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应该如何评价魏宣武帝元恪?开疆拓土埋隐患,重心南移成亡国之源

很多人在说起魏宣武帝元恪的时候,总是会用到许多的溢美之词。

比如北魏史学家魏收,他在《魏书》中是这样评价元恪的:帝幼有大度,喜怒不形于色,雅性俭素。善风仪,美容貌,临朝渊默,端严若神,有君人之量矣。

而唐代史学家李延寿,他在《北史》中是这样评价元恪的:宣武承圣考德业,天下想望风化,垂拱无为,边徼稽服。而宽以摄下,从容不断,太和之风替矣。比之汉世,元、成、安、顺之俦欤。

在我看来,元恪的确配得上这些溢美之词。除了元恪本人素质一流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两件事:

一、北魏迁都洛阳;

二、南朝齐梁交替。

在迁都洛阳之前,北魏的军事中心和政治中心都在北方,南部有广阔的中原地区作为缓冲带,所以北朝和南朝总能保证大体上的和平态势。

魏太武帝拓跋焘和宋文帝刘义隆算是比较好战的一对CP,但在他们针锋相对的二十多年里,规模较大的冲突也就那么几次,数都数得过来。

在迁都洛阳之后,北魏将自己的军事中心和政治中心大举南移,在日后的南北战争中可以发挥更大优势;而齐梁交替则证明南朝处于动荡之中。

在这种背景下,元恪一再扩大北魏的疆域。在元恪执政期间,北魏几乎年年南征,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这真是好事吗?不一定。

疆域扩大固然值得欣喜,但过大的疆域却使得管理成本成倍增加;连战连捷固然值得骄傲,但也使得北魏陷入了无休止的战争中无法自拔。

南朝虽然动荡,但不代表南朝会心甘情愿的被北魏抢走中原。如果南朝的防线被推移到长江一线,南朝必然不会有安全感。

萧衍之所以可以迅速坐稳皇位,除了他本人长寿外加尊重豪门士族之外,来自北朝的压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南朝只能坐困愁城的时候,豪门士族必然会联合一位英明领袖,共同抵御北朝。

上敦睦九族,优借朝士,有犯罪者,皆屈法申之。百姓有罪,则案之如法,其缘坐则老幼不免,一人逃亡,举家质作,民既穷窘,奸宄益深。——《资治通鉴》·梁纪三

在北魏迁都洛阳之后,南北之间的大规模战争就从来没停过,而这也正是拖垮北魏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北魏疆域的扩大,直接导致了三个恶果:

一、连年无休止的战争以及日趋扩大的疆域,使得北魏的财政开支逐年增加,财政负担逐渐加大,一系列社会问题由此引发。

战争是最好的集权手段,以元恪为代表的拓跋珪一系,在战争中赚得盆满钵满,自然会有相关利益集团受到损害。

元雍、元琛和元融等皇族居然敢互相攀比斗富,这种行为必然会招致极大非议。但在局势没有恶化的前提下,大家只能默默忍受。可一旦局势发生变化,拓跋珪一系必然会受到清算。

二、北魏中央政府对于北部边境的控制力逐渐下降,从而使得北部边疆地区的政治局势恶化,最终导致无休止的叛乱。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北方六镇的叛乱。

北魏的北方六镇,就是指北部边防地区的六个军镇。自东而西分别是怀荒(今河北张北)、柔玄(今内蒙古兴和西北)、抚冥(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怀朔(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和沃野(今内蒙古五原东北)。

北方六镇叛乱有众多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北魏中央政府南移,对北方的重视程度下降,重视程度一旦下降,控制力必然下降。

如果北魏的军政中心还在平城,北方六镇就算想叛乱也没机会。因为从平城出发前往北方六镇平叛,虽不敢说是朝发夕至,但操作起来肯定比从洛阳出发要方便得多。

三、一旦局势发生恶化,北魏根本无法做出大规模战略调整。

对于北魏而言,是中原地区重要还是北部边境地区重要?这似乎不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中原地区富庶,而北部边境地区苦寒。

可一旦北魏的控制力下降,中原地区不但不会成为北魏的依托,反而会成为压倒北魏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为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有着大片的平原,是一个标准的四战之地,易攻难守。在北魏强盛之时,自然没有人敢捋虎须。可一旦北魏控制力下降,中原地区会在顷刻间大乱。

当初西晋帝国衰弱之后,天下间涌现出上百位乱世枭雄。可无论是刘渊还是刘聪和刘曜,无论是石勒还是石虎,无论是苻健还是姚弋仲,都不敢把自己的筹码压在中原地区。在北魏衰弱之后,尔朱荣、高欢和宇文泰同样不敢对中原地区抱有太大期望。

如果北魏的军政中心依然在平城,那么即便北魏衰弱,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北魏退回黄河以北,把中原地区全盘让给南朝而已。等北魏恢复元气之后,还有机会再把中原抢回来。因为中原这种易攻难守之地,从来都不是什么难以攻打的天堑。

但当北魏迁都洛阳之后,就逼迫北魏不得不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在中原这个易攻难守的四战之地。一旦北方出现大乱,北魏凭借中原这点纵深,再想反控北方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我们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回过头来看魏孝文帝拓跋宏的迁都政策,回过头来看魏宣武帝元恪的军事扩张政策,自然会轻易发现其中的弊端。

但必须肯定的是:北魏的迁都和扩张,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是积极的。它加速了南北民族之间的融合,也促进了中国历史疆域的统一。

如果北魏依然是那个以平城为中心的北方帝国,不管他有多衰弱,南朝都很难真正消灭它;如果北魏依然是那个以平城为中心的北方帝国,不管他有多衰弱,乱臣贼子都只能在此基础上建立新帝国,根本不可能把影响力继续向南扩张。

应该说:拓跋宏迁都和元恪扩张,使得南北界限和胡汉之别越来越模糊。当隋文帝杨坚率军征服江南之后,已经很少有人会哀叹,汉族被异族奴役。

对于当时的北魏而言,虽然迁都可能会导致难以承受的恶果,但当时的拓跋宏和元恪显然是想赌一把。

赌什么?自然是统一。

迁都洛阳之后,拓跋宏和元恪两代集权,使得拓跋珪一系的力量得到了极大提升,而南朝的齐梁又处于动荡之中,北魏完全有机会一鼓作气席卷整个南方,后世的杨坚就是这么玩的。

一旦北魏统一了中国,只要能与江南豪门士族达成共识,北魏完全有机会实现战略转型。在这种背景下,只要中央政府的统治者不滥用武力(像杨广那样),北方即便再混乱也不会有多大影响。

而一旦大一统格局成型,再通过两代明主的积极削藩,天下就有可能重回西汉时期:经过文景武三朝,大一统深入人心。

只可惜,北魏没能一鼓作气席卷整个南方,天下一统还有待时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魏 拓跋恪 行草书法卷 (小手卷)
洛阳龙门石窟的缔造者在此长眠
钱币收藏(一二二)——北魏宣武帝永平五铢钱
北朝
英雄倍出的鲜卑慕容家族2-后燕和西燕
北魏《元怿墓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