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四节 汉景帝加强皇权(1)
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虽力求安定,与民休息,以巩固政权。但是,来自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斗争,一直搅得天下难安,基业不固。特别是握有实权的诸 侯王,从异姓到同姓,窥伺皇位的野心家大有人在,纷纷梦想取而代之,致使动乱接连发生,列土封王的弊端暴露无遗。先是各异姓王称霸一方,接踵反叛;继则诸 吕谋逆,几近取代刘氏;最后是同室操戈,七国叛乱,付出血的代价。

  决策失误,措施乖谬,必然要付出代价。刘邦为巩固政权,在削除各异 姓王的同时,又相继封宗室子弟11人为王,形成燕、代、齐、楚、梁、赵、吴、淮南、淮阳、荆诸同姓藩国犬牙相制之势,以为天下一家,永结磐石之固。后来, 在铲除诸吕、安定刘氏斗争中,以齐王刘襄为代表的诸同姓王,确实体现了刘姓一家一致对外的藩屏作用。但是,刘邦等却忽略了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的历史教训, 从而埋下祸根,遗患后世。

  这些同姓诸侯王国,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山海田泽,赋敛自资。而且握有军权,拥兵自卫,宫室百官,制同皇 帝。随着势力发展,血亲关系日渐淡漠,各以自身的利害为转移,轻则徇私枉法,重则阴谋叛逆。在全国62郡中,诸侯王共占去47郡,只有15郡由朝廷直接管 理,而且公主、列侯的彩邑,又占去15郡中相当一部分,使国家呈现头轻脚重、干弱枝强局面,对诸侯王失去控制力。

  政治家常有超人的观 察力或许刘邦还有预知未来的特异功能。在他封侄子刘濞为吴王时,认为刘濞状有反相,预言50年后东南有乱,可能就是刘濞带头造反。但是,对未来的预感并非 现实,眼前是刘邦担心“吴会稽轻悍,无壮王填之,诸子少”,只好立刘濞为吴王,坐镇会稽。同时,在当时形势下,也无法对未来作出防备措施,仅告诫刘濞“汝 慎毋反”,而刘濞也只能回答“不敢”。但是,事情并未按刘邦的意愿发展,历史也未按刘濞的承诺兑现,50年后果然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如果刘 邦地下有知,定是追悔莫及。

  统治集团间,如果权力失衡,利益不均,常会直接引发矛盾与斗争。在汉文帝即位以前诸侯王势力仍很弱小,尚 不足以同朝廷公开抗衡,两者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同诸吕争夺政权。诸吕覆灭以后,权力回归刘氏天下同姓一家,矛盾也立即转为同室操戈,手足相残。最先起来造反 的是刘邦的孙子济北王刘兴居。吕后时,为网罗刘邦子孙为己用,以刘兴居为牟侯,其兄刘章为朱虚侯,宿卫长安。诛灭诸吕角斗中,刘邦子孙中属刘章功劳最大, 其次是划兴居。因此,诸大臣们曾许诺尽以赵地王刘章,尽以梁地王刘兴居。但文帝即位后,得知刘章和刘兴居在铲除诸吕时,曾想立其兄齐王刘襄为皇帝,内心很 不平衡。故而论功行封时,文帝出于私心,有意贬低刘章和刘兴居的功劳,不肯履行大臣们许下的诺言,于文帝前元二年,割齐国两郡之地,封刘章为城阳王、刘兴 居为济北王。对此,刘章兄弟二人愤愤不平,伺机发难,讨个公道。前元三年,匈奴入侵,来势甚猛,汉文帝发边郡车骑8万,命丞相灌婴率军迎击。随后,文帝又 亲临太原督阵,鼓舞将士势气。此时,刘章已病故,刘兴居得知皇帝出京,认为是亲自击讨匈奴,京城必然空虚,时机不可错过,立即举兵造反。消息很快传到太 原,文帝立感边患事小,内乱事大,十万火急罢兵还朝,亲自指挥平乱。命柴武为大将军,率兵10.5万,击讨刘兴居。经过月余围剿,终将刘兴居抓获。刘兴居 被俘后,自知罪不可赦,不等文帝下令处死,便自行了断狱中。实际上,刘兴居以一郡之力与朝廷争衡,有如螳臂当车,不足以撼动朝廷这棵大树。但是,可怕的是 它具有很大的煽惑性,假若一旦拖延下去,难免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诸王联手对抗朝廷,势态就严重了。刘兴居虽然被剿灭了,但其他诸侯王还在,潜在威胁仍不可 忽视。

  文帝初期,诸侯王自以为亲贵,骄横不法,渐成割据之势。特别是准南王刘长,贵为刘邦少子,文帝小弟,恃宠而目无尊长,数违诏 命。其居处行止、皆无异于皇帝,擅立刑法,残害无辜,招降纳叛,包藏罪犯,任意罢退朝廷命官,自置属吏,滥赐爵位,以笼络人心,为报私仇,擅杀大臣。其母 赵姬,原为赵王张敖美人,后献给刘邦,遭吕后妒害致死,辟阳侯审食其知情而不肯营救。文帝前元三年,刘长身藏兵器至审食其家,将其杀死。对此,文帝一再姑 息,不忍治罪,仅令国舅薄昭致书规劝而已。但是,对于无法无天的恶人,任何善意劝告都不会起作用,非但不能使其改过自新,反而更加助长其有恃无恐。文帝前 元六年,刘长“谋为东帝”,欲与文帝平分江山,阴使属下70人,手推40辆满载兵器的小车,反于长安城北的谷口。又令人与闽越、匈奴勾结,欲使其发兵,共 同举事。但是,事情很快败露,文帝也不再心慈手软,立即使人惩治,召刘长到京伏法。为逃脱罪责,刘长采取杀人灭口手段,将两个参与谋反的头头暗自杀害,然 后到长安听从发落。刘长到长安后,丞相、御史大夫、宗正、廷尉等大臣,分别向文帝奏报刘长种种“废先帝法,不听天子诏”的罪状,一律认为“长所犯不轨,当 弃市”,“请论如法”。文帝不忍亲自处死少弟,乃“赦长死罪,废勿王”,发配蜀郡严道。而且遣其妻小与之同居,令“县为筑盖家室,皆日三食,给薪菜盐炊食 器席蓐”,并“给肉日五斤,酒二二斗。令故美人才人得幸者十人从居”,使其仍可过着非常人可比的花天酒地的生活。但是,刘长素日骄慢成性,刚愎自用,丈过 饰非,不肯受辱,在发配蜀郡途中绝食而死。这本来是咎由自取,死有余辜,而文帝却悲痛大哭,认为是自己把刘长推上绝路,不知如何处置其后事。最后只好按郎 中爰盎计策,嫁祸刘长所过诸县传木奉送酒食者,下令一一逮捕处死,以塞天下口舌耳目。

  淮南王谋反事件,对于汉文帝来说当是一付很好的 清醒剂,应对诸侯王不法行为予以有效约束,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但是,汉文帝昧于手足之义、骨肉亲情,既对刘长罚朱抵罪,又对其他诸侯王失于明察戒 备。以贾谊为代表的少数政论家,面对诸侯割据势力的膨胀、坐大,深为国家安危忧虑,毅然向文帝上《治安策》,痛陈射弊,力主匡正,大声疾呼:“臣窃惟事 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他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日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日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 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比 喻天下之势如同“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虑无聊,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指陈诸侯 王势大之后,以至亲之故,无不欲自为皇帝,不甘俯首听从朝命,而废法犯禁,称雄一方。在这种情况下,如若惩治一个,余者必然环顾而四起,其强者先反,疏者 必危,亲者必乱。最好的办法是“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无邪心”。建议“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以分散其势力。如果 “地制一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下无背叛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则天下大安大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件事,汉文帝其实早就在做
刘邦死后,这个这小小的诸侯国竟改变了西汉两百年进程
连载:两汉四百年32
(1)说文论武之六十甲子(八)
西汉“七国之乱”,七王皆死,为何没有参与叛乱的齐王也自尽了?
秘密处决,还是暗杀?“文景盛世”前夕,一段隐蔽的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