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切勿认为畸胎瘤一例,大家一起来学习!


作者:晨曦

来源:  放射沙沙龙

投稿邮箱:2519330936@qq.com    

版主微信号:fsslong2


病史


患者男性,49岁

复视伴头痛12天,体检发现右纵隔占位、右肺占位6天

眼科检查未见异常

糖尿病病史8年

图像



定位像示右侧肺门影增大,可见肿块影






CT诊断结果:


右纵隔占位 1.TB 2.心包囊肿


会诊意见:


畸胎瘤


手术经过:


患者于我院在全麻下手术,经右后外侧第六肋间进胸肿物位于右前纵隔,心包前上方,形态不规则,大小约为12cmx9cmx8cm,质不均,包膜尚完整,与右侧胸膜、心包组织粘连紧密,剖面呈黄白色、有坏死组织;右肺上叶肿物位于右肺上叶后段,大小约为2cmx2cmx1.5cm,内呈囊实性改变


术后病理结果:


前纵隔:囊性肿物,符合胸腺囊肿


右肺上叶:大部分为坏死物,周围少许间质慢性炎症


胸腺囊肿


胸腺起源于咽部腮裂第三对腮弓的内胚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颈部逐渐下降到前纵隔。


胸腺囊肿可为先天或后天获得性


根据病理组织学将胸腺囊肿分为三类:


(1)先天性胸腺囊肿,可发生于胚胎期胸腺移行途中颈部至纵隔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前上纵隔胸腺区。颈部胸腺囊肿最常见于3~8岁儿童,纵隔胸腺囊肿多见于成人。多无症状,偶在查体或因囊肿大有压迫症状,如胸闷不适、胸痛行x线检查时被发现


(2)获得性胸腺囊肿,常见原因为感染,但也有认为Hassall氏小体扩张构成,好发于无症状的男性。有报道在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无症状的患者中可发生巨大的多房性囊肿。


(3)囊性胸腺肿瘤,此系胸腺肿瘤囊性变。一些胸腺肿瘤,如:何杰金氏病、精原细胞瘤、胸腺癌也可表现为广泛的囊性改变,甚至掩盖了原来的肿瘤,但从未见有完全囊变而形成薄壁囊肿者。


病理特征:


先天性胸腺囊肿多为单房,囊壁薄,覆以上皮细胞并含有正常胸腺组织,此为诊断胸腺囊肿的必须证据 ,无炎性改变,囊内常有淡黄色的清澈液体,大小不等,大者直径可达18cm。


后天性胸腺囊肿多来自炎症,常为多房性,故也称为多房性胸腺囊肿,壁较厚,有炎症及纤维化,囊肿内含混浊液体或凝胶样物。因为炎症和肿瘤性胸腺囊肿有相同的病理特征,要对囊壁作仔细的显微镜研究,以除外囊性肿瘤。


CT表现:

   

好发于前上纵隔。壁薄或不可见,边缘清楚,单房或多房.内容物为水样密度,增强扫描不强化。可因出血或感染致囊内密度均匀增高。囊壁可出现钙化


先天性与获得性胸腺囊肿鉴别


由于后天获得性胸腺瘤术后可以复发,并可同时伴有胸腺瘤或胸腺癌等肿瘤,所以两者的鉴别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后天获得性胸腺瘤表现为边缘清楚、密度不均匀、单房或多房的囊性胸腺肿块,多房为主。而先天性胸腺瘤囊壁菲薄,CT上常不显示,因此如CT上见到明确囊壁或囊壁有钙化是应强烈考虑后天获得性胸腺瘤


鉴别诊断


胸腺瘤:为前上纵隔实性肿块,圆形或类圆形,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增强后可见强化,当内部出现液化坏死时密度不均匀,此时囊壁厚度不均,如有广泛囊变,则病变大部呈大部水样密度,但囊壁仍见明确的瘤体或壁结节。另外胸腺瘤可以强化明显,胸腺囊肿强化不明显


纵隔畸胎瘤:常见于前纵隔。多为球形或分叶状多囊肿瘤,内含富脂质液体、干酪样物质或成形组织(毛发、牙齿等),如病变仅为含液囊性病灶,并无明显脂肪及钙化时,可行MR进行鉴别


心包囊肿:壁由结缔组织及单层间皮细胞形成,多数情况下内含清亮液体。术中可见与心包相连。绝大部分心包囊肿位于前心膈角,多见于右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纵膈肿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9 个病例解读,了解纵隔常见疾病和影像
【影像基础】纵隔囊性病灶诊断思路
纵隔肿瘤的病因病机与诊断要点
纵膈常见疾病的CT表现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CT诊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