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乳癖证:西医治疗发复发作,中医治疗“斩草除根”

右上角点“关注”,带你走进中医的神圣殿堂。

乳癖一证,《疡医大全》引陈实功曰:“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疡科心得集·辨乳癖乳痰·乳癌论》中说:“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此名乳癖……。”据古人所云之乳癖,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的乳房部慢性非化脓性肿块,如乳房囊性增生病或乳房纤维腺瘤。临证中,丁氏应用中药从气郁痰瘀论治乳癖,疗效满意,特别是对乳腺增生病(乳癖之一)临床治愈率及显效率更具显著。现将其治疗经验整理于下:

(一)重视辨证论治,强调内外合参丁氏认为,中医“乳癖”一证,病因病机不同,辨证施治各异,临证时必须根据患者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经水与妊娠、精神状态及乳房局部扪诊结果,辨明虚实寒热,作出诊断。对于“乳癖”的治疗,主张着重于内治,认为该病虽发病于外,然致病成因与肝、胃、冲任等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反对仅以局部表现定寒热、分阴阳,不必诊脉,尽可救人之说,强调应在分析病因病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予以正确施治。

(二)疏肝理气为先,化痰活瘀为要“乳癖”的发生,现代医学认为与内分泌紊乱、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并予矫正内分泌或手术切除进行治疗,但疗效不理想。而丁氏则从肝脾联系冲任等经脉着手。因足厥阴肝经过鹰入乳,乳房属胃,肝为刚脏,主疏泄,恶抑郁,一有怫郁则肝失调达,影响脾胃,积湿生痰,日久气滞痰凝,结聚乳房,发为乳房肿块,其肿块常随喜怒而消长。又妇人之乳,是多血和乳汁流注的器官,它资于冲脉与胃经,而冲为血海,任主胞胎,隶于肝肾。若肝郁气滞,血瘀夹痰,循经上逆,阻塞乳络而结块,其乳房肿块与胀痛常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可见气郁、痰凝、瘀阻病因病证各异,但其内在联系却息息相关。因此,肝郁气滞,痰瘀阻络是乳癖之主要病机。根据这一病理特点,制定了疏肝理气,化痰活瘀的治疗原则,常选用《医宗金鉴》之瓜蒌散合《医学心悟》之消瘰丸加减,常用方药:夏枯草15克、瓜蒌壳15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大贝12克、玄参12克、牡蛎15克、青皮12克、连翘12克、海藻12克、丝瓜络12克。方中夏枯草、瓜蒌壳、青皮疏肝理气,开胸散结;赤芍、桃仁活血之瘀;连翘清郁热;消瘰丸配海藻、丝瓜络化痰通络,软坚散结。诸药共奏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活血通络之功,临证中可随证型的不同,灵活加减,每能获得佳效。

(三)临证加减若青年妇女或病程较短,见情绪郁闷、心烦善怒,两侧乳房胀痛或刺痛,肿块质地较硬,兼胸闷、胁痛、苔白腻、脉弦滑者,多为肝郁痰凝型,治拟疏肝理气,化痰活瘀法。若体质强,气滞血瘀重,肿块大,经前加重,经后减轻者,可于常用方药中加三棱、莪术、乳没、皂角刺,并选加疏肝柔肝理气之品,如柴胡、白芍、香附、郁金、佛手片等药。体弱,肿块不大,质韧而不硬,胸闷苔腻者,可于常用方药中加入红花、丹参、昆布、法夏等药。若乳房肿块发生于中年妇女,月经紊乱,经期延后,色黯有块或闭经,乳房胀痛经临期尤重,经前肿块明显增大,经后缩小,伴心烦腰酸,倦怠失眠,舌淡紫,苔白,脉细涩者,多属冲任不调型,治拟调理冲任,疏肝理气,活血散结为法,可于常用方中选加北柴胡、白芍、红花、当归、川芎、益母草、鹿角霜等药。若肝郁血虚,痰瘀阻络,婚后不孕者,可于常用方药中加黄芪、当归、鹿角霜,并选加菟丝子、淫羊藿、巴戟天、杜仲、续断、益母草等补肾养血调经之药。若为更年期妇女,或素体阴虚火旺者,症见形体消瘦,午后潮热,精神不振,失眠多梦,月经周期紊乱,乳房结块胀痛,舌边尖红,苔少,脉细弦数者,多属肝郁化火型,治拟理气清肝,化痰软坚法,可用丹栀逍遥散与常用方药加减治之。

友情提示:各大应用商店搜索下载“中医智库”App,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拿治疗肝气郁结型乳腺增生80例
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癌等乳房疾病的中医辩证治疗
乳癖(乳腺结构不良)
阳和汤加味治疗乳癖的体会 中医中药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郭诚杰:从肝论治乳腺病】
14种用于乳腺增生的中成药,不要选错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