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品曹操 | 朋友的话



以后,我会精心选择一些朋友写的好文,和各位分享。


今天是第一篇朋友的文字,来自老陶。


老陶,全名陶俊杰,是我2009年教MBA时的课代表,先后就读于北大和清华,获得两个硕士学位。读书时,就颇多想法。现任职于广州农商行资产管理部,是第一把手。老陶管理资产规模有1850亿元,收益很了得,行业平均收益水平是10%。老陶管得好,所以,增长速度和规模利润提升得吓人。上次见面,陶总和我说,半年内规模及利润提升速度达107%,很有成就感的样子。我看,这样下去,收购美国就是个时间的问题。

 

老陶写的这篇曹操很有味道,故此首发。



  

三国故事,是中国版《权力的游戏》,国人都耳熟能详,为政治军事提供了绝佳案例。

 

近日因重看三国,勾起当年在清华宿舍卧看三国,与室友互相启发,推敲人物的往事。不禁想花点功夫品评一番,就从曹操开始吧。

 

曹操是个很另类的英雄,支撑他行为的背后逻辑,是乱世哲学。他的道德感很弱,因为他认识到治世逻辑,在乱世里行不通。乱世是一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时代,治世道德,会让人成为绵羊,乱世里,他要当狼。

 

他的哲学集中体现在杀吕伯奢一家上。因为误会,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后来虽然明白是场误会,仍然拔刀杀了吕伯奢。


曹操错杀吕伯奢后说出了那句经典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说(台词),吕伯奢死在乱世,而不是死在了自己手里。吕伯奢毫无防备地热情款待他,是治世待客之道,在乱世这种做法行不通,所以,他替乱世拔刀杀了吕伯奢。虽然确系狡辩,但是反映了曹操的看法。

 

需要辨认的是,道德感弱不受规范,是曹操固有特质,恰逢乱世,还是因为乱世,曹操发展出了这套逻辑?我倾向于兼而有之。

 

曹操是个有抱负的人,但治世之时,按部就班,机会不大,所以人到中年,只是个校尉。在治世,他的最高理想不过是封侯,希望死后墓碑上刻字:汉故征西大将军。

 

但是曹操是聪明的,善于体察形势的变化,以及因应形势变化制定应变之策。他不循规蹈矩,年轻时常与人斗殴。由治转乱,强化了他的哲学。

 

乱世来了,别人是拒绝的,但曹操是欢迎的,因为机会来了,他可以不止征西。曹操是“英雄造时势”的人,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何况时势真的来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曹操是真心匡扶汉室,只是他的办法跟刘备不同,他立足现实。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跟其他诸侯逡巡不前不同,他出力很大,是真想力挽狂澜。


东汉末年人物评论家许劭曾品评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说曹操是治世能臣,乱世枭雄,实质上说了两层意思。

 

第一,称颂了曹操的应变能力。同一个人,能力值通常是稳定的,放在不同环境里,皆能有大作为,说明曹操的应变能力顶尖。第二,应变能力强反映了曹操观念无固守,不为束缚,擅长不同角度处理问题。

 

曹操还有一项特别厉害的技能,就是随时以第三人称审视局势,做出判断。他在父亲被杀时悲痛之余,在被吕布追杀之时,在赤壁兵败逃跑之时……很多时刻,他都有精彩反应,到位点评,彷佛他不是悲剧的主角,而是一个无关旁观者。他随时着眼于事情本身,客观看待形势,逆商超人。

 

历事越多,越感觉到旁观感是一个人重要的技能。旁观者清,关己则乱”,这是常人,牛人都会时常跳出局面,以旁观者眼光审视自己。绝大多数人缺乏这个技能。有部电影叫《分歧者》,说了这个事情。

 

曹操是续汉,不是亡汉,是有功,不是有过。汉之亡,不是亡在曹操,而是亡在诸侯割据。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图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探秘:正史中的曹操跟演义中有何不同?他真的大奸大恶吗?
知解三国21治世能臣:曹操是如何年少机智和棒杀蹇硕叔的?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 刘瑞: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大有争议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每天听本书:《国之枭雄:曹操传》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其真实面目究竟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