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韩愈被贬潮州途中写一首七律,自喻为屈原,尽得李白、杜甫之精髓

韩愈外号“百代文宗”,是我国古代散文写得最好的几个人之一。韩愈也写诗,但是他的诗不如散文有名。

叶嘉莹先生批评韩诗说:他“只从语言形式上争胜”,好为“吐奇惊俗”之语。意思是说韩愈写诗时常常“以辞害文”,把路子走歪了。

不过,他在晚年因“谏迎佛骨”被贬之后,却写下了一首七律名篇。自喻为屈原。诗风尽得李白、杜甫之精髓。沉郁顿挫,用典隐而不晦,情绪真切自然。

一、《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诗歌意译:早上进了一篇谏表给皇上,晚上就被贬到了八千里外的潮州。我的愿望是替圣明天子兴利除弊。因此我不惜拿这一副老骨头,赔上我余生去努力!

在旅途中回望家乡,白云缭绕秦岭,一眼望不到长安。大雪堵塞了道路,马儿也不肯前行。我知道你千里迢迢赶来是为什么,待我死了以后,请把我的骨头埋葬在江边。

这首诗的第一句中,以“朝奏”对“夕贬”,“九重”对“八千”。写出了事件变化之急,与落差之巨。

第二句用一个流水对,说明韩愈对上表之后结果,其实是有一定的预判的。但是为了替明君兴利除弊,他心甘情愿,搭上自己的余生去冒险拼搏。

为什么说自己是老骨头呢,因为当时韩愈已经五十岁。古代人的整体寿命都比较短,所以许多人过了五十就不行了。

诗的前四句都是在叙述事件发生的经过,用的是赋体。把一个忧国忧民的老臣形象一下子就立起来了,所以读起来很有杜甫律诗沉郁顿挫的味道。

到了第五、六句开始借景抒情,诗意一下子就出来了李白曾写“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韩愈写“云横秦岭”也是同样的意思。

因为白云和山岭的阻隔,他根本望不到家乡,也看不到九重天外所在的长安。而立马蓝关,冰天雪地“马不前”,更道出了行路的艰难。

最后两句是韩愈对侄孙韩湘说的话,他因为“朝奏”、“夕贬”,事发突然来不及通知家人随行,所以走到半路,只有韩湘匆匆赶来送他。

但是他觉得韩湘并不是来陪他去潮州的,反倒像是担心他会死在半道,所以前来准备收尸。于是他说:等我死了,不用那么麻烦,就把我随便安葬在南方的江水边吧。

因为诗的第一句中,韩愈借“朝奏”、“夕贬”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诗的二、三句事实上是暗示:自己像屈原一样尽忠报国,但是未遇明主。所以诗的最后,他也要像屈子一样,埋在南方的江水边。

二、韩愈与《论佛骨表》

王国维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其实作诗也是一样,一个诗人必定得自己先有了人生感悟,自己先动了情,才能写出真正打动别人的文章。

韩愈在写《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之前,因为写了一篇《论佛骨表》,把自己从“九重天”直接打下了“地狱”。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韩愈任裴度手下的一个行军司马,三个月荡平淮西叛乱。因有功,迁官至刑部侍郎,这是他仕途生涯中的巅峰。

然后不到两年,他就因为《论佛骨表》直接被贬出八千里,还差一点身首异处。这一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

话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皇帝开始幻想长生不老了。他说法门寺里有佛骨,三十年才出一回世。只要见到了佛骨,就能保证国家风调雨顺。其实,《旧唐书》中说他只是想拜佛求长生,于是派了人去迎佛骨到宫中供奉。

大臣都知道,皇帝求神拜佛祈长生是“妄想”,但是大家看破不说破。偏偏韩愈犟驴劲儿上来了,非要去说。并且他说的话的方式还非常“打脸”,让唐宪宗气得跳脚。

怎么说呢?全世界都知道唐宪宗迎佛骨是想长生不老。结果韩愈开篇洋洋洒洒三、四百个字,全都在说: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周天子,全部都不信佛,可是他们都活了一百多岁。

而那些信佛的皇帝,命都不长。不光自己短命,连国祚都不长。唯有梁武帝当了四十八年皇帝,活了八十五岁。但是他因为信佛,最后还是亡国了,并且还是被人关起来饿死的。

韩愈这一番话让我想起一个笑话。说是某人生了儿子,所有人都在祝福孩子以后长命百岁,以后升官发财,以后娶如花似玉的老婆。

结果,有人让座中一个喜欢说“直话”客人也讲两句。他上来就说:这孩子以后会没了!虽然说的是事实,但是就问主人家听了气不气?

《旧唐书·韩愈传》中说:“疏奏,宪宗怒甚。间一日,出疏示宰臣,将加极法。”

意思是宪宗看到这篇文章后非常愤怒,但是当时没有表态,晚上回到宫里气得一宿没睡着,第二天逮着个大臣就说要把韩愈给弄死。

结果遭到满朝文武和皇家贵族的集体反对,大家都说“事情没那么严重”,人家韩愈说这些,也是为了国家好。

但是,唐宪宗还是感觉韩愈是故意骂自己。因为两年前,韩愈给平定淮西战乱的功臣写碑文,夸了宰相裴度,结果被朝中反对裴度的人去把碑文磨了。唐宪宗不但不给他主持公道,还换人重写了一篇。

韩愈是当时唐朝文章的第一人,就算你觉得他写得夸张了,那也可以让他修改一下吧。你怎么能直接退稿,还换了一个来写呢?这个对韩愈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于是,韩愈在谏迎佛骨之前,就已经对唐宪宗很有意见了。再加上他一直反对佛、道学说,所以上书的时候措辞就很“火爆”。

他本来打算狠打一个耳光,再给唐宪宗一个糖吃。在《论佛骨表》的后面几段,适当地夸了一下唐宪宗是明君。但是唐宪宗也不是吃素的,他早就知道韩愈想骂自己了。这回拔了他的逆鳞,于是就想把韩愈往死了整。

韩愈朝奏夕贬,匆匆踏上了征程。路上写诗的时候还在生气,他说“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其实还是在夸自己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唐宪宗是个不识货的昏君。

结语

韩愈这一首七律,叙事微妙、写景抒情、诗意盎然。诗的前四句深得杜甫律诗沉郁顿挫之精华。第三句直接致敬李白,第四句也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那种进退不得,英雄末路的感觉。

这一首诗,不但集杜甫、李白的诗风和屈原《离骚》精神之大成,展现出了韩愈的匠心,最牛的是暗用《离骚 》典故,以埋骨瘴江埋边收尾,自比为屈原,暗中把自己表扬了一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韩愈被贬潮州作下一首诗,气节震铄有唐,后人赞:韩诗中七律精品
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古今名人
文人的软弱自古有之(含音频)
唐诗闲读:“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名言警句
风雪度蓝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