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银桥】淮海战役后,毛主席亲口说:我晓得,粟裕的功劳最大!
userphoto

2022.10.14 广东

关注
李银桥

曾在主席身边工作过的人员当中,李银桥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李银桥,曾用名李迎春,1927年9月出生在河北省安平县东河疃村,是武当派俗家弟子,擅长太极拳、太极剑。

11岁那年,李银桥参军到了贺龙领导的八路军;抗战胜利后,曾给总理做过一段时间卫士。1947年8月开始,来到主席身边,先后任主席的卫士、卫士组长、卫士长,工作长达15年。

1962年4月,李银桥被主席派到天津市公安局任副局长。主席去世后的1979年,李银桥被调回北京市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当副局长。1982年,调入公安部。2009年9月22日,李银桥因肺部感染在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去世。值其忌日,如去选摘了他在主席身边的点滴往事,以志纪念。

李银桥和毛主席

据李自述:辽沈战役中,毛主席曾经两天三夜没上过床,靠几包烟,几杯茶,连续工作。作为卫士,李银桥想了个办法,在主席批阅文件时,在他身后为他篦头;主席对此很满意,说:“银桥,你为我解决了一个难题,篦头是一种很好的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

平津战役后期的某一天,李银桥为主席篦头时,发现了一根白头发,惊叫一声说:“主席,你有白发了!”主席说:“白一根头发,胜了三大战役,值得。”

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党中央进了北平城。为筹建新中国、在准备召开第一次全国政协会议时,主席几乎天天接待、拜访各界人士,忙得吃饭的时间都被挤掉。

身边工作人员端到主席桌前的饭,总是热了一次又一次。有一次,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的主席觉得肚子空了,叫卫士到厨房烤几个芋头。可是,等芋头端上后不久,李银桥发现主席竟在沙发上睡着了、嘴里还含着一个芋头!

新中国建立后的1958年至1962年间,由于天灾人祸及决策失误,我国面临重重困难。为此,主席把身边的卫士和警卫中队的同志都派下去了解情况。

一天,一名卫士探亲回来,带了一个又黑又硬、掺杂大量粗糙糠皮的窝头,含泪说:“主席,我讲实话,乡亲们就是吃的这个……”主席接过窝头时双手直在发抖,费了很大劲才掰下一块放入嘴里。老人家嚼着嚼着,就流下了眼泪。

主席一边流泪,一边掰开窝头分给我们:“吃,你们都吃,都要吃一吃,吃啊,这是农民的口粮,是种粮食人吃的口粮……”说着说着,主席哽咽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毛主席和李银桥一家人
李银桥的爱人韩桂馨在李银桥遗像前

李银桥还说过一件事情,就是主席在陈毅、邓小等人在场的情况下,曾多次表扬粟裕,但主席表扬粟裕的话就是传不出去。如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曾说:“我晓得的,粟裕的功劳最大!”

1953年,陈毅陪主席坐火车从南京、徐州、济南回北京,一路上主席多次提到粟裕能打仗会带兵,在徐州讲粟裕立了第一功,陈毅说粟裕是“樊哙、韩信”。主席听了很生气:“粟裕一不是樊哙、二不是韩信,我毛泽东也不是刘邦!粟裕就是粟裕,粟裕是人民的好儿子么!”

对于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李银桥说:“我再不讲,(就)永远没人知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于立下了赫赫战功的粟裕大将,毛主席是如何评价他的?李银桥晚年接
晚年李银桥坦露: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我再不说以后都没人知道
53年毛主席途经淮海战场,为何发火说:粟裕不是樊哙,我也非刘邦
李银桥晚年接受采访,坦露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李银桥在晚年讲解了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再不讲就没人知道了
你见过毛泽东哭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