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Jerry Uelsmann



船和云的球体 1982



飘浮的石头 1991


瀑布里的人体 1992


希腊雕塑和水里的钟 1994


手和涟漪 2003


再看一遍杰利·尤斯曼的这些照片,神秘的像是一种黑色魔法,照片呈现的是一个当人们闭上眼睛冥想时才能看到的世界,这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是脆弱且令人困惑的,杰利·尤斯曼用局限的现实拼凑出来的幻境,从诞生那一刻就是崩坏的,他解释说:“我并不是要阐释梦境,而是要表达和梦有关的感觉。”


实际上,当一个人陷入梦境的时候,梦都会带有象征色彩,也就是说除了表面上的现实之外,现实还有不同的层次。所以杰利·尤斯曼的照片并没有给观众一个既定的答案,他希望观众面对这些照片,有一个创造的意识,做出关于自己的解释。·


那么,杰利·尤斯曼到底是谁?






或许有人认为尤斯曼的摄影作品是非正统的,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尤斯曼首次展示其摄影作品的时候,其作品显得非常激进。因为“二战”后在美国摄影界占主导地位的是现代主义思潮,现代主义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式,但其核心理念是艺术家应该对他们的媒介保持“真诚”,他们认为艺术是自律的,即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应该极致发挥自身媒介的特质,绘画就要体现二维,而摄影就应该精确,在西方艺术史上,摄影甚至被认为是对焦点透视的终极表现。


现代主义者认为, 只有当对象客体被精心选择、照片用最高质量的技术呈现时,摄影作品才能体现出它的艺术性。这种方式最著名的例子是f/64摄影小组,其名字得自于普通标准镜头的最小光圈,运用这一光圈可以使相片得到最强的视野。他们提倡所有的图像都应该精确聚焦。特别是安塞尔·亚当斯,他提出了“成像前” 的概念,“成像前”意味着摄影师在拍摄时就应清晰地知道照片冲洗出来后所希望达到的样子。


他的方式是缓慢而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使用沉重、大格式的相机和三角架,按照预想的最终效果仔细取景,然后依据光圈等摄影规则精确曝光、显影,这些规则可以使摄影师严格地控制明暗对比。和其他 f/64小组的成员一样,他力图不在冲印阶段对相片做任何更改。安塞尔·亚当斯希望创作将知觉具体化的相片以体现艺术家的能力和水准。


月亮和半圆山  安塞尔·亚当斯


杰利·尤斯曼1934年出生于美国东部,是20世纪60年代“成像后”摄影的开创者,这种理念与安塞尔·亚当斯之前提出的“成像前”根本差异在于,它打破了按动快门前的预先拟想过程及其代表的传统摄影美学,使摄影再不受既定概念的限制,这种在暗房的“再创作”拓宽了摄影作为艺术的可能性。


在1965年于芝加哥召开的一次摄影教育大会上,尤斯曼提交了一份报告,概述了他摄影的方法。1967至1969年,这份被称为“成像后” 的报告 被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如今,它被视为美国观念摄影的里程碑。尤斯曼用这个词来描述其照片从照相机拍摄下的原始素材到作品最终完成的转变过程。


根据这一理论,摄影师拍摄时不必考虑这张照片将会做什么用,其意义要在冲洗成像的过程中才会逐渐被梳理出来。尤斯曼勤奋地实践着这一方法,他捕捉下任何感兴趣的东 西,而不去预想它与其他事物如何匹配在一起。其结果是,在他展出的作品中,往往同一主题会有多幅不同的图像,这些图像甚至还具有各自独立的象征意义。他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一幅呈现特殊艺术效果的画面,而是为了得出一个有趣、有刺激性的结论。


时光流逝,随着他在暗室里调和图像技术的日益成熟,作品中的拼接痕迹越来越难以辨认,暗房合成冲印技术也成了尤斯曼所独有的黑魔法,在此期间,数码科技已经席卷而来,但是他仍坚持暗房技术,原因很简单,他觉得坐在电脑前面依靠按键来创作,消耗了这件事情令人惊奇的趣味。他的照片几乎全是黑白的,他直言自己无法说清楚彩色和黑白的差异,黑白是否是因其永恒性而超越彩色,他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当他开始拿起相机的时候,大家都在拍黑白,所以也许自己只是习惯了而已。


寻求不断的变化 1965


涌出画的水和船 2003


委员会 2002


多数摄影都是在做减法,拍摄者照完后选择理想的底片洗成照片。而尤斯曼的摄影则如同画画或做雕塑,是在做加法,他将从照相机获得的图像组合在一起, 创作出更为复杂的作品。就像画家将油画颜料或水彩涂在画布和纸上,尤斯曼通过调整曝光量来控制图像。罗兰·巴特论证到,我们有陷于影像之中的趋势,将忘记我们在二维的纸面上呈现的样子,照片慢慢令人信服,每当看到它们,人们就好像真的看到了实物,因此照片经常会被当作实物的代用品。


照相机被设计为记录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方式,但即使在完成这一任务方面它也并不完美。通常,当摄影师瞄准某物并按下快门时,镜头拍下的总是矩形、二维照片。但是,人并不真的这样看世界。我们不是用矩形取景框在看,感觉也不是被拉平的。人眼不能像长焦镜头一样放大倍率,也不能像广角镜头一样扩展和变形。


作为人,我们不是孤立地去看时间的片断,而是不断从一个画面流动到下一个画面, 在我们的脑海里,视觉在不断适应、调整,即使再精确的视觉也只是整体知觉当中很小的一部分。每一个摄影师,无论他多么传统,当他拍摄一张照片前都要做很多考虑。黑白还是彩色?胶片还是数码?短焦还是长焦?离物体多远?什么视角?多长时间曝光?景深多少?锐利还是颗粒?对比度多少?照片应该有多黑?将被制成多大?光滑的还是不光滑的?暖调还是冷调?即使最简单的摄影作品里也具备所有这些考虑,摄影师的每一次选择都会改变记录的效果。


相片是由照相机记录下的、根据一系列指令处理的视觉信息。 而最精确的相片除了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思考上,以有助于他们认识到可以从经验中了解的情况外,其他也没什么特别的。


约塞米蒂的摄影师 1995


心理学上的房子 1978



树女神 1994


尤斯曼的作品不是用照相机直接拍摄下的样子,而是经过编辑的,是对自然世界的抽象表现。通过他的合成法,尤斯曼得以表达那些仅仅用传统照片无法单独实现的思想。照相机拍摄的图像是具有可塑性和延展性的,他对待相片的方式就如同画家对待画布,不再是取决于相机快门的快速一按,而根据直觉有机创作而成。


他的照片探索了想象与记忆的领域,这些场景是人们闭上眼时才会浮现的,他的照片是深层心理学的,虽然它们描绘了异乎寻常的情景,但却反映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希望、恐惧和紧张。它们是情绪化而刺激的,但同时又是聪颖而冥想的,它们或许会令人不安,但从不会失去希望。


他说:“最终,我的梦想使我自己都感到惊讶。”这些用现实装扮的假象世界,终于成为了一种微妙的述说窗口,绝不仅仅只是超现实那么简单,照片所启迪的自省精神和带来的宁静力量是值得长久注视的。


我们阅读、看电影、听歌曲,体验着各种虚拟人生,并且夸夸其谈,好像什么都懂的。其实我们已经被这个世界驯化了,惯于维持内心的平和,从不质疑问题的本质,这实在是和动物没什么区别,生活不应该一味可悲的被动接受。相机令摄影师接受局限的现实,接受胶片曝光后所留下的一切,我们只是接受,无法反驳的接受,那么,从某个方面不负责任的说,这本身不就是一件荒谬奇怪的事情吗?


所以才会要改变,而且应该用一生去做。




这么久以来,谢谢了,我会继续努力的,你也是啊。

WeChat ID:thornsandman.



球体里的裸体及脚印 1984



玛格丽特的试金石 1965


海滩上漂浮的人体和雕塑 1988


冥想的人和沙画 1995



自由的灵魂1998



- End -

以单纯学习分享为目的而原创编辑

涉及版权和肖像权争议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杰利·尤斯曼(Jerry Uelsmann):神秘的幻影
杰利.尤斯曼
专访 | 托马斯·鲁夫:相机是个“蠢机器”, 网络是这个时代对摄影最大的冲击
""摄影的未来是被数码控制的"":专访杰利·尤斯曼
被称为“Photoshop之父”的“P图”大师,却不用PS?
摄影师拍摄感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