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近大宋词人柳永
柳永,原名柳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柳永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福建崇安。柳永的父亲柳宜是南唐旧臣,宋灭南唐后,柳宜入宋,被任命为山东费县县令。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柳永出生于山东费县。柳宜共生有三个儿子,分别取名为:柳三复、柳三接和柳三变,所以柳永排行老三,是柳宜最小的儿子。《论语》中有“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的句子,这就是柳永最初叫“柳三变”名字的来历。

柳永天生聪明伶俐,又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童年是在福建崇安老家度过的,童年的柳永和他的两个哥哥就显现出非人的才华,被当时的人称为“柳氏三绝”。据《建宁府志》记载:柳永九岁时写过一首题崇安中峰寺的诗:

攀萝蹑石落崔嵬,千万峰中梵室开。

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

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槛来。

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

此诗一出,小柳永就被当地人称之为神童。从诗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九岁的孩子能够写出如此之诗,才华的确非同一般。

后来父亲柳宜到京城开封为官,少年的柳永也离开了老家,跟随父亲来到了开封,开始了大都市生活。少年的柳永,才华横溢,风流倜傥,为人风雅,巧工词章。这也正如他的《戚氏词》里所说:“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流连。”古人追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青年时代的柳永也曾出门远游,先后到扬州、杭州等地游学。他的成名力作《望海潮》就是在杭州写就的: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词牌是柳永首创,这首词笔法波澜起伏,大开大阖,重彩浓墨间写尽了杭州的繁荣与壮丽,词律协调,跌宕起伏,气势恢弘,情致婉转,是柳永词中的传世名篇。此词一出,名噪一时,广为当时人传诵,也使柳永名满天下。随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称了杭州的代名词。据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记载,后来金国皇帝完颜亮读了柳永的《望海潮》之后,对杭州之美羡慕不已,并命令画师画出杭州美景,越看越羡慕,并题诗言志曰: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随后,完颜亮率领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发誓一定要把杭州并入金国版图。可惜完颜亮命薄,还没用进攻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杭州,就在南宋境内的瓜州渡江作战时死于内乱,时年才四十岁。因为柳永这首词把杭州写得太美了,竟然引起敌国的入侵野心,这恐怕是柳永生前所没用想到的。

毕竟柳家是文人世家,人才辈出,柳永的父亲、叔叔、哥哥都是进士出身,受其影响,才子柳永也想博取功名,施展理想抱。学而优则仕,公元1012年25岁的柳永在汴京第一次参加了科举考试。谁知空有满腹才华的柳永竟然名落孙山,“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第一次落榜,柳永并不在乎,他还宽慰自己说:“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其实柳永并不知道,仕途的坎坷对他来说这才是刚刚开始。

三年后,公元1015年春,28岁的柳永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高考,结果又落榜了。而比他小五岁的词人范仲淹却考了个前三名。又过三年,柳永再考,还是落榜。而这一次他的大哥柳三复却考中了一甲,都是一个娘生的,面对如此差别,柳永极度失落,牢骚满腹地写下了影响他一生的著名词篇《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面对一次次落榜的打击,才子词人柳永从此混迹于青楼酒肆,天天偎红倚翠,夜夜醉卧风月场。整天为歌妓写词填曲,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真是“考场失意,情场得意!”从此,柳永的词通过青楼歌妓,传遍大街小巷,以至于“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这些词也很快传到了皇宫,连当今皇帝宋仁宗也非常喜欢柳永的词。当然这些词里面就由那首牢骚满腹的《鹤冲天》,据说宋仁宗皇帝看到此词后非常不悦。后来,柳永又参加了第四次考试,这次他终于中举了。但是,当新科进士的名单报到宋仁宗那里御笔批准时,宋仁宗看到柳三变的名字很生气,便毫不客气地把柳三变的名字从榜中抹去,并笑着对属下的大臣说:“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好不容易考中了进士的柳永,就这样又落榜。柳永知道落榜原因后,真是哭笑不得。从此他自暴自弃,还自称自己是“奉旨填词”,“奉旨填词柳三变”的美名就是从此而来。

被当今皇帝扫地出门的柳永,仕途彻底无望了,在呆在汴京也没有什么意思,于是他又开始了第二次远游。情哥哥愤然离京,当然要和众多青楼美妹告别。柳永虽然是个天生的情种,并不是一个玩弄感情的花花公子,他是动真感情的。我们看看他离京时写的名作《雨霖铃》一词就可知道: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是柳词中著名的代表作,也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这首词以“伤离别”为主线,铺叙为主,白描见长,勾勒环境,描摹情态,惟妙惟肖,笔随意转,一泻千里。其中“凄、苦、惨、悲、痛、恨、愁”贯穿始终,写景抒情,层层推进,情随景生,景随情移,情景交融,感人至深。离愁之深,别恨之苦,溢于言表。缠绵悱恻,凄凉哀婉,令人不忍再读。因此柳永的《雨霖铃》,后来成了宋元时期最为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宋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 年,45岁的柳永漫游到陕西渭南一带。他的又一片历史名作《八声甘州》就写于此时。让我们先赏读一下这首词: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柳永的《八声甘州》也是传颂千古的名作,又是我国词史上的一座丰碑。这首词语浅情深,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意境苍茫浩阔、清寂高远,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一代文豪苏轼评价该词说:“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首创词牌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牌中,有一百多词牌九是柳永首创的,像上面的《望海潮》和这首《八声甘州》就是柳永首用的词牌。北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在外地困顿游荡了十多年的柳永,对仕途仍不死心,还把自己的名字由“柳三变”改为柳永,第五次参加科举考试。这次大宋朝廷所开的是“恩科”,所以对年近50岁的柳永也格外开恩,终于赐给他一个进士出身,在考场上消磨大半辈子的柳永,终于如愿以偿。  考中进士后,柳永被任命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做团练推官。后来又被定海晓峰盐场盐官、泗州判官、余杭县令等职。步入仕途的柳永,十几年一只任地方的小官。又一次,柳永进京办事,他想走走后门,前去拜访担任宰相的词人晏殊。晏殊问他:“你最近还在写词吗?”柳永说:“是的,我和宰相大人你一样,经常写几首词消遣消遣。”晏殊很不高兴地说:“我虽然也写歌词,但从不写那些‘针线慵拈伴伊坐’之类的格调低下的句子。” 柳永无话可说,黯然伤神地离开了。后来多亏词人范仲淹关照,59岁的柳永,才晋升为著作郎,去浙江余杭当县令,后又升任为屯田员外郎,所以后人又称柳永为“柳屯田”。屯田员外郎等小官。

据宋朝叶梦得的《避暑录话》和明朝万历《镇江府志》记载,公元1053年,才子词人柳永病死在旅途之中,一直停放于润州(今江苏镇江)的一所寺庙里,未曾下葬。后来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到润州(镇江)任太守,到处访求柳永的后人,但是都没有找到,于是王安礼就自己筹钱把柳永安葬在镇江北固山下,而此时柳永已经去世整整20年了。一代才子词人柳永死后是何等的凄凉,实在令人哀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词十大家,一家一首词,今天咱们说柳永
奉旨填词柳三变
宋词极简史:这27首名作,唱尽大宋王朝319年
宋词极简史:这21首名作,唱尽大宋王朝319年
9.3 宋词 | 士大夫笔下的宋词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45)柳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