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桃杀三士:千古第一毒计的背后,是一场无法想象的惊天大阴谋!

自从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周王室的权威便一落千丈,与此同时各诸侯国纷纷伺机而动。首先郑国在郑寤生的率领下迅速崛起,并在与周王室的战争中射伤周天子。其次,齐桓公在管仲等人的辅佐下迅速壮大,并帮助燕国平定北方夷狄,后来又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会盟诸侯,周天子彻底成为了摆设。


而伴随着春秋五霸的崛起,各诸侯国之间彼此征战不休,于是很多人认为春秋以兵盛。但其实这一时期,谋略的运用也是炉火纯青的。比如在齐鲁之战中,曹刿就利用人的心理用击鼓战术大败齐国。而对于谋略,运用最经典的莫过于二桃杀三士了。

春秋时期,齐景公手下有三员大将分别是: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而后为了防止养寇为患,齐景公便赏这三位勇士两个桃子。这时,急性子的公孙接率先说道:“我在密林里捕杀过野猪,在山间与老虎搏斗,我这样的勇士应该得到一颗桃子吧”。于是,他便顺手拿起一个桃子,并在那里洋洋得意。


这时,一旁的田开疆也按耐不住说道:“我曾经两次率军击退前来进犯的诸侯,难道我的功劳不足以拿到一个桃子吗?”于是田开疆便顺手拿了一个桃子,然后也站在一旁。而本来想谦让一下的古冶子懵圈了,就因为这一谦让,眼前的桃子被这两位洗劫一空。

这时,他拔出宝剑怒发冲冠地说道:“你们两个认为自己很勇敢和有功劳,那我呢?当年我护送国君过黄河时,一个大鳖咬住了马蹄子,我于是跳下河去追个大鳖九里斩杀了它并把马牵了回来。难道我保卫国君的功劳和勇敢不如你们吗!\"

而公孙接和田开疆听到这些,便觉得自己功劳不如古冶子,因而羞愧难当一时想不开便拔出宝剑自刎。而古冶子看到因自己的争强好胜害死了两位勇士,于是在负罪感的驱使下也拔出宝剑自刎了。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晏子杀害他们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一、晏子心里的嫉妒。

有人认为,由于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等人的功劳日益壮大,晏子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晏子便向齐景公建议杀了这三位勇士,由此也就成就了二桃杀三士的典故。然而我们如果仔细翻看历史,这一点是很容易被推翻的。


首先就个人性格而言,晏子并非是那种小肚鸡肠、嫉贤妒能之人。如果真的是这样,他也不可能为齐国奔波一生。其次,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当时并未威胁到晏子的地位。所以,这一个原因基本就可以被排除了。

二、威胁到齐国的存亡。

相传,一方面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这三人关系非常好,并且结为异性兄弟。同时这三位猛士都在齐国有非常强大的实力,他们的存在时时刻刻威胁着齐景公的国君地位,因此齐景公才不能不除之而后快。


而另一方面,这三个人仗着自己昔日功绩恃宠而骄,他们常常胡作非为败坏朝政。因此齐景公才不得不接受晏子的提议,而设下这二桃杀三士的计谋。而我个人更倾向于这种原因,毕竟齐景公也不是一代昏君,不可能去干出这么出格的事情。

三、变相的削弱齐景公。

首先我们从利益最大化出发:这三人的死对于晏子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对于齐景公来说,手下却损失了三员大将。所以就二桃杀三士这个局来说,不管什么情况,齐景公一定是最大的败家。这就像赌博一样,晏子永远是不会输的庄家。


而就我个人而言,这种情况也是非常有可能的。毕竟春秋时期,国君权力衰落,世家权力做大而导致后来的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等数不胜数。如果真的是这样,晏子也不过是在给田氏做嫁衣,因为晏子死后晏家便一落千丈。

但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估计也只有当时的晏子和齐景公知道了。不过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这件事对于齐国的影响是特别巨大的。而对于二桃杀三士,很多人是褒贬不一的,有人认为这是晏子的一则妙计,也有人认为这是在自毁长城。


但我觉得如果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等人真的飞扬跋扈而威胁齐景公,那么晏子的这一手二桃杀三士的妙计确实是精妙绝伦。如果这三位勇士并未飞扬跋扈,而是由于阴谋和猜忌,那么就真的是在自毁长城了。

不过,这个典故更多的警示意义在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二桃杀三士》这个典故中,晏婴为什么要用二个桃子?
晏子毒设相杀局:“二桃杀三士”背后的人性剖析
“二桃杀三士”:奇谋背后是赤裸裸的人性
阴谋太多,历史上的阳谋你知道有几个?
诸葛亮最爱的《梁甫吟》是啥意思?背后真相让人胆寒
《梁父吟》中透漏着怎样的玄机?诸葛亮竟然是在抨击一个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