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莫言: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无不可逾越的障碍
2013-09-24 10:29  我有话说
近日,莫言、阿来、苏童、刘震云等著名作家和辛夷坞、匪我思存等网络作家齐聚中国现代文学馆,参加由腾讯文学举办的“文学新生态,成长大未来”研讨会,共话互联网时代的文学。
莫言至今还记得,教会自己用电脑的是老作家韶华。那是1987年,当时已经60多岁的韶华给莫言演示如何用电脑,莫言的第一个感受是——“多慢啊,敲半天才敲出一个字儿”、“自己永远都不会用电脑”。不过,莫言后来还是买了一台486电脑,但那时的他又觉得,上网离他很遥远,“自己一生都不会上网”。
而如今,莫言早已熟练地上网看新闻,收发邮件。“如今年轻人几乎一切都可以在网络上完成,网络甚至变成国家和国家之间较量的战场。现在不管是否喜欢,每个人都跟网络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莫言说。
莫言认为,文学跟网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不管是网络文学还是传统文学,本质上都是文学。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
阿来刚开始投身文学时,投稿通常需要把稿子装信封里,邮寄出去。“主编3个月以内没有回信,意思就是毙掉了。我刚开始写作,接不到来信,就知道没有希望。如今互联网时代,有的人可以跳过具体的审查环节,带来更多新鲜生动的东西。”在网络还叫“因特网”的年代,阿来就开始接触网络。阿来回忆,自己做杂志时,网络使用者还只是少数,他就已经买了《数字化生存》,告诉员工将来的生存方式。
刘震云觉得,互联网是“上帝送来的最好礼物”。“当文学不再只出现在印刷纸上,而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也出现的时候,它一定会变成另外一种特别奇异的花朵。”刘震云说,“有了互联网,文学的门槛突然降得特别低,谁都可以进行文学和艺术创造。过去有人说,文学的读者越来越少。但是互联网出现了,我觉得它的读者会越来越多。”
在苏童看来,纸上的作品,也可能生产得特别快,而网络也可以有“慢文字”。“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哪种更属于快餐阅读,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的写作诉求。” 苏童说。
不久前改编成电影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原著小说作者辛夷坞,依靠网络走红。她认为,网络文学不应该是独立存在的东西,它和经典文学最大的区别,是载体不一样。“与传统文学的距离,我从来也没有觉得有多么遥不可及。”
大学生小艾是辛夷坞众多粉丝当中的一个。“无论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但凡能够为人们所接受,标准只有一个——作品内容好到足够吸引我。”(李泓江)
[责任编辑:产婉玲]
相关报道莫言在台演讲:我的创作灵感源自梦境
莫言斥书法被仿引热议 专家:关键在完善法律监督
评莫言书法赝品泛滥:人红赝品多
莫言书法铺天盖地赝品泛滥 回应:大多非我所作
莫言:现在书多了 反而感觉到无书可读
猜你喜欢
当大作家遇到互联网(1)_光明文化
网络写作:并非人人都能赚大钱 _文化观察
唐家三少: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最大不同在内容 _要闻
网络文学"打赏"之风盛行 读者向写手赠金百万 _文化频道
网络文学"累死"网络作家 写手"十年雪落"过度死 _文化频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莫言获赠生日QQ号 笑言回去就学上QQ
刘震云:莫言获诺奖很正常,中国至少十人可获奖
当代最伟大的10位作家,莫言上榜只能屈居第二,那么第一会是谁?
当代10位最伟大的作家,看看你都认识几位?
马未都:刘震云苏童王朔莫言都不“正经”,就我一个是好人
刘震云在摩获奖,我们应该高兴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