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业测试||《幼儿心理学》考试,你能得几分?

《幼儿心理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个空,每个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智力包括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                      和记忆力等。

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                       和情感过程。

3.幼儿自我评价主要依赖于                        的评价。

4.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5.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                   过程。

6.记忆表象具有直观性和                      两个基本特征。

7.由于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幼儿园的教学应该坚持                 原则。

8.言语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                    

9幼儿掌握的时间概念往往是与他们                                      有着密切联系。

10.三岁前幼儿的思维基本属于                                思维。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请在题号前括号里打“√”;错的,则请在题号前括号里打“×”;判断失误还倒扣1分。

【    】11.幼儿刚刚出生时已经具备了许多种感觉能力。

【    】12.只有需要得到满足后人才会产生情绪情感。

【    】13.幼儿年龄越小;注意转移就越快。

【    】14.幼儿掌握的绝大多数概念都是日常概念和具体概念。

【    】15.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掌握左右方位概念还相当的困难。

【    】16.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该年龄阶段的每个儿童都具有的心理特征。

【    】17.每种气质类型都有其各自的长处和不足,因此,就气质类型而言它们没有优劣之分。

【    】18幼儿的问题言语就是幼儿说出的带有语法问题的语句。

【    】19.幼儿同伴之间的冲突,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20.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心理来源于人的内心,而不是来源于客观现实。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把你所选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1.社会性的核心内容是

A.人际交往      B.亲社会行为        C.分享行为            D.性别行为           【    】

22.造成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先天因素      B.家庭中缺少小玩伴   C.家庭的环境和教育    D.家庭中人数少       【    】

23.幼儿掌握的词汇中最多的是

A.动词          B.形容词             C.副词                D.名词              【    】

24人心理的器官是

     A心脏         B人脑               C.心                  D                 【    】

25.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能力           B.理想              C.情感                D.人生观             【    】

26小朋友A,四岁,稳重、恬静、不爱说话,教学活动中极少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叫她,她慢条斯里地答得挺好;和小朋友相处,很少有冲突,不爱告状,不爱表现自己;受表扬只是抿嘴一笑。不轻易发脾气,也很少大声笑。

小朋友A的气质类型最有可能是

A.多血质          B.抑郁质            C.粘液质             D.胆汁质             【    】

27.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现实性的因素是

A.生理成熟         B.环境与教育       C.遗传               D.幼儿园教育         【    】

28.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是

A.气质             B.个性             C.性格              D.能力              【    】

29.阳光灿烂的时候,刚刚进去进入已播放影片的电影院时,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在过了10秒钟左右后,逐渐就看清楚了东西。这种心理现象叫做

A.对比             B.适应              C.恢复             D.视觉              【    】

30.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是

A.动机             B.理想              C.信念              D.需要              【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

31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32社会性

33思维

34.知觉

35.气质

五、实例分析(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36案例:格赛尔的双生子的爬楼梯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大的时候,T总共练了8周,C只练了2周。

实验结果却出人意料:只练了2周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7周的T的还好——C在10秒钟内能爬上那特制的五层楼梯的最高层,而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格赛尔的双生子的爬楼梯实验说明了幼儿心理学中的哪些观点?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48分)

37.引起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哪些?(本小题8分)

38幼儿性格发展表现出哪些年龄特征?我们应该如何根据幼儿表现出的这些性格年龄特征来对他们进行教育?(本小题16分)

39同伴关系对幼儿发展有何积极作用?(本小题8

40.如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本小题8分)

41.在活动中如何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本小题8分)

《幼儿心理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个空,每填对1个空得1分,满分10分)

1.观察力

2.意志过程

3.成人

4.指向和集中

5.知觉

6.概括性

7直观性

8.内部言语

9具体的生活活动

10.直观行动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答对1小题得1分,判断失误的不但不得分还倒扣1分,满分10

11√;12×;13×;14√;15√;16×;17√;18×;19√;20×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答对1小题得1分,满分10

21A;22C;23D;24B;25A;26C;27B;28C;29B;30D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答对1小题得3分,满分15

31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指个体成长的某一段时期,其成熟程度恰好适合某种行为的发展;如果失去或错过发展机会,以后将很难学会该种行为,有的甚至一生难以弥补。

32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3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34.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35气质是一个人所特有的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及灵活性方面的特征。

五、实例分析(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36.格赛尔的双生子的爬楼梯实验说明了幼儿心理学中的如下观点:

人的生理成熟对儿童学习技能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提前学习对孩子并没有多大作用,因为他的生理成熟还没有达到所需要的水平。技能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生理的成熟水平。儿童的心理发展依赖于儿童大脑与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脑与神经系统的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直接的自然物质前提。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48分)

37.引起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主要有

(1)父母的惩罚。研究表明,惩罚,特别是体罚只能增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2)榜样。影视上的攻击榜样能增加幼儿的攻击行为。过多地让幼儿看影视暴力,会影响他们处事的态度,使他们将暴力看作是一种解决人际冲突的可接受的和有效的途径。

(3)强化。当幼儿出现攻击行为时,成人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幼儿的侵犯行为。如果一个孩子能从攻击行为中得到好处,也会强化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4)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身心方面受到挫折。

38.幼儿性格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教育对策如下:

(1)活泼好动

教育对策:设计的教育的活动,要多些幼儿自主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获得发展。

(2)喜欢交往

教育对策:努力创造条件让幼儿有与同伴和老师交往的机会,让他们在交往中发展其交往能力和智慧。

(3)好奇好问

教育对策:认真受理幼儿提出的问题,通过幼儿提出的问题促进幼儿的发展;努力创造条件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对于幼儿由于好奇而出现的“破坏行为”要慎重处理。

(4)好冲动

教育对策:适当地对幼儿进行自我控制能力的训练,并且让幼儿有充分活动和申诉的机会。

39

1)同伴交往可以满足幼儿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2)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3)同伴交往对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及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4)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40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41

(1)成人要善于发现与辨别孩子的情绪

(2)从幼儿的情绪表现来分析幼儿的内心情感世界

(3)要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

(4)注意孩子积极情感的引导,让积极情感成为幼儿情感的主旋律,减少消极情感的产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同伴交往的发展
中班幼儿年龄特点
玩伴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该帮孩子选择玩伴吗?
6岁儿童如何心理教育
青少年心理发展百解之五:幼儿心理发展(3-6岁)
由幼儿向小学生角色转变的问题初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