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的《道德经》是抄袭杨子,请看证据

我们可以看到庄子、老子有一种显著的共同的特征,便是“保真”。《庄子》的“真君”、“真宰”,《道德经》的“无名之朴”,都是他们的宇宙观的神髓。他们想“以言遣言”,“以名遣名”,其目的都在于“保真”。毋怪《庄子·天下》篇称关尹、老聃之流为“博大真人”。(《道德经》一书,当然是关尹、老聃之流的私淑者的作品)。

还有一点,也是庄子、老子共同的特征,便是“全生”。《庄子》的《养生主》一文,便完全是发挥“全生”的道理。所谓“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所谓“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是关于“全生”最精辟的议论。《道德经》则极力阐明“长生久视”之道。譬如说:“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又如说:“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人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这些都是发挥“全生”的道理的。

这样看来,庄子、老子的思想,一面着重“全生”,一面又着重“保真”。而“全生保真”,固原来是杨子的思想,可知庄子、老子是承杨子的思想一脉而来。又杨子“不以物累形”一点,也成为庄、老思想的主营。

庄子、老子都是站在“无物”的立场,以说明他们的本体论的。《庄子》的“齐物”、“物化”,与夫所谓“审平无瑕而不与物迁”,“胜物而不伤”;《道德经》的“无欲”、“知止”,与夫所谓“去甚、去奢、去泰”,“祸莫大于不知足”,都是发挥“不以物累形”的思想。可见杨子的学说也成为道家哲学的渊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先秦道家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杨朱、老子和庄子
先秦道家诸学派
传播中国文化诸子百家之道家简介
杨朱学派作为道家的分支,为何在春秋战国能与墨家学派齐名?
真理掌握在“铁公鸡”手里
关于《道德经》及道家思想的几个“冷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