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围栏之“惑”需以“文明”为解
userphoto

2023.02.21 湖南

关注

据北京日报报道,目前北京很多公园周边的“围栏”都已经撤除,像北小河公园、望和公园北园都做了这样的改变。公园变成开放式的公园,为的是“拆栏透绿”,让市民更方便亲近自然,自然会让市民拍手叫好。遗憾的是,随着围栏的拆除,有人到公园遛狗,有人在公园骑共享单车、有人在公园乱扔垃圾......一些不文明现象让公园管理人员大为头疼,也让其他守规矩的市民深感厌恶。

到底围栏要不要拆?我们不妨先看看为啥要建围栏。

以道路上的隔离栏为例,市内道路都画了线,哪里是人行道,哪里是自行车道,哪里是机动车道都标得明明白白。但是人多、车多以后,有个别车辆、行人不守规矩,搞得人车混行,造成事故,道路上各种隔离护栏就摆起来了。这种护栏或者是水泥墩,或者是铁栅栏,越摆越多,道路上特别是一些小道上便拥挤混乱。护栏适当摆放是必要的,摆得太多太乱一方面是公共管理部门没有更好的办法,但归根到底是一些人文明素养达不到标准,不能“各行其道”。

类似的情况还有共享单车的使用。共享单车对于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问题非常有效,的确方便了市民。但共享单车的摆放却成了问题。一些公交车站、地铁站附近都划定了专门的单车停放区域,但奈何有些人还是将单车随便停在盲道上。更有甚者,河沟里、路边绿植丛中也有乱扔的单车,和城市的气质格格不入。

以此来看,公园的围栏撤了当然是非常好的,展现了城市方便市民,市民亲近自然的理念。但问题是拆了之后,一些不文明举动对公园环境、游园风气造成很多损害。

作为市民当然希望围栏尽快撤除。但围栏之“惑”需要以“文明”为解。在方便市民与保护公共环境之间,一方面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自觉。只有把现实中的围栏变成市民心中的讲文明“围栏”,才能既方便大家,又保护好公共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立法的方式来约束那些不讲文明不守规矩的人,加大惩罚力度,从外部约束他们的行为。只有这样,公园围栏等才能更多更快撤除,我们生活的空间才会越来越便利,越来越美好。

文/张景波

图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今年建成20处无界公园
城市公共空间更新不能热衷于“打卡网红”,要把实用性和可持续性放在首位
济南11000辆共享单车来了!605处布点 半小时5毛起
海口建议研究启动将路边免费停车变为收费管理
偏爱台北绿意浓
西安公共自行车运营现状:夹缝中求生存 免费骑行是优势|摩拜|绑定手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