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共读《论语》复习——第三篇“八佾”

2016.12.4
“八佾(yì)”篇包括26章。儒家倡导的文明之路(华夷之辨),根本内核是“仁”,个人的外在表现为“孝”(最大的“孝”,就是人类历史内在文明性的继承),而从社会形态看,就是“礼乐文明”,也是《论语》“八佾”篇阐述的内容。“礼乐”是外在的表现形态,也是内在的根本,是全方位的,是由社会传统习俗形成的,且具有时代感,既面向现实也面向未来。在孔子看来,周礼是最完备的,是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典范。强调“乐”的根本在尽善尽美,在陶冶人们情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可以作为人生幸福的指向。01~03章为立论,举了违“礼”的例子引出礼乐的核心为“仁”;04~14章,是对“礼”内涵及外用的探讨;15~22章,对普通人对“礼”的错误理解进行解读;23~25章,主要讲“乐”;26章,全篇总结,指出“礼乐”是文明的体现,没有“礼乐”,就没有文明。(参考《王阳明心学传承文献精编》第144~145页)

【名句摘录】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一、违“礼”之例引出的“礼乐文明”核心——“仁”(01~03章)

(读解)孔子生活时代“礼”的规范是很具体的(类似于现在所说的贵族生活方式),孔子的伟大之处不仅是以周公为偶像,继承了各种“礼”,他还提炼出了其中的内核及精髓,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并将其推广到了社会生活中。本篇01、02章,都是以“违礼”的例子表明:“礼”是人们的具体生活方式,它不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它是有内涵的,是来自人的内在的,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的标准,不可僭越胡乱享用,否则会成为人们眼中心中讥笑的对象。进而引出“礼乐文明”的精神核心是内在的“仁”(这个内核下一篇《里仁》专门展开讨论),没有仁爱之心,“礼”会成为装样子的形式,被人贻笑大方。

(3·01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在议论季氏时说:“在他的家庙的庭院里用八佾奏乐舞蹈,对这样的事情也能够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够容忍呢!”

【拓展一】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却用八佾。孔子这句话对这种破坏周礼等级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

【拓展二】周礼规定的等级制度是为了稳定社会,也确实稳定了数百年之久。到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时代,有些有权有势的卿大夫敢于僭越周礼,自行其是,越制享受。这表明周天子已经失去权威性,推动控制诸侯、卿大夫的实际能力。孔子维护周礼,是为了社会稳定,但他维护不了,礼崩乐坏乃大势所趋。孔子以后,社会就进入几百年战乱的战国时期。

(3·02原文)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译文)掌握鲁国实权的三个家族在祭祖仪式结束时,唱着天子祭祖时所用的诗歌《雍》。孔子说:“歌词中的‘诸侯辅助,天子肃穆’,怎能唱于三家的庙堂?”

【拓展】三家,说的是仲孙、叔孙、季孙。仲、叔、季三孙,是鲁国的卿大夫。大夫称家,故称三家。他们是桓公的公子庆父、叔牙、季友之后的子孙,故皆称孙,又称三桓子孙。庆父为庶子之长,故仲孙后改称孟孙。《雍》在《诗经》写作“雝”,是《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彻”通作撤,古代天子祭宗庙,礼成时,歌此《雍》诗以撤祭馔,今三家祭祖,用本为天子才能用的诗歌而撤,对于这种越礼犯上的举动,孔子极为愤慨。

(3·03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有什么用?”

【拓展】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进而表明:“礼乐文明”的核心乃是“仁”,以上两个违“礼”的例子,都已没有“仁”,只能让人看笑话。

二、贯穿生与死的“礼乐”之本(04~07章)

(读解)从04章开始,从探讨“礼”之根本开始,论述礼乐的内涵及外用。

(3.04原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译文)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说:“问得太重要了!礼,与其铺张奢侈,不如俭朴;拿丧礼来说,与周备到位,不如发自心底真正地哀伤。”

(读解)“礼”是人内在情感的反应,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不必铺张浪费用以炫耀和显摆,节俭够用就好,应该注重的是生活品质,而不是奢华。丧礼不用办得十全十美,那都是做给别人看的,是不合情理的,不如哀戚,以心底的哀伤去表达感情,这时的哀戚才是“礼”的根本。孔子用一句话总结了“礼”的根本:人生无非生与死,礼乐贯穿生死,礼的根本是在于做事情恰到好处,乐(包括各种心理精神状态),是精神上的追求,要真心实意(戚)。活着,精神世界要充盈,物质生活到位即好;面对死亡,自然流露内心哀伤即好,不必被更多的外在形式套住去显示“礼”。

【拓展一】古时礼有五种,即吉凶军宾嘉。吉礼,关于敬事邦国鬼神;凶礼,关于丧葬;宾礼,关于朝聘过从;军礼,关于兴兵征讨;嘉礼,关于吉庆嘉欢。

【拓展二】中国一切学问皆重根本。例如酒由水造,水是酒之本。又如百川归海,河海之本。故祭祀供酒,只供白水,祭海神则先祭河神。

(3·05原文)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译文)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读解)诸夏是中国,通指春秋诸国。中国自古有礼乐伦常之道,但至春秋时代,诸侯不听命于周天子,大夫专权,无父无君,弒父弒君皆有之。虽有礼乐而无所用。孔子有感而发此论。此意是说,夷狄是外国,虽无礼乐教化,犹有其君,不同于诸夏这样目无君主。故云:“诸夏之亡。”举例说明“礼”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是“华夷之辨”的实际体现。

(3·06原文)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译文)鲁大夫季孙氏要去祭泰山。孔子问冉有(季氏家臣):“你能劝阻他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就说:“啊呀,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意思是说泰山之神是不会接受非礼之祭的。)

(读解)这也是一个违“礼”的事例。泰山是在鲁国与齐国境内的天下名山,为五岳之长。只有天子能祭,以及鲁君、齐君在其境内能祭。季氏只是鲁国的大夫,他也要去祭泰山,这是严重的僭礼。这句话表面上说“泰山之神尚不如林放”。实际意思是:普通人如林放者,犹知问礼之本,泰山之神,岂不知礼。祭祀合乎礼,神始受之,否则不能受。季氏目无天子,目无国君,泰山肯接受吗。孔子感叹之后,不说季氏,而说泰山,天地自然是不会违“礼”接受贿赂的。正确的礼乐生活,本质是天地“规定”的人类发展规律,人为的装模作样没有价值。

(3·07原文)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译文)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争的话,也一定是射箭比赛吧!但比赛时也先是互相作揖而后登堂比赛,比赛完走下堂互相敬酒,这样的竞争也还是君子之争啊!”

(读解)孔子以射箭时的“礼”来示范什么是真正的“礼”。有德行的君子,心平气和,与人相处恭敬谦逊,与世无争。如果一定要找他有所竞争的地方,那一定是见他在比赛射箭的时候。人们射箭有射中的时候,也有射不中的时候,有射中的多的,也有射中的少的,有胜有负,貌似有所竞争的样子。但是仔细观察他将要开始射箭的时候,一定是先行礼,后上场,礼仪上决无纰漏,射完之后,必与一同射箭的人一同下场来,胜者敬酒,说道:承让。负者也举杯,说道:领教。射箭的礼仪就是这样的。虽然有胜负之分,但自始至终,仪态自然大方,行为彬彬有礼,礼让谦逊,这样的竞争就是君子之争,并非小人那要只凭一股血气,必胜对方而后快的相互争斗。有射箭,就会有竞争,而君子之争又是这样的情形,由此可见君子与世无争的真正涵义。儒家推崇的礼乐,不是单纯推崇社会稳定,儒家完全看到了社会充满斗争和变革,只不过儒家认为,具备文明性的斗争才是建设性的。

三、释义——“礼”是社会生活形态,有形式,更要有容,有传承,也有时代性(08~14章)

(3·08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读解)引用《诗经》的诗来谈“礼”。美女各种美的姿态的前提条件首先得是美女,“礼”的表现是外在层面的,“礼乐”是人生一种形态的展现,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

(3·09原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译文)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读解)“礼乐”是社会传统习俗形成的具体形态,没有形式是不行的。但“礼”并不是越古老越好,我们需要尊重传统,但也要尊重现实。“礼”必须有传承,也一定要符合时代要求。

(3·10原文)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译文)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读解)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等级名分,不仅活着的时候不能改变,死后也不能改变。生时是贵者、尊者,死后其亡灵也是尊者、贵者。这里,他对行禘礼的议论,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状况。主要是说明“礼”不光是形式,还要能传道,要有实在的内容。没有内容的形式是过时的、没用的。

(3·11原文)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译文)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对治理天下的事,就会像把这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他的手掌。

(读解)如果知“礼”、懂“礼”、行“礼”,看天下就会如同看自己的手掌一样清楚,强调“礼乐”的内在精神才是根本。

(3·12原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译文)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读解)孔子并不过多提及鬼神之事,如他说:“敬鬼神而远之。”所以,他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并非认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需领会“礼”的精神。

(3·13原文)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译文)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

(读解)“礼”的形式很重要,但形式也必须是内在的,否则形式再完美也没用。“礼乐”根本上是“理性的除魅”,不是玩信仰。

(3·14原文)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译文)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读解)对三代“礼”进行评价,强调周礼的重要性。孔了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等有深入研究,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有沿袭。遵从周礼,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但这不是绝对的。在前面的篇章里,孔子就提出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都应有所损益。

四、纠偏——礼是多方面的,要恰到好处,传承重要,面向未来也很重要(15~22章)

(3·15原文)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译文)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读解)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这一段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的品格,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礼”不是瞎显摆, 懂得再多也要知“礼”、行“礼”。

(3·16原文)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译文)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读解)“射”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这里以射箭作比喻,强调礼是多种多样,不能用一种标准去衡量。

(3·17原文)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译文)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读解)按照周礼的规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际,就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历书放在祖庙里,并按照历书规定每月初一日来到祖庙,苫只活羊祭庙,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当时,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去“告朔”,告朔经成为形式。所以,子贡提出去掉“饩(xi)羊”。孔子认为这是不对的,强调“礼”的文化性,“礼”的存废不可以从物质角度考虑,形式的东西有时候也要保持。形式都没有了,哪还会有内容?

(3·18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侍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读解)孔子很重视和坚持过去礼仪的规定,却被不理解、不遵循的认为别有用心。人的基本礼仪必须有,个性至上,自我放纵是不可取的。

(3·19原文)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译文)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

(读解)“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孔子君臣之礼的主要内容。只要做到这一点,君臣之间就会和谐相处。君臣关系应该是相互平等的,君有“礼”臣才会“忠”,“礼”不应是单方面的压迫。

(3·20原文)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说到乐处,而不至于淫,说到哀处,而不至于伤。”

(3·21原文)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哀公问宰我,制作土地爷用哪种木头。宰我说:“夏朝用松,殷朝用柏,周朝用栗,说:使人胆战心惊。”孔子听后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读解)这两条主要说明:“礼”是要掌握分寸的,要恰到好处,如无论哀与乐都不可过分。“礼”是全面的,是面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传承非常重要,但也要面向未来,这样才有意义、有可贵的价值。

(3·22原文)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译文)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读解)不是功劳大、地位高就是有礼。管仲的功劳大,但孔子认为他在“礼”的层面上还不够到位,有失“礼”的地方。

五、悦心——“乐”的根本是尽善尽美,能陶冶情操,能引领人生幸福的方向(23~25章)

(3·23原文)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译文)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

(读解)音乐能让人心情越来越纯净,精神越来越愉悦,越来越干净,“乐”能成就内心,成就幸福,是让人快乐的,“乐”的根本是内在精神的美好。

(3·24原文)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译文)仪地长官求见孔子,他说:“君子到了这里,我都要求见。”见孔子后,出来说:“诸位,不要在乎官职,天下无道很久了,老天要你们的老师成为号令天下的圣人。”

(读解)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对孔子佩服至极。认为有了孔子,就有人生幸福的指向。木铎可作为乐器,代表人生幸福的指向,强调了“乐”的现实教化效果。

(3·25原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译文)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读解)“乐”的根本在尽善尽美,是圆满的,“乐”的功能是就是人生幸福。

六、总结——礼乐是文明的体现

(3·26原文)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孔子说:“处于上位却不宽容,向人行礼没有敬意,面对丧事毫不悲伤,我还有什么期待呢?”

(读解)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站在高位没有对社会的宽容之心,行礼时无敬意,参加丧礼不伤心,这就是没有礼乐的表现。旨在说明人生的幸福是全方位的,没有“礼乐”就没有文明。孔子主张实行“德治”“礼治”,这首先提出了对当政者的道德要求。倘为官执政者做不到“礼”所要求的那样,自身的道德修养不够,那这个国家就无法得到治理。当时社会上礼崩乐坏的局面,已经使孔子感到不能容忍了。

闺女的妈咪

评论

  • 馨香玫瑰

    12分钟前

  •  如盐 ????

    4小时前

  • 闺女的妈咪

    10小时前

    这篇有些难

  • 哆来咪

    19小时前

  • 叫个啥呢

    20小时前

    儒学

  • 羽妈妈

    20小时前

    太烧脑

  • 名字

    21小时前

  • 青云

    23小时前

    收藏

  • J-Bella

    23小时前

  • C5

    1天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大义(崔栢滔 )八佾篇
《论语》选读02《克己复礼》注译评
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论仁德与礼乐的关系
《论语》心解 八佾篇第三(凡二十六章)
安德义论语解读3——八佾篇第三
《论语》全文翻译 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