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笔记》第4.5条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若脉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外感病第一天,太阳感受邪气。脉无特殊变化(中风为浮缓,伤寒为浮紧)。此时脉证相符,说明邪不传它经。

颇,《说文解字》指头偏向一侧,既有“很、甚”,也有“少,稍微”之意。这里指“很”,很想吐,这是提示邪入少阳,(少阳证为胆热气郁,容易反胃,心烦喜呕,其中“喜”指多,善),《伤寒论》中常以呕提示少阳病(40条大青龙汤证,61条干姜附子汤)。

躁烦指肢体躁动不宁,多为三阴重证,结合第5条可知为阳明病的里热里实,上扰心神的烦躁。

脉数急:脉又数又快,说明此时脉证已变,邪已传经。临床也格外重视这种脉的病人,变化很快。

5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外感病两三天后,没有出现阳明、少阳证,则没有内传。胡希恕胡老认为两三天不传之后就不会传,临床多见传少阳,小柴胡汤证。

辨传经不传经的依据不是病程天数的多少,是看临床脉症是否发生了变化。

至此太阳病篇的绪论已完,第一条为总论,2.3.6为分类提纲,7.8.9.10讲解了太阳病的自然病程,4.5为太阳病的传经​​​。

谬误难免,敬请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幸福医话——《伤寒论》中为什么《太阳病篇》最长
《伤寒论》点评[34]
秋燕饵:步入中医经方的世界(有问题的解说)
太阳病指的是什么
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伤寒论》的辩证论治体系
我的中医经方故事连载(144)眩晕六经辨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