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州记

01

离开厦门的前一天,我跟慧心在摩玛咖啡聊天。慧心介绍说这是鹭岛最靠近海的咖啡馆了——慧心是讲究人,她认为品尝哪种咖啡并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情调。

摩玛咖啡在曾厝垵圣妈宫二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慧心问我:在鹭岛这几天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我说:贞节牌坊。

慧心显然有些吃惊,她问为什么?我拿起咖啡桌上的那本旅游小册子:你看,连这本小册子里也在介绍你们厦门的贞节牌坊。我特意查了一下厦门的地方志,牌坊里最多的就是贞节牌坊。

慧心问:为什么呢?

我说:不知道啊,我想是不是跟那个伪君子朱熹在这一带做过官有关。《同安县志》里就说此地是“礼仪之邦,节烈最多”。明清两代表彰过的节妇居然有1480名!

慧心说:那就好,我还以为以前的厦门妞都是性冷淡呢。可是一想不对啊,我咋这么不冷淡?但是后来为什么就没有贞节牌坊了呢,是都不贞节了吗?

我说:后来有了你,就全完了。

慧心很谦虚,说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然后问我明天的行程。我说要去福州看看,于是她给我介绍了几处务必要去的地方——鼓山、西禅寺、三坊七巷……她特意强调三坊七巷,告诉我起于晋成于唐鼎盛于明清。

三坊七巷自然是我福州行的主要目的,只是我并不关心它五彩缤纷的历史,因为那里有我一位心仪终身的青年才俊,再多彩的历史,在他面前也黯然失色。

第二天中午,我已经站到了杨桥路十七号他家的大门前。

由于他的原因,他家不得不低价卖掉房子而避难。而那位乘人之危来捡漏的谢先生,却有一个孙女叫谢婉莹。

因此,现在的大门时两侧分别写着:

     林觉民故居

     谢冰心故居

因此,林徽因与谢冰心两个福建老乡一辈子不睦。

我刚走进院子,很多中学生模样的男孩女孩也涌了进来,都穿着一式的校服,也许是在搞什么活动吧。我心里顿时便有了一丝感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后辈们记着你林觉民呢!

暗红尘霎时雪亮。

哪想到他们是来看谢冰心的,叽叽喳喳的挤在谢冰心书房前拍照,竟没有一个孩子来林家半步!

热春光一阵冰凉!

一个民族,如果不懂得应该追怀谁纪念谁,就注定要在坎坷的路上继续踉跄。

我在林觉民和陈意映的斗室里伫立,在斗室外小小的天井里沉思,在那些斑驳的旧照片和《与妻书》手迹前默想。

那是一个旧世界即将灭亡而新世界就要诞生的时代,是一个遍地鹰犬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林觉民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他完全可以像今天的富二代一样,去泡妞喝酒,纸醉金迷。但他不,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真理,并为此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十三岁的少年林觉民去参加科举考试,他对这种扼杀人性的科举嗤之以鼻,他在试卷上写了七个表明他心迹的大字便掷笔而去——

少年不望万户侯!

想想我们曾经的十三岁,再看看如今的十三岁。

后来有一次,当少年林觉民演讲的时候,一位清廷官员也在下面听。演讲结束后,这位官员叹息说:亡大清者,必此辈也!

他十八岁与陈意映结婚,二十岁便东渡日本,随即参加了以推翻满清建立共和为宗旨的同盟会。

后来,二十四岁的少年林觉民在黄花岗起义受伤被俘,两广总督张鸣岐亲自对他进行审问。事后,张鸣岐对同僚这样谈起他: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底光明如雪。

1911年初,同盟会在香港建立了统筹部,准备广州起义。根据同盟会的安排,在春天的时候,林觉民悄然回到家乡福建。

父亲和妻子看到他回来,无不又惊又喜。喜的是他回家了,惊的是他为什么突然回家了?

父亲问,意映也问。那虽然是一个闭塞的时代,但略有些文化的人还是能够隐隐感到山雨欲来。

林觉民早就想好了说辞,他说日本的学校放了樱花假,同学和老师都去赏樱了,他临时陪几位日本同学来江南旅行。因为走得急,就没来得及写信回来。

林觉民姑妄言之,父亲和意映也姑妄听之。特别是对于意映来说,管他为什么,回来就比不回来好。

然而,意映却发现老公此番回来不同以往——他不肯在家陪着有孕在身的意映,而是一天到晚在外面。意映问他去哪里了,他只是说去西禅寺了。西禅寺不算近,在福州西郊呢。意映去过,她还记得古刹大门那幅对联呢——

     荔树四朝传宋代

     钟声千古响唐音

她问过老公,林觉民告诉她“荔树”源于一位宋代僧人在西禅寺种下了四株荔枝树,而“唐音”则是指这个寺建于公元887年的唐代。林觉民还告诉她,南北朝的时候有个炼丹术士曾在这里“炼丹为药”

如今老公就像长在西禅寺了,难不成他也在“炼丹为药”吗?

意映猜对了,老公真的在此间“炼丹为药”。只是,他练的不是妄想长生不老飞升成仙的灵丹妙药。他在为国家“炼丹为药”——他的丹他的药是炸药!

林觉民此番潜回国内是为了执行同盟会交给他的两大任务:一,跟战友们一起秘密制造炸药;二,为即将到来的广州起义筹集经费。

意映是何等乖巧聪慧,她从林觉民的早出晚归和坐卧不宁早已明白他遇到难处了,便问。林觉民告诉他,自己需要筹一大笔钱。

意映一愣,问:要这么多钱做什么?

林觉民答:为了救国家。

意映无语了,既是为了救国家,还有什么好说的?她默默的从箱底取出了自己的陪嫁。

十几天后,分别的时候到了。按道理说,嫁给林觉民这种以身许国的老公,意映早已习惯了聚少离多和匆匆告别。但是,这一次她却有一点不详的感觉——老公毕竟在“炼丹”啊!

她握着老公的手说:你不是答应过我,以后不管去哪儿都会带上我吗?我这次就要跟你一起走!

林觉民强忍住心头的酸楚,故作轻松的告诉意映:我只是去香港几天,别胡思乱想,好好在家等着我。

第二天一早,意映送林觉民出门,看着他走进漫天的雨雾……

02

1911年4月24日,广州起义前三天。在香港的一个阁楼里,林觉民开始给自己的爱妻在一幅白绢上写那封荡气回肠永垂青史的《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吾: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

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

        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

        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

        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

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

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吾充吾爱汝之心,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

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

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

也,无宁汝先我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

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

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

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

之所。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观之,天灾可以

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

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天下

人不当死而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

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

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

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

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幸甚,幸甚!吾家后日当甚

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是人又言

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

依依傍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

而生!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

独善其身。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

中得我乎!一恸!

                         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03

二十四岁,花季少年。试看当下那些同龄二代,或者在异国闹市驾豪车爱国;或者在大学钻营学生会干部,偶一得之,倨傲非常;或者在非诚勿扰检阅莺莺燕燕,一时环佩叮咚,曲线横溢。

哪个会干出他这样的蠢事?

梁启超有名言:少年强则中国强。

少年弱呢?

第二天早晨,要出发了,林觉民把这幅写着《与妻书》的白绢交给留守的一位战友:我如果死了,请你务必送达意映

然后,他带领兄弟们次第登船,开往广州。

在船上,林觉民对兄弟们大声说:起义如果失败,我们必死无疑。然而,我们的死一定能感动同胞。我们虽死犹生!宁有憾哉?宁有憾哉!

我只想问一句: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一年4月27日下午5点30分广州总督府突然响起的密集枪声?

声明:此公众号所刊文章均为茨冈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歌曲《与妻书》一百年来最感人的情书,不听不懂爱
林觉民与妻书
林觉民与陈意映:一段历经百年,令无数人为之感动的绝美爱情
林觉民&陈意映:意映卿卿,让我最后一次唤你的名
林觉民遗书感动得劫匪失声大哭
杨桥路17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