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述:白事规矩中的细节

昨天村庄上一个老人去世,今天父母皆去忙活出丧事宜,我一人在家,昨晚和父亲也聊了很久的此事,也正好借故絮叨一下我们这里的白事规矩以及潜伏其中的人性

无意打压抨击任何姓氏,文中暂以“老王”父亲或母亲不幸逝世,此为第一天。一般在老人因各种缘故(排除猝死和儿女不孝)即将逝世时,亲人多陪伴其左右。一为时刻心怀希望,企盼菩萨显灵,二为倘若不测,可在心理上不留未见老人最后一面的遗憾,三为在老人死后,能及时处理后续事宜

一般在估摸着老人即将去世的时候,家里人就先给老人穿上孝衣。等老人去世后,作为直系儿女,尤其是儿子,会担当起指挥作用,吩咐众兄弟姊妹给其他亲戚打电话,告知老人逝世的消息。同时也会给邻居,同村人联系,让他们去帮忙处理尸体搬运和即将到来丧事的准备工作,比如去联系白事人员,布置家里的灵饰摆放,联系殡仪馆,买各种丧事用到的物品等

因为老人男女有别,去世后的丧事时间也有区别。比如老王父亲去世,一切都还好说,今天去世,明天即可出丧,但是如果老王母亲去世,最早也得后天出丧,我们这里称为“三天丧”,为什么有此区别?因为老王父亲去世,都是本家人出丧事,母亲去世,还得有母亲的娘家人及亲戚过来奔丧,所以为了表示尊重,加上还要等待在外游学或工作的儿女孙辈回家,母亲去世需要至少三天。为保证正常流程进行,此文往下皆以老王母亲去世为标准,去叙述一下接下来的丧事安排

前面提到,在第一天,有一个联系白事人员的准备工作,此时就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即“大执掌”。大执掌是一个名称,可以理解为白事的总指挥,一切人员皆听他安排,因其地位特殊,故在此人选择上也颇有讲究。首先,此人是村里人都信服的人,有一定权威性,能号召众人,在此曰为“有能力”。倘若此人不具备这个条件,在安排众人工作时,有人会不听话,或者本人能力差劲,不会安排,会把整个白事搞的乱七八糟。第二,此人须诚实。这个是品质要求,起码不会借此机会在钱财上投机耍滑。这两条是最重要的,由此也能想到,能做的了此事的人可以一直做下去,因为有信誉,如果有一次把事情搞砸,那好了,村里人知道了,以后别人家再出白事,就不会邀请你去做“大执掌”了。

第二天,众乡邻会来老王家帮忙。这时候就有一个问题了,众乡邻都会来吗?显然不是的,这里就有说头了。比如之前老李家老人去世,老王没来忙活,也没有“入钱”,那等老王家老人去世了,老李基本也不会来忙活。相互关系在整个白事当中显得最为重要,甚至可以说在人际关系上也是占有相当大份额的比重。如果彼此都不怎么来往,彼此家里有白事,彼此都不去忙活,这也就罢了,但是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因为老人嘛,年代早,家里的孩子不止一两个。假设老王有个大哥,有个大姐,还有个小弟,这种人数在我们父辈中很常见,因为小弟为人不怎么样,或出于懒惰,或出于不善人际关系,或本身人品不行,村里别人家有白事,他都不去帮忙,只有老王和大哥去,那等到老王家白事时候,别人会不会来参加呢?答案是必然的。因为别人去帮忙,总是为了人去的,要不为了老王,要不为了老王母亲,比如老王母亲生前对老李很好,和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疼惜,或者虽然小弟没去老李家丧事,但是老王去了啊,而老李肯定也要参加老王家的。这里可以有好几种情况,读者如不嫌麻烦,可以继续思考分析

第二天,大执掌会先众人一步来到老王家,在我们这里,我们称呼家里老人去世的人家叫“主家”,就好比别人关心你家孩子婚事,会问一句“你家姑娘找主了吗?”意为“你家女儿找对象了吗?”由于父权社会,男人当家,这种口语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称男人为主,不然怎么不会有“你家小儿子找主了吗?”贻笑大方的事情还是不要做了

大执掌到位后,会和主家一直商量白事流程,因为是第二天,所以会有一整天时间去安排。当然在此也补充一下,如果村里老人有一定威望或者声誉很好,出丧过程会有四天,我奶奶去世的时候,就是大办,维持四天。而白事流程主要是安排众人的工作内容,这里大致可分四类:内柜,外柜,上林人,服务人

内柜,即掌管主家钱财人士,因为办丧礼要花钱,主家会先行拿出一部分钱作为开支。内柜人士一般两人,须是主家信任之人,或者是挨着的邻居,或者是有声誉诚实之人。外柜,是收钱的地方,和内柜正好作用相反,也就是有客人和乡邻来“入钱”的地方。在此也解释一下“入钱”,意思就是客人、邻居为了表达自己对主家的感情,对不幸之事的安慰,来通过钱的方式予以体现。这里的客人一般是老王母亲的娘家人,老王姊妹家,老王媳妇的娘家人,老王女儿的娘家人和本家的远房亲戚。上林人是指去墓园挖地建坟的人,因为我们这里是先火化再土葬,所以需要人员去充做劳力建坟。服务人就是在老王家里游走,帮忙招待客人或者购买祭祀用品等工作

第二天主要内容就是分工,准备,报丧,建坟。分工和准备工作都是服务人按照大执掌吩咐在家里忙活的,报丧则需要专门的人去,流程就是派一个灵活可靠的人,按照主家的吩咐去报丧,意为传达老人去世的消息。此处按我奶奶去世时举例,我爸就让我邻居家的大叔,去我姑姑家报丧。上午11点左右到达我姑姑家,姑姑家则提前叫来了姑父家的亲戚,一桌人一起吃中午饭,然后报丧人吃完饭回到主家。流程很简单,但是也需要注意,为什么有这么一个报丧的过程?现在通讯这么发达,一个电话就通知到了,为什么还亲自派人去告知?这里就是沿袭传统,以前没有手机电话,不都是靠人奔走或骑马相告吗,而且这里还隐含着对姑家客人的尊重,尽管我爸和姑姑是亲姐弟,但是嫁出去的女儿算是别家人,而且姑父一家亲戚在第三天出丧之日或称丧礼之日会一起作为客人来我家,这也是对姑家等人表示的一种态度。除此之外,报丧人还得带回一个消息,内容是姑家人在第三天要来多少人,并告知主家和大执掌,以便安排第三天饭店的席位。建坟人则去山上,提前先挖着,用水泥,瓷砖,沙子之类的建造墓穴,建不完没关系,第三天中午左右建完就行

最重要的一天来了,也就是第三天,出丧之日。众乡邻会比第二天更早地到达主家,开始抬桌子,搬凳子,准备内外柜,买东西

外柜放在主家大门口一侧,一般有三人,有人记帐,有专门的记账本,用毛笔字书写,有人收钱并告知记账者谁入了多少钱,还有一人在旁忙活,帮忙收钱或者应对突发情况,比如客人一群群的来,钱也很多,必须得保证收到的钱和账本上的数字是一致的,这是一个马虎不得的活。别看这三四个人不用下苦力,万一要是钱和项目不对应,按照我父亲的话说“即使是大冬天,也能让外柜上的人急出一背的汗!”因为这是关乎利益的事情,一点也不能马虎。我父亲出席丧礼很多,什么职位也干过,所以对什么也比较了解

昨晚我问:“假如万一账目确实出错了,会怎么处理,会有什么后果?”父亲狠狠吸了一口烟,认真道“分两种情况,第一,假如按照项目为基准,发现收到的钱多了,这说明有人入钱,但是外柜上没注意到,没写到项目本上去。如果两者差一点点还好,如果引发比较恶劣的后果,那就是主家等丧礼结束,会去看项目本,会去核算,假如老李入了钱,但是没记在账本上,老王心里可能回想,你家老人去世我去入钱忙活,我家老人去世了,你却不入钱,有可能会引发老王对老李的怨恨。第二种情况,还是按照项目为基准,发现收到的钱少了,那外柜的人啥话也别说,直接自掏腰包往里补钱吧,缺多少补多少”

我不解,再问“不一致可以继续再算啊”,父亲微笑说“没那么简单的,钱少了要不就是有人从外柜拿钱没写借条,要不就是有人借此占小便宜。如果是后一种情况,记账的和收钱的会互相猜疑,到底是谁偷拿了钱。而且,即使外柜人自掏腰包补上了,外柜人自己觉得憋屈,另外主家对外柜人也觉得不信任了,这是很重要的地方,就一个村里,一传十,十传百,回头没人再让你作外柜了,因为你这个事办的不漂亮,有瑕疵”。我父亲还举了一个例子,有年冬天,村庄里有人办白事,因为外柜的钱少了200块,导致外柜三人和主家,大执掌,在一起核算了七八十遍,算到了夜里12点,急的外柜人满头大汗,一背的汗水!我爸那时候是内柜,后来也一起去核算,最后也没对整起来,直到有人一拍脑门,说那个谁不是从外柜拿走200元说是替哪家亲戚买冥旌了吗?这才对整起来。可见外柜人要求要谨慎心细,容不得马虎,有一定的压力

内柜,则拥有钱财的审核权,类似财政部。如若有服务人按照大执掌的指示支取一部分钱去购买东西,要在内柜写借条,类似于“今某某借内柜1000元,大写壹千元整,购买祭祀用品,经手人某某,时间2020年2月13日,”然后内柜才同意你拿钱。假如钱没花完,还带回来一些,内柜也有项目本的,也会写着,某某买物品归来剩余多少钱。而且买东西的人假如买了100元白布吧,购买的商店老板也要写“今某某来我店购买100元白布,时间是…”这样的好处就是具体账目一目了然,真出问题了,就责任到人。在这里,我也说明一下,这都是假设存在有人偷机耍滑的前提下,按照鲁迅先生的话讲“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我这里只是陈述情况,无贬低本村人的意思

内柜外柜介绍完了,就可以说存在的另一种情况,那就是主家在出丧之日准备的支取金,我们这里叫“典礼金”,万一不够了怎么办?那就是用钱的人可先行从外柜支取部分,并打欠条。而欠条由外柜暂时保管,直到东西买来,把项目交代清楚,欠条再作废。而且外柜不讲人情,即使是大执掌要用钱买祭祀用品,也得写欠条。除此之外,外柜三人除了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也是相互监督和制约关系,为了防止钱被别人拿,即使外柜收钱的人上厕所,也得把钱放在口袋里,回来后再把钱放在柜子里

服务人这天就负责给客人发白毛巾,发香烟,给客人上茶,安排客人吃饭等事宜。建坟人则还是抓紧时间建好。而大执掌负责全局,也须心思细腻,客人安排问题,吃饭问题,座落位置等,也是一个不轻快的活。还有种情况,比如主家要求大执掌要大办,别怕花钱,那大执掌就安排饭店做好菜,让服务人买好烟好酒等。如若碰见有小肚鸡肠的主家,大执掌工作就很难开展,买烟买酒就得掂量着,因为一旦钱花多了,主家会怪罪你浪费钱。但这种主家,一般人际关系也不行,所以大执掌也不愿意当大执掌

每当一家客人来主家,离主家还有100米或300米时,这个距离是看客人和主家的具体关系来定。这时候,就会有专门的人带着几个礼乐人和几个主家晚辈去出门迎接,主家晚辈则穿孝衣,戴孝帽,见到这群客人后,会跪下磕一个头,表示感谢和迎接,客人会鞠躬回礼,然后再一起回到主家。到家后,客人会集体在天井或者叫院子里向逝者棺材磕三个头,表达对逝者的缅怀。有情绪激动者,可能会失去控制,长跪不起,大声哀哭,其场面令人动容。客人磕完头后,会起身到一旁,给后来的客人留着祭拜的场地

此时,主家儿女也不一样,女儿们会围坐在棺材两边,轻声哭泣或者默然不语。门外有逝者遗像,也可出门在遗像处火盆烧纸,一边烧纸,一边哭泣。我姑姑当时就经常出来烧纸,出来一次,大哭一次,哀号一次,诸如“我的娘啊,你怎么就这么走了…”之类。作为儿孙的男人们,就在室外,坐在板凳上,抽烟,亦是默然。一切工作都由大执掌来安排,这不是说儿女不孝顺,不做事,是家里痛失亲人,心情悲伤,不宜劳动,每次每户都是如此

中午就安排客人和众乡邻去饭店吃饭,只留主家人在家随便吃点。而下午是一个重头戏,很重要的阶段,就是主家所有人,男女老少,均披麻戴孝,客人只戴孝帽,成一大队伍,去村里广场出举行祭祀活动。对于最前面是两个领头人,一人手里执锣,另一人弯臂,前臂放一白毛巾,负责喊号。后面紧跟着是一群礼乐人,一直吹着,敲着,打着,再后面是主家的亲生儿子及其配偶,亲生女儿,再往后就是晚辈举着冥旌,抬着花圈,最后是客人。行走路上一般是一边走,一边哭,而且走路很慢,表示儿女们心情沉痛,并不想让母亲走的这么早

举行丧礼时,一般村庄里的人都会出来观看,跟随丧礼队伍走到广场。然后众儿女加客人面向东方,跪倒于地。众围观者在广场边上,观看丧礼。主家若是人丁兴旺,丧礼会比较隆重,而且一片恸哭,情绪感染,引发围观者也时时擦泪。然后经过一套繁琐的流程后,众人回家

这时候一般就大体结束了,剩下的就是儿女们跟随抬棺者一起上林,看着棺材放在墓穴里,然后再将土埋上形成圆锥状。这时候儿女们会手里拿着一把香,围着圈往坟上插香。礼毕后,皆回家,算是正式结束

到家里,这时候除了老王母亲的娘家人,其他客人都走了。因为是老王的母亲,所以这时候娘家人一定要等到他们上林回来,简单交涉后才回自己家。剩下的就是大执掌,内柜,外柜,主家人一起聊天,更重要是把项目本和人工本交管给主家。人工本就是记录来忙活的乡邻名字,这也是交情的一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决断后来别人白事的出席与否

你看,不管我没有黑化人心,最重要的就是相互关系。比如老王很少去参加别人的白事,不去忙活。那么等他家里白事,别人也不去忙活,只能本家亲戚去,但是丧礼又不是简单的事,光上林的人正常安排就得十五六个,此时就面临人手不够的尴尬局面。解决方式有两个,要不就一人当做两人用,要不就花钱雇外面的人去建坟。一人当做两人用,众人心里就会特别不平衡,会心里谴责为什么主家人当初不去别家白事忙活,到自己家了,这才发现人手不够,把一个个累的和狗一样。所以本来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多一份善心,多一份理解,谁脸上都好看

又想到两年半前,奶奶去世。由于奶奶生前为人和善,甚至过分与人为善,帮别人绞脸,给别人套被子,帮人缝制衣服,积累了不少好人缘,在村里也是有很好名声的人。爸爸是一个重规矩的人,虽年轻时个性嫉恶如仇,脾气不太好,但这些年慢慢稳重起来,而且谁家有白事,几乎都去忙活,脑子也好使,也在村里有好人缘。所以,等我奶奶去世时,村里来了一大批乡邻来帮忙,多到人都用不了,甚至一个人的活让两个人去干。而且丧礼办的比较大,持续了四天,每天都有很多人热心来帮忙,那时候我一直看在眼里,想起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我姐夫的父亲在他们村也是一位经常做大执掌的人,丧礼那天,他作为客人来我家吊唁。丧礼后第二天,我去姐姐家还礼,也是作为一个正式场合来吃饭的。待姐夫家长辈们都在饭桌上坐齐,我从长凳上起身,立马跪下磕头,并说“各位大爷大叔,丧礼那天,晚辈代表家人谢谢你们的照顾!”我说完,姐夫立马把我拉起来,然后一起吃饭。席间,姐夫父亲说到我奶奶的丧礼,对那几个亲戚说“他们家办的是真不错,说实话,也不是富贵人家,但是去了很多很多人去帮忙,家里都坐不下,好烟好酒伺候着,就是邻居办事的小伙子,还没干活,去了他家先给你一包烟抽着,这办事能力,我都服,一视同仁,众人干的也卖力…”所以奶奶丧礼当时也算是村里几乎最大的一场

此时,茶已经被我喝了三壶,先到这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黄蔼北 | 那悲恸的唢呐声
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有哪些?
农村白事开场说些什么比较好?
住高层的人死了,需从电梯里运尸下来,可邻居都阻挡,该怎么办?
出丧时,什么人走棺材前面,什么人走棺材后面?为什么?
农村怪象:入了腊月,白事却增多了!为啥新年成了老人的一道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