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人生的枷锁》
|星理学原创作品,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星星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毛姆叔叔的文章,想写写《人生的枷锁》对于我人生的意义。也许是因为对毛姆叔叔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一直羞于提笔,总觉得还没到时候。

  从《人生的枷锁》到《月亮与六便士》到《刀锋》到《寻欢作乐》到《面纱》到《总结》,对毛姆叔叔的爱从未退减,反而越积越深。他虽然不及雨果、巴尔扎克剖析社会、现实那般深刻,但他接地气,他所关注的话题更深入人心。无论你是怎样的一个人,都能从毛姆叔叔的故事里,读到自己。

  可以说《人生的枷锁》对我的人生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一本文艺青年的《圣经》,也是激励我在这个苦难的世界继续前行的动力。是它让我开始认真审视我的人生,思考人生中的际遇对我的影响;它让我放下无谓的挣扎、束缚、枷锁,让我豁然开朗、认清自我;它让我看尽世态炎凉、人间冷暖,看尽人性的自私,感情的欺诈,也看清金钱的本质……

  毛姆叔叔说:

  “你怎么能写出一部意义深远的剧作,让《泰晤士报》的批评家坐在正厅的前排座位上,同时又让坐在顶层楼座的女店员忘掉拉着她手的年轻男人?当他们结合为观众这一整体时,唯一能够影响他们的是普通的、基本的观念,差不多都关乎情感。这些就是爱、死亡和人的命运,它们也是诗歌的本源理念。”

  爱、死亡和人的命运,是艺术作品永久的话题。凡涉及此类话题,无不引人共鸣。我想,这部小说之所以被誉为毛姆最好的作品,不外乎是这个原因。

  下面,让我们从故事的主人公菲利普遇到的一系列人生的枷锁,来介绍这部文艺青年的书。

  家庭的枷锁

  我们无法选择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也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生长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以后的发展格局。父母是我们人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导师。当然,这并不是说你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没有一对有文化的父母,就不能有一个很好的人生。想要追求怎样的生活,跟一个人天生的悟性、及后天不断的探索、修行和奋斗有极大的关系。如果你出生在一个不是很好的家庭,甚至没有父母,也不要让这些成为你人生的枷锁,要像菲利普那样,靠自己的力量勇敢地冲破它。

  故事的主人公菲利普是一个有天生残缺的人——跛足,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9岁时又失去了母亲。生理的缺陷和悲惨的身世都是他出生的家庭带给他的。

  失去双亲让他性格孤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身体缺陷让他被嘲笑、奚落、愚弄,他整个童年,就是在这种苦难中度过的。

  而菲利普有自己的办法逃离这些:

  “养成读书的习惯,就给你自己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

  于是他不停地读书,从图画书开始,在读书中找寻自我。从这一点观之,可以说菲利普是一个完全的自我中心主义者。

  “不可思议的是,大凡每个经历过痛苦幻灭的人,由于受到内心那股抑制不住的强劲力量的驱使,又总是有意无意地再给现实添上一层虚幻的色彩。”

  在书本里,菲利普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世界。让他变得足够坚强,明白人生中有些事是无法改变的,在经历过无数次的自卑、恼怒、挣扎之后,他已经能够得心应手地应对。

  “菲利普现在明白了,不论是谁,只要一同他发火,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提一下他的跛足。而他对整个人类的看法正是由下面这一事实所决定的:几乎没人能抵制住诱惑,不去触及人家的痛处。好在菲利普现在老练多了,即使有人当面提到他的残疾,也能照样不露声色。菲利普小时候常为自己动辄脸红而深深苦恼,而现在就连这一点他也能控制自如了。”

  宗教的枷锁

  囿于菲利普的成长环境(伯父是牧师),他小时候对宗教是虔诚笃信的。他在公学里加入《圣经》联合会,每天祷告好几次。一天,他读到耶稣基督的这段话:

  “假如你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所行的事,就是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也必成就。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新约全书》之《马太福音》)

  这段话让幼小的菲利普天真地以为只要祷告够虔诚,上帝便会听到他的呼唤,为他医治好他的跛足。为了表示自己的心诚,祷告时他干脆掀起地毯,跪在光秃秃的地板上。为了感动上帝,他甚至脱去睡衣,赤裸着身子,可是上帝依然毫无反应。于是他大失所望,终于放弃了这种努力,从此永远摆脱了宗教的枷锁。

  情欲的枷锁

  毛姆叔叔对爱有过这样的定义:

  “爱有两层含义,纯粹而简单的爱,也就是性爱;以及慈爱。”

  “爱情是件令人厌烦、次要的事,它不过是对瞬间冲动的迅速满足,通常带有令人尴尬的后果。”

  性爱是一种行为,受情欲的驱使,而情欲受荷尔蒙的影响。在我们年轻的时候,爱情其实就是一种荷尔蒙的刺激,简单、直接、粗暴。菲利普也是,他之所以对米尔德丽德爱得那么癫狂,不外乎是对她身体的迷恋,而又不可得。他深深地明白,

  “只有使米尔德丽德成为自己的情妇,才能摆脱卑劣情欲的折磨。”

  他想要米尔德丽德心甘情愿地为他献身,这简直就是一种痴心妄想。他明明懂得这一点,却无法冲破这层枷锁。

  “爱不总是盲目的,但很少有什么事比全心全意爱一个自己知道并不值得去爱的人更加悲惨了。”

  所以菲利普的爱情路是悲惨的。他明知道他爱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货色,还是忍不住爱她,对她好,为她花钱,帮她养孩子,即使她沦为娼妓,也依然收留她。他不忍见到自己爱过的女人堕落,他希望改造她,让她变好。

  菲利普对米尔德丽德从爱慕、厌恶到同情的过程中,却从未与她发生过关系。他为自己编织了一张情欲的网,在网中自己与自己纠缠,在他一次又一次被她玩弄、欺骗、侮辱之后,看清了所谓的爱情(情欲)的真面目,最终逃离了这层枷锁。

  他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人财尽失。他为米尔德丽德花尽了自己的钱财,甚至没钱交学费继续念书,不得不去工厂打工。他求助伯父,希望从伯父那里得到资助,而伯父却拒绝了他。直到伯父去世,他继承了遗产,才重新回到学校。

  在我们的人生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人,不爱我们,却在我们身上索取,认为理所当然,毫无羞耻之心。菲利普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不要受情欲的束缚,为那些不值得我们爱的人付出。

  “爱会消逝。爱会死亡。人生的重大悲剧不在于人会消亡,而在人不再去爱。生命中并非最小、然而小有帮助的一桩罪恶就是,你爱的人不再爱你。”

  金钱的枷锁

  毛姆叔叔在《人生的枷锁》里,对金钱有过这样的阐述:

  “金钱好比第六感官,少了它,就别想让其余的五种感官充分发挥作用。没有足够的收入,生活的希望就被截去了一半。你得处心积虑、锱铢必较,决不为赚得一个先令而付出高于一个先令的代价。你常听人们说,穷困是对艺术家最有力的鞭策。唱这种高调的人,自己从来没有亲身尝试过穷困的滋味。他们不知道穷困会使你变得多么卑贱。它使你蒙受没完没了的羞辱,扼杀掉你的雄心壮志,甚至像癌一样吞噬你的灵魂。艺术家要求的并非是财富本身,而是财富提供的保障:有了它,就可以维持个人尊严,工作不受阻挠,做个慷慨、率直、保持住独立人格的人。”

  在《总结》中,也有过类似的说明:

  “我常想,生命太短,一个人没法自己做所有的事,因此可以付钱给别人让别人替你做。我已足够富有,让自己可以享受做自己独立即可做成之事的奢侈。”

  早年,菲利普在法国学习绘画的时候,认识了赖普斯小姐,一个长得很丑的女孩子,家境贫穷。但是她热爱绘画,即使没有天赋,画得很差,也一直坚持。因为没有钱,她不能继续在美术学院上课,不能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她甚至没钱吃饭,忍饥挨饿,最后悬梁自尽。

  菲利普在收拾赖普斯小姐的遗物时,终于明白那天请她吃饭的时候,她为什么会用剩下面包蘸着碟子上的肉汁,把整个盘子吃得干干净净。因为她从来就没吃饱过!

  也许你不懂这种悲哀,因为你不曾穷困潦倒忍饥挨饿。这世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本可以有不一样的人生,却因为贫穷、战乱不得不遭受饥饿、恐惧的煎熬。

  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首先要满足温饱需要,才可能有进一步的需求。追求梦想是一种自我实现,是需求理论中最高的一层,一个连饭都没钱吃的女孩子,谈什么梦想?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力,难道说这不是一种悲哀吗?对此我感到无比痛心!

  金钱给我们带来的枷锁太大了,大到能够夺走我们的生命。难道真的只有富人才配得到医治,而穷人只能病死?!

  米尔德丽德几乎把菲利普所有钱的都要走了,他不得不挨饿、露宿街头、花完最后两便士在查宁十字广场的盥洗室梳洗。他甚至希望他的伯父快点死掉,好继承遗产。贫穷本身不是一种罪恶,但却能使人产生罪恶的念头,甚至犯罪。

  比如冉阿让,他也是因为失业、穷困和饥饿,偷了面包,从此开始了悲惨的命运。

  读到菲利普进入工厂打工的时候,我曾设想过毛姆叔叔会设置怎样的情节,让菲利普靠自己的能力飞黄腾达,冲破这层金钱的枷锁。然而并没有,最后他还是继承了伯父的遗产。这种飞来的横财在现实中并不常有,它只是文学作品的套路。我想,毛姆叔叔无非是想借助菲利普的经历告诉我们金钱的重要性而已,至于如何获得金钱,各人有个人的造化吧。

  职业的枷锁

  对于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菲利普的尝试一点都不少。他放弃伯父的安排,毅然去德国深造,后来又去法国学绘画,当他发现自己没有绘画的天赋时,又回到英国,选择了学医。

  很多时候,我们梦想着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从事怎样的职业。于是,抱着大无畏的精神去尝试,最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我们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总免不了要走很多弯路,也只有在不断修行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得知自己真正擅长并适合自己的职业是什么。天赋固然重要,而后天的努力和坚持更不可或缺。

  李碧华说:

  “人要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菲利普终于在不断失败的尝试中得出自己最终要从事的职业——医生。

  也许我们现在从事的并不是我们喜爱的职业,大部分人都无法挣脱这种的束缚。它的来源并非出自我们内心的选择,而是来自社会、金钱、家庭等因素。

  为了糊口,为了更好地活着,我们不得不疲于奔命,每天如行尸走肉般虚伪地活着。很少有人能体面地坚守梦想,有尊严地活着。

  也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要明白这一点,需要你真正了解自己,听到自己内心的呼唤。一旦找到,那会变成一种无法停止、不可抑止的力量,让你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畏荆棘密布,不怕艰难险阻,最终到达那个山花烂漫的地方。

  安逸、富有、休闲的生活谁都想要,但你想不付出就得到,别做梦了!就算是性工作者,也有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技能。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付出,才有可能收获。

  人生意义的枷锁

  在经历了一系列狗血的事情之后,菲利普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从赖普斯小姐的自缢身亡,到伯母去世,再到海沃德在南非战争中患伤寒死去,菲利普终于悟出克朗肖说的“人生就如波斯地毯”的真正含义。

  地毯在编织时并非出于什么目的,只是满足设计师对于美的追求而已。人也可以这样来看待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不过是一幅波斯地毯上图案。

  从一个人的行为、思想和感情中,可以设计出有规则的、精美的、错综复杂的,色彩缤纷的图案。

  大部分人的图案(人生)是这样的:诞生、长大成人、恋爱结婚、生儿育女,为生存而辛勤劳作,最后默默地死去。

  也有一部分人的图案(人生)尚未编织完,便被冷酷的命运切断了。

  由此可见,人生的幸福也罢,痛苦也罢,事业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本身是微不足道的,无论发生什么,都只不过是增加图案(人生)的复杂性罢了。

  于是,毛姆叔叔对人生的意义有了这样的答案:

  “人降生世上,便受苦受难,最后双目一闭,离世而去。生活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目的。出世还是不出世,活着还是死去,均无关紧要。生命微不足道,而死亡也无足轻重。”

  “既然生活毫无意义,尘世也就无残忍可言。不论是做过的还是没来得及做的事,一概无关宏旨。失败毫不足奇,成功也等于零。”

  “人生也不过是一种格局而已,生活既无意义,也无必要,生活只不过是满足一个人的乐趣而已。”

  菲利普最终明白了,人生本无意义,生活只是一个不断取悦自己的过程。

  最后,故事以菲利普选择结婚作为结束。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寻人生的意义,可鲜有明白人生本无意义的事实。所以很多人活了一辈子,也没活明白,白白在世上走了一遭。

  我很庆幸能在33岁的时候读到这本书,在这个经历过无数痛苦幻灭的年纪,能让我有足够的心智理解它。

  毛姆叔叔说:

  “文化的价值在于对其性格的影响。”

  我想,这本书的价值也恰恰在于此。所以,我总是会向所有我认识的人推荐这本书,我会告诉他们:如果你的人生正面临困境,读过之后,会让你摆脱那些桎梏,得到你想要得到的答案。

  艺术家总是凭一己之力赋予这荒谬的世界以意义,毛姆叔叔无疑是成功的。

  毛姆叔叔认为,只有通过写作,才能释怀人生中的不幸:

  “因为他的罪恶和荒唐、临到他身上的愁苦、他那未得响应的恋爱、他身体的缺陷、病痛、贫困、他放弃了的希望、他的悲伤、耻辱,这一切由他的力量都转化为他的素材,并且通过写出来,他也就克服了这一切。”

  毛姆叔叔一直都没有摆脱母亲的去世对他的影响,直到他把这一切写进书中:

  “母亲离世和之后的家庭破裂;在校头几年的悲惨境遇——在法国度过的童年为我入学所做的准备不足,我的口吃也使这段时光异常艰难;还有当我在海德堡最初踏进知性生活时的那些安逸、单调而令人兴奋的时光;在医院那几年的厌恶感和伦敦带给我的激动;所有这些记忆都回来了,它们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在睡梦中,在散步时,在排演戏剧时,在参加聚会时,这对我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我打定注意:只有以小说的形式把这一切都写下来我才能重获安宁。”

  “当作品呈现给观众时,尽管观众并不留意,它已不再是作者的了,而作者也就从压迫自己的负担重解脱了出来。”

  “它不是一部自传,而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事实和虚构纠缠交织;情感是我自己的,但并非所有事件都像实际发生的那样相连,其中有些事件被我移植在我的主人公身上,它们并非来源于我自己的生活,而是我从熟悉的人的生活中提取的。这本书让我如愿以偿,当它发行面世时(一个处于可怕战争的剧痛之中的世界,它太过关心自己的苦难,以至于不会费心去关注一个虚构人物的历险),我发现自己从那些痛苦和不快的回忆中永远地解脱了。我把那时知道的一切都写了进去,并且在最终完成时,也准备好了投入新的开始。”

  在《人生的枷锁》里,我总是能够读到自己,总是把自己代入到菲利普的角色中,我也希望能像菲利普一样,最终过上平静的生活。我想,这也是我喜欢这部书最大的原因。

  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够像毛姆叔叔那样,把经历的磨难全都付诸纸上,勇敢地跟过去说声再见,对一切释然。

  下面摘录毛姆叔叔的名言:

  成功只能带给他两件好事:其一,目前来说也是更加重要的,是随自己所好的自由,另一个是对自己的自信。

  我已经学会了走自己的路,而不去考虑别人怎么想。我为自己要求自由,也准备好给予别人自由。

  我走的是自己的路,沿着自己为自己制定的路径,努力用自己的作品去充实寻找到的模式。训练自己在遭到责难时与受到褒扬时都同样镇定是有益处的,因为发现自己被视为天才时耸耸肩膀很容易,但在被当作傻瓜时还能不当回事就没那么容易了。

  作家不是去同情,而是去体会。作家没有同情,同情常常导致多愁善感;他有的是心理学家称作“移情”的心灵相通。

  艺术家自负得惊人;他必须如此;他天生是个唯我论者,世界只为他操练创造力而存在。

  我们不因想去写作而写作,我们写作是因为我们必须写作。在这个世界上,可能会有其他更为紧迫的事情等着人去做;我们必须从创造的负担中解放自己的灵魂。

  遵从自己的意愿,适当地留心街角的警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的枷锁
再读《人性的枷锁》,才明白世界是一间大病房,人人都带着残疾
通往内心世界的自由之路
平凡才是人生唯一的答案
人生最难的修行,是与自己和解
毛姆自传体小说《人性的枷锁》:人生毫无意义,欲望即是枷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