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坑害孔子的人》018-原思的工资
《论语》原【第06篇雍也第05章】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杨伯峻译文】原思在孔子家做总管,孔子给他一万斤粮食,他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了,给你老家的乡亲们吧!”
【钱穆译文】原思当先生的家宰,先生给他俸米九百斛。原思辞多了。先生说:“不要辞,可给些你的邻里乡党呀!”
【李泽厚译文】原思作地方官,给他小米九百斗,他不接受。孔子说:“别这样,可以分给你的邻居和老乡的嘛。”
【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
【游梦僧直译】原思做他(孔子)的家邑宰,(孔子)给他九百粟(当俸禄),(原思)推辞不受。孔子说:“不要(推辞),用它给予你的乡里乡亲吧!”
【游梦僧意译】原思做孔子的家邑宰,孔子给他九百粟当俸禄,原思推辞不受。孔子说:“不要推辞,这是你应得的,如果你安贫乐道、无意取利,就用它给予你的乡里乡亲,帮助他们吧!”
【详解】《论语》此章,有一个神奇之处,就是“原宪为之宰”中的“之”字,如果为独立单一,与其他章无关联的话,如此主语不明确的句子,实属不妥。如此明显的错漏出在《论语》中,更是不可思议。
实际上,并非《论语》有错漏,而是后世断章乱句所致。此章应该是紧随“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章的。此章的“之”字,指代的就是“子”。
此章的主旨就是表现孔子因仁而不计利的。
咱先做人物介绍。
原思:即原宪(公元前515年—?),字子思,春秋末年宋国商丘人。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原宪出身于宋国商丘一个贫寒之家,拜孔子为师,《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孔子卒后,原宪退隐,居于卫。”
庄子》描述原宪: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縰履,杖黎而应门。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
唐代吴筠有《咏原宪子》诗:“原生何淡漠,观妙自怡性。蓬户常晏如,弦歌乐天命。无财方是贫,有道固非病。木赐钦高风,退惭车马盛。”
先秦经典《列子》的《杨朱篇》也有云——杨朱曰:“原宪窭于鲁,子贡殖于卫。原宪之窭损生,子贡之殖累身。”窭者,贫也,贫穷。
简而言之:原宪,不逐利,不好名,为人安贫乐道,处世乐观豁达。
介绍完人物,咱开始解读字句。
之:(原思为之宰)指示代词,指代的是孔子。此章应该是紧随“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章。
《论语注疏》引《世家》云:“孔子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司寇。”鲁司寇,大夫也,必有采邑。大夫称家,故以原宪为家采邑之宰也。
原思为之宰:原思做孔子的家邑宰。李老解读为“原思作地方官”,明显不妥。再说,若原思做的是地方官的话,取的是国家的俸禄,何必向孔子作辞?
与之粟九百:此处的“之”,指代原思。主语是孔子。(孔子)给他九百粟(当俸禄)。
辞:推却不受。《公羊传·哀公三年》:以王父命辞父命。大白话就是“推辞而不接受”。
毋:本义表示禁止的词。相当于莫、勿、不。西汉·司马迁·《史记·鸿门宴》:“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以:《说文解字》:用也。“用……来做……”。
与:本义为“赐予,施予,给予”。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尔:第二人称代词,即“你”。战国·孟子·《孟子》:尔为尔,我为我。
邻里乡党:《论语注疏》郑曰:“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现在的话就是说“乡里乡亲”。
孔子说:“不要辞让不受,如果你安贫乐道,就用(这)给予你的乡里乡亲吧”。
孔子为何坚持让原宪不要推辞呢?因为这是原宪应得的(义之所在),故应“毋辞”(取)。孔安国曰:“禄法所得,当受无让。”
按原宪的品性来推测,他推辞老师给的俸禄,绝非仅仅因为对方是他的老师而耻于索取,而是安贫乐道、无意取利的品性所致。
面对原思的辞而不受,孔子则让原思接受下来,然后让他散发给同乡故里,可见其心之仁也。
“粟九百”,利也;原思却而不受,则教之“与尔邻里乡党”,仁也。
此章解读完。最后,咱把两章放在一起,感受一下它们的紧密关系。
【09子罕篇0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06雍也篇0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有读者可能会说:“这是原思的工资,你孔子拿它来说送给乡里乡亲,这算是他的仁吗?”
这样的反问,也不无道理,也说得过去。那么,孔子对切身利益,是不是也这么慷慨大方呢?有的,而且比这更大方的呢。咱下文再解读。
欲知后事如何,敬请继续关注《游梦僧解论之<给坑害孔子的人>》系列文章。同时,欢迎在后面打赏支持,谢谢!
【第06篇雍也第05章原文】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游梦僧直译】原思做他(孔子)的家邑宰,(孔子)给他九百粟(当俸禄),(原思)推辞不受。孔子说:“不要(推辞),用它给予你的乡里乡亲吧!”
【游梦僧意译】原思做孔子的家邑宰,孔子给他九百粟当俸禄,原思推辞不受。孔子说:“不要推辞,这是你应得的,如果你安贫乐道、无意取利,就用它给予你的乡里乡亲,帮助他们吧!”
版权所有,请尊重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共读】《论语》雍也篇第五
《论语》雍也篇6.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论语》6.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儒】《论语·雍也篇》(5)当官的最该帮助穷乡亲
《雍也篇》6.5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论语连载(125)《雍也篇》第5章,“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