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融奕論語新解】不要跟故意找事的人辩论

原文: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 ”

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 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陈司败问:“鲁昭公知礼吗?”孔子说:“他知礼。”孔子走出去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

请他走近自己,说:“我听说君子不因关系亲近而偏袒,难道君子也有偏袒吗?

鲁君从吴国娶了位夫人,是鲁君的同姓,于是称她为吴孟子。鲁君若算得上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

巫马期把此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孔丘真幸运,如果有错误,别人一定会指出来让我知道。”

陈司寇这个人,明明知道鲁昭公不知礼,还故意问孔子,这就是专门整孔子,给孔子出难题。

孔子呢,不跟陈司寇辩论,直接说,鲁昭公知礼。 这可能出乎陈司寇的意料,本来想给孔子难堪,想着孔子这下难了。

说不知礼得罪鲁昭公,没有了君臣之礼,鲁国也没了尊严。

说知礼,就落个偏袒鲁昭公的话柄,孔圣人不过如此吗?见到权贵,就低头了?

陈司寇这人,就是故意找事,给孔子难堪,也设计好了套路,无论孔子如何回答,后面都等着给孔子难堪。

孔子是什么人?圣人也,知道陈司寇的心思,直接回答知礼,还没等陈司寇再问,孔子就退了,就走了。

孔子为鲁昭公取同姓之女这一失礼的行为故作不知,表明了他是“为尊者讳”,不直说君主不知礼。

但他的袒护行为被人指了出来,他的学生还特意告诉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承认错误,流露出磊落坦荡的君子之风。

事实上他通过这种方式已经表示了鲁昭公失礼,但孔子的做法没有失礼。

孔子不是不认错,而是要看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认错,以及认错是不是有益于社会以及后世。

在有些人面前,有些错误是不能承认的,但错误毕竟是错误,还需要正名,需要修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要跟故意找事的人辩论
论语139节:说话时,要考虑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
论语7.31
论语注释 闻过则喜
【辉光日新1456】(昭公知礼乎)躲避、退出,有时候是对自己的最好保护。
《论语》: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