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产科宝典】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管理10大要点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病理产科一种常见病,对于产前、产中的处理讨论较多,但这类患者产后的管理同样不容忽视,本文通过综合众多指南及重要文献提炼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10大管理要点以供参考!


1.子痫前期和长期心血管风险之间的关系已在多项荟萃分析中得到证实。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队列分析表明,与正常妊娠的妇女相比,第一次怀孕时有子痫前期病史的妇女有更高的心血管发生风险,早发性子痫前期(发病<妊娠34周)的患者比晚发性子痫前期的患者风险更高。

2.有子痫前期病史的患者心血管发病率/死亡率增加主要由于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胰岛素抵抗、交感神经过度活动、促炎物质增加和脂质异常相关的生理和代谢变化,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另外遗传因素和预先存在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脂、高龄、肥胖等)也是发生心血管疾病或导致死亡率增加的原因之一,故进行适当的产后监测和干预措施来减少这些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3.在出院前告知患者与子痫前期相关的长期风险,并重视产后随访的重要性:一般3-7天血压达到峰值,1-4周内都是血压升高的危险期,此时产妇有可能出现子痫前期或子痫等急重症,故在此期间应该继续监测血压,确保血压稳定。产后6周内是降压治疗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控制好血压,95%的产妇在产后半年停药后仍保持正常的血压水平。

4.出院后3个月内定期测量血压(必要时24小时动态血压,以鉴别白大褂或隐性高血压)、尿蛋白、肾功能和肝功能。尿白蛋白与肌酐比持续>3.5mg/mmol或血白蛋白与肌酐比>10mg/mmol或显微镜下持续血尿,要及时进一步检查排除肾功能损害。

5.大多数抗高血压药物都不影响母乳喂养,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建议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积极母乳喂养,可降低产妇将来发展为慢性高血压的风险。若发现婴儿嗜睡、皮肤苍白、四肢寒冷或喂养不良时,可测量婴儿血压,以排除母乳中抗高血压药含量过高可能,尤其是早产婴儿。

6.对于产前已行降压治疗的患者产后应继续服药,避免突然停药导致血压反弹。大多数指南建议拉贝洛尔、硝苯地平和依那普利作为母乳喂养母亲的一线抗高血压药物。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常用于围产期心肌病的治疗,早产儿或患有肾衰竭疾病的产妇禁用。产后服药同时在家自行监测血压,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在产后3个月内恢复正常。

7.关于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门诊血压≥140/90mmHg:应进行24小时ABPM,以排除白大褂高血压,因为门诊血压升高和白大褂高血压关系密切。ABPM包括24小时血压总体≥130/80mmHg,日间平均≥135/85mmHg,夜间平均≥120/70mmHg;夜间血压下降<10%应排除其他系统疾患,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故在进行ABPM评估时,需要保证产妇良好的睡眠质量。

8.关于肝酶升高和持续血小板减少:新生儿出生后若产妇的肝酶升高和低血小板计数下降,也应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进一步的检查、专家会诊、体重管理、戒烟、生活方式的改变等)。ABPM持续≥130/80mmHg或临床血压≥140/90mmHg,应进行抗高血压治疗,新的证据表明产后正常血压范围最好保持在120/80mmHg左右。

9.子痫前期与产后抑郁症的风险增加有关,因此建议在复查时进行产后抑郁症和焦虑症筛查,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可以作为一种初步的筛查工具。产后口服甲基多巴降压与抑郁症发生有关。

10.检查时应告知子痫前期病史女性再次妊娠发生子痫前期风险达15%,以及优化下次孕前相关检查、降低再次子痫前期的风险(包括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定期运动、合理膳食、补充钙剂等),无生育意愿应做好避孕措施。所有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均应终生随访,每年1次健康体检,包括血压、BMI、代谢情况和尿蛋白,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



总 结


产后<6周:




32%-44%的子痫发生在产后期7天,严格评估血压,并询问妇女有关头痛和上腹疼痛的情况;如果分娩前没有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产后血压≥140/90mmHg应立即开始降压药治疗。

对于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至今尚无明确共识。

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初步筛查产后抑郁或焦虑。

3-6个月:




尽可能使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估血压,目标血压是<120/80mmHg;

如果血压持续>120/80mmHg,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

如果血压≥130/80mmHg,继续服用抗高血压药物;

血压≥140/90mmHg(临床血压评估)应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或调整降压药。

有子痫前期病史女性远期容易罹患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心血管意外( 包括中风或死亡) 、血管性痴呆和慢性肾病。产后良好的血压可以降低女性远期动脉硬化、慢性高血压和心血管意外发生风险,因此产后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适度锻炼、戒烟、戒酒、保持正常体重和血压稳定至关重要。

作者:赵通

单位:上海同济医疗集团亭林医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的护理措施
什么是子痫
产科急救:子痫前期并发高血压脑病的诊断和处理,一文搞定!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时机与方式
胎儿的隐形杀手——妊娠期高血压
罗东教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麻醉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