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要让复合调味品成为“伪概念”

▲这是调味品商界的第697推送。新朋友点击蓝色字体关注,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


 

有一些概念都是业内人士自用的,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看起来好像对于企业来说有用,但其实是“然并卵”!


一个概念到底有没有意义,关键是要看其与消费者之间有没有关联,并且能不能被消费者所认知,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伪概念”!



 上海至汇战略营销咨询  |张戟 发自上海




1


复合调味品的概念很难被消费者认知



按照业内常规的划分,“复合调味品”已经被当作了一个单独的品类,其通常包含的都是一些种类众多、规模不大、难以明确归类的产品,如排骨粉、骨汤料、鱼调料、川菜调料等,而但凡具有一定规模的都被另外单独归类了,包括以前包含在复合调味料中的香辛料和火锅调料。


可见,“复合调味品”这个概念只不过是一个“收容站”而已!关键是,消费者根本就不知道复合调味品究竟是一个什么东东!在消费者的眼中,只有像酱油、食醋、辣酱、鸡精、香辛料、火锅底料这样非常明确的概念,才能够被认知和理解,否则对消费者来说就只能是“对牛弹琴”!

 

比如福建安记食品,号称自己是“复合调味粉”专家,其产品包含了排骨味王、排骨调味料、排骨汤料、海鲜料、鸡味调味料、牛肉粉料、麻婆豆腐料、鱼香肉丝料、麻辣鲜料、调馅料、烧烤料、卤味调味料、炒粉/汤粉调味料、牛骨粉、牛肉粉、麻辣炸鸡粉、粉蒸肉调料、粉蒸肉调料、凉拌粉调料等,但是其品牌并没有在消费者心目中真正留下印记。


尽管其产品众多,但是能够让消费者产生深刻认知的可能并没有几个,原因就在于“复合调味粉”对于消费者太空泛了,根本无法据此做出具体的选择。


复合调味粉包含有众多用途各异的产品,有的是调鲜增香,有的是增咸上色,有的则是去腥除味,如果不能具体到某一种具体的产品,品牌就无法有效占据消费者的心智。目前调味品行业中那些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其特点都是在消费者心智中有着一个清晰的定位,甚至某些品牌就是某些品类的代言人,比如老干妈=豆豉辣酱,太太乐=鸡精,王守义=十三香,恒顺=香醋,老恒和=料酒,等等。


然而,安记等于什么呢?如果说安记等于'复合调味粉',消费者能够明白是什么吗?'复合调味粉'包含的种类太广了,消费者并不能直观地理解安记到底是干嘛的!因此,安记并没有清晰地提炼出复合调味粉的核心价值定位,从而影响了最终用户对其的认知,制约了其市场空间的扩大。


2


 复合调味品已成行业主流



站在行业的角度,复合调味品当然是一个发展趋势。


实际上,现在真正的单一调味品已经很少了,即便是常规的酱油、食醋等,已经都逐渐变成复合调味品了。而且,一些传统的品类要突破局限,更是要将复合化深入地发展下去,或者说,复合化一定是中国调味品发展壮大的唯一之路。


近几年来,调味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就是发生在复合调味品对单一调味品的替代上。


以味精行业为例,其就面临着鸡精和酱油在鲜味需求上的替代性竞争,鸡精主要集中在家庭消费,增长率很快,而味精在家庭消费的增长处于下滑趋势,现在很多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很强,他们认为食用味精不太健康(尽管这种认知是不准确的,当前味精都是通过生物发酵而制造出来的,并非消费者理解的化学合成),对味精都比较排斥,再加上鸡精的鲜味要高于味精,因此在家庭消费市场对味精有很大的替代。


另外,鲜味酱油已经成为整个市场的主流,其原因就在于对味精、食盐等单一品类的替代,因为鲜味酱油中其实添加了味精的成分(谷氨酸钠),能够起到调鲜的功能,对于某些菜肴来说,只需要添加鲜味酱油就可以产生足够的鲜味,那就没必要再使用味精了。


3


复合调味品的价值在于具体化


不过,若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不能简单停留在“复合调味品”这个词上,在大部分产品都是复合化的状况之下,仅仅靠这个词对于企业经营是没有实质性帮助的。在至汇咨询看来,“复合调味品”在两个方面对企业来说才具有实际意义:

 

1.决定针对哪类顾客群体研发复合化产品


不同的顾客群体对于产品的复合化程度有着不同的需求,通常来说,普通的家庭消费者对于调味品的复合化程度有着较高的需求,尤其是现在的年轻消费者,谁都不愿意在厨房里花费大量的工夫去琢磨到底要怎么调配佐料,最好就是把某些菜的调料都配齐了,比如回锅肉调料、麻婆豆腐调料、酸菜鱼调料等,到时打开直接连同菜往锅里一炒就OK了,多简单啊!


但是对于餐饮用户来说就较为复杂了,对产品复合化程度要求较高的主要是快餐类商家,尤其是连锁快餐,这些用户针对的是大众消费,菜品的价格不高,需要控制经营成本,无法在厨师上耗费太大成本,同时对菜品的标准化要求又较高,不希望受到厨师变动而带来的影响,因此这部分用户就很希望用到复合化程度较高的调味品;而除快餐之外的中西式正餐商家则不同,他们不希望产品的复合化程度太高,因为厨师要发挥他们的厨艺空间,不希望被高度复合化的调味品来束缚手脚,同时也不愿被削弱价值,否则岂不是很容易就被老板炒鱿鱼啦?!


而且,不同的厨师对烹调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都有着一套独特的调味手法,而这都是通过对多种单一调味品的灵活运用来实现的,比如对食醋的用法,如果有一款复合化的红烧醋,家庭消费者一定是很喜欢的,但是厨师就不同,因为这样会破坏他们对调味感觉的把握,你想啊,往菜里倒了红烧醋之后,那老抽又该放多少啊,醋的比例应该是多少啊,这样原先挺清楚的配方就全乱掉了,所以厨师通常都不喜欢复合化程度太高的产品。


但是厨师们喜欢在需要耗费较多时间的非主菜上使用复合调味品,比如凉拌菜,需要调配多种单一的调味品,耗时耗力,那就不如干脆直接用凉拌汁倒进去搅拌一下就行了。所以,复合调味品对企业的价值就在于,准确地判断不同顾客群体的需求,然后决定研发恰到好处的复合化产品,以此来帮助用户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


2.研发哪一种具体的复合化产品


企业想要推出复合调味料产品,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某一品类上,不能笼统地就叫做“复合调味料”,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消费者需求进行深入地洞察,要从种类繁多的品种中找到能够做大销售规模的主流产品。


比如川味复合调味料种类繁多,如果企业不加选择一股脑地都去开发,那结果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必死无疑!


所以四川天味食品就找到了诀窍,就瞄准了鱼调料来聚焦打造,其酸菜鱼调料、水煮鱼调料还成了销量较大的大单品,从而使“好人家”这个品牌成为了鱼调料的代言人,牢牢占据了市场地位!


再比如联合利华旗下“家乐”品牌所运作的都是复合调味品,如果一笼统的话就没有任何独特性了,所以家乐一向都是从具体的产品上来做文章;“辣鲜露”这个产品就是家乐研发出的畅销产品,开创了一个独特的品类,其深刻把握了厨师的需求,将“辣”和“鲜”这两种常用的核心元素复合在一起,做成液体“汁”的产品形态,从而让厨师能够更便利、更有效地完成菜品烹饪,同时又不会削弱其价值,这就是家乐对复合调味品的深刻理解!


在复合化已成为行业主流的背景下,调味品企业就不能再停留在“复合化”这三个字上了,而一定要深入到应该研发什么样的复合化产品,根据消费者的餐饮习惯来进行提炼,这才是调味品企业们应该着重下工夫的地方啊!



作者简介:张  戟,资深战略营销和商业模式实战专家,“链式营销”理论创立者、上海至汇营销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顾问,《销售与市场》、《销售与管理》、《糖烟酒周刊》、《新食品》等媒体高级专家。著有《引爆市场》、《破译中国企业战略转型成功密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招商食品】2019消费品论坛:复合调味品行业发展洞察190905
秒变大厨的“懒人调料”赛道,哪些上市公司是赢家?
行业|味精发明者的求变之路
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及调味品行业发展现状
便捷美味、包教包会的“懒人调料”会让年轻人真香吗? | CBNData
(1)什么是复合调味品?行业成长有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