上,除了等死,北极鼠别无选择。但它没死,直到一年后,它的后腿脱落,一瘸一拐地逃生了。而这一年中,总会有几只母鼠来喂养它。于是,人们又利用北极鼠的善良,将北极鼠捕获。慢慢地,北极鼠同样也被灭绝了。

综合三则材料,你有何看法,请从一角度写一篇不低于800个字的作文。

(猜题理由:试题指向生命至上理念,敬畏生命,对生命的尊重是现代文明人最基本的道德。)

[拟题立意参考](1)生命至上,敬畏是美德 (2)向生命敬礼 (3)每一个生命都是上帝赠给这个世界最珍贵的礼物。

[思路分析微提示] 材料一:枪手虽然罪行累累,但可恶的是他的行为,他的生命与每一个人的生命一样应拥有同等的尊严,同样值得我们敬畏。材料二:即便是大自然中的生命也值得我们敬畏,人应尊重自然界的任何生命。材料三:人们应为虐待生命而反思,要做一个敬畏生命的人。

[材料使用微提示](1)生命之重: 生命总会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比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潭中;老羚羊为了使小羚羊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从而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只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性的光辉,但凡生命都有其沉甸甸的重量。 (2)丰子恺爱护蚂蚁: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这样做不仅仅因为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至于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3)抗击疫情中,每一个生命,不管老、弱、病、残等都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后 记

高考作文押题不可能做到“神似”(观点一样或大致一样)和“形似”(材料文字及语言组织形式总体一样)的完美统一,如能做到“神似”押题算是有效果了。

高考作文押题有没有意义?行内有人认为,“押题”纯属枝末花招,毫无意义,不可能押中,对押题表示完全否定。本人认为,高考押题重在过程,而不是“中与不中”的问题,当然如果结果命中或半命中那是“意外之喜”,另当别论。押题的过程其实就是高考作文备考突破重点难点的过程,是作文备考精练的过程,也是教师作文思维甚至是专业素养一个自我磨砺和提高的过程,因为每一个题目的出台,背后都进行着深度思考,经历了背景猜想、角度推敲、材料取舍、语言呈现、价值权衡的过程。同时,有“押题”这个思维基础,作文备考更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避免复习过程中的简单重复和盲目训练。“押题”的意义大抵如此。

本人认为,高考作文源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海洋中随机出现的一朵浪花,只要长期浸润在生活中,做生活的有心人,对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自然、社会等有深切体会,高考作文其实完全在平时的掌握之中。语文教师,平时应注重大语文教学,大语文高考辅导备考,在平时教学和高考备考中让学生浸润于生活,感悟于生活,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悟、评、议能力,应付高考作文就绰绰有余。

基于“高考作文源于现实生活”的理念,本人试图从“大背景小角度出题的原则”及“原创出题,百度不可能搜索到原题的原则”对2022年高考作文进行预测出题,供爱好者参考。

试题设计背景3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必备:2015高考答题技巧
5月东三校作文题提示
浙江省湖州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青岛高三期初考试作文题:学会理性思考,培养公民意识
2020最新作文模拟题范文:可贵的公民精神
2017年高考作文关注核心素养必考六大“母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