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神经的走形分布与临床进展

#讲

座#

面神经颅外段的走行分布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整形外科,上海 200003 第一作者:刘安堂(1979-),男,山东淄博人,医师,硕士.

刘安堂, 江 华

=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290(2005)02-0116-02

面神经起于桥脑下部的面神经核,自茎乳孔出颅后称

面神经颅外段。面神经是面部主要运动神经,支配包括颈阔肌的面部表情肌、茎突舌骨肌及二腹肌后腹[1]。在颅外的行程中又因穿经腮腺而分为腮腺前段、腮腺内段和腮腺后段。1 面神经腮腺前段

1.1 腮腺前段的行程及走行层次 腮腺前段长10~15m m,主干绝大多数为1根[2],由茎乳孔穿出后,在相当于下颌支外后缘乳突前、耳垂上方距皮肤表面约20~30mm 深处继续前行,走行于外耳道软骨与二腹肌后腹所形成的/V 0形间隙,并向前下越过茎突浅面、面后静脉和颈外动脉进入腮腺[1]。

在腮腺内,面神经先发出耳后神经(向后走行,经腮腺与胸锁乳突肌间行至乳突表面支配耳后肌、耳上肌、枕肌)、二腹肌神经(向下走行,在二腹肌后腹中部进入后腹,支配该肌)、茎突舌骨肌支(进入茎突舌骨肌中间部支配该肌)[3],后发出支配面部表情肌的分支。

1.2 腮腺前段的体表投影及解剖标志 面神经腮腺前段位置恒定,其体表投影约与耳垂下端相一致,易于显露,是手术中解剖面神经颅外段的常选部位。一旦因肿瘤切除术导致面神经损伤缺如,可在此行面-面神经、或面-舌下神经、或面-副神经、或面-膈神经吻合术。此处也是面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点[4]。

茎突易扪及,可作为寻找面神经主干的重要标志。但茎突变异较多,特别是颈部肌肉比较发达者,扪及相当困难。此时,可在乳突找到胸锁乳突肌的附着处,并显露其深部的二腹肌后腹,在胸锁乳突肌上部前缘和二腹肌浅面将腮腺连同腮腺筋膜分离并翻向前上方,于乳突前内缘疏松结缔组织内寻找面神经主干[5]。此法优点是:肌性附着处的标志明确而易显示,浅面无重要的血管神经,同时可以保证腮腺的完整性。2 面神经腮腺内段

面神经的腮腺内段是面神经穿经腮腺实质的一段。面神经主干经二腹肌后腹上部、茎突根和茎突舌骨肌三者的浅面行向前下外,从腮腺的后内侧进入腮腺颊部实质,行于腺小叶间的疏松结缔组织中。继续向前下方行一短段,在下颌头下约20mm 处越过面后静脉和颈外动脉浅面,87.7%分为上下两干[2]。上干较粗,长6~23mm,向前上走行,称颞面干;下干较细,长4~20m m,沿下颌支后缘向前下走行,称颈面干。上干主要发出颞支、颧支和颊支,下干主要发出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2]。上下干间有广泛的吻合支,相互交织形成面神经

的腮腺丛[4,6]。正常情况下,神经外膜与腮腺组织界限清楚;但在病理情况下,两者粘连紧密,分离困难。若有腮腺肿瘤或脓肿时,可暂时压迫神经引起面瘫。3 面神经腮腺外段

面神经腮腺丛发出5组放射状分支,分布于颌面部5个区域的表情肌,因而得名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3.1 颞支 颞支有1~4支,多数2~3支(占82%),分出后即上行至下颌骨髁突浅面或前缘出腮腺上缘,依据支配区域分为眼支、额支和耳支[7]。耳支行程短,支配耳上肌、耳前肌及耳屏肌;额支和眼支在颞浅动脉前方(7?3)mm [8]处越过颧弓,分别支配同侧的额肌和眼轮匝肌、皱眉肌。耳屏下5mm 距耳屏前15m m 处做向眉梢方向的连线,为面神经颞支体表投影。

姜平等[9]观察在颧弓上缘处,颞支均经过颧弓全长的后1/2部分,并提出手术需凿开颧弓时,为避免损伤神经应从前部向后逐渐将骨膜剥离。面神经颞支越过颧弓浅面到达颞区,走行过程中逐级发出分支并互相吻合,在额肌、眼轮匝肌外缘附近吻合支增多形成密集复杂的/吻合网0[6,8]。雷涛等[8]以颞浅动脉额支、颧弓和经过额结节的矢状线所围成的三角形定位为颞支的分布区域。颞浅动脉额支解剖变异小,位置表浅,用手指可触摸其走向;颧弓为骨性标志。二者与经过额结节的矢状线所组成的区域在实际操作中容易标记。

颞区筋膜层包括颞浅筋膜和颞深筋膜的浅、深两层[7,10,11]。颞浅筋膜在颧弓下腮腺区内与面部的SMAS 相延。颞深筋膜在颞肌浅面的上部呈单层,向下分为浅、深两层,浅层走行于颧弓的浅面与腮腺咬肌筋膜相延续,深层走行于颧弓的深面与咬肌后筋膜延续。面神经颞支出腮腺实质后仍被腮腺咬肌筋膜所包绕,于颧弓下(4.5?1.2)mm 处穿出筋膜[12],向上越过颧弓进入颞区。颞支在跨过颧弓及穿过颞区时,均走行于颞浅筋膜与颞深筋膜浅层之间一层称为腱膜下平面的疏松间隙内[7,10,11],也称颞中筋膜[4]。但该平面前下接近颧弓部,颞浅筋膜逐渐变薄甚至被脂肪浸润,腱膜下平面消失而代之以致密的纤维连结。如果通过此平面分离到达颧弓,就很易损伤神经[7,10]。

3.2 颧支 周建平等[13]观察颧支数量为1~5支,多数2~4支(占97%)。一些分支于颧弓中点稍后处越过颧弓表面,分布至眼轮匝肌上份。另一些分支,一部分在颧弓下缘中点处向前上沿颧弓表面前行,不越过颧弓上缘;一部分则在颧弓下缘下约6.9mm 处出腮腺后前行,经颧大肌、颧小肌和上唇方肌的深面入肌并支配这些肌肉。颧支之间、颞颧支之间和颧颊支之间均有分支互相吻合[6],其投射区域为乳突根外侧缘到眉弓外侧端和鼻尖的两条连线所成的夹角区域[2]。

面神经颧支出腮腺后,在颧弓上缘上方的分支走行层次

#116#Chinese J ournal of Practical Aes thetic and Pl as tic Surgery,2005.Vol.16No.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神经的分布与保护
面神经--神奇的存在
寻“根”之旅——面神经颅外段主干的精准暴露
茎突的精细解剖及针刺技巧​
面部神经全解读
新鲜灌注头颈标本解剖示范-Step by Step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