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全多元化模式纾解养老焦虑

  我们应该用更贴心的服务、更真挚的关怀让老人们相信,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养老方式,与年老相伴的将不再是焦虑、失意和绝望,让每个人都能从容面对老之将至,这是一个社会最普惠的慈善。

  最近,有媒体报道了北大钱理群教授夫妇要去养老院的消息,一时间,养老问题在名人效应的催化之下再次发酵,也在提醒我们,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国人的养老需求日益增大,养老问题已然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钱教授能走进养老院颐养天年,甚至继续自己的读书写作生涯,是幸运的。而在钱老之外,其他千千万万普通的老年人面对老之将至,能否也如此从容淡定?换句话说,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每个人是否可以从容而优雅地老去?不妨通过梳理当下国人的养老现状,来寻找答案。

  时下,在大多数一线城市,养老设施和条件相对比较完备,人们的观念也越来越开放,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一旦自身缺乏料理生活的能力,又无家人在身旁照看,进养老机构养老就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选择。尽管如此,不少人还是对进养老院存有几分顾虑,公立养老机构资源紧张,条件好一些的甚至一床难求,且价格不菲,不少人担心有限的退休金是否足以支付养老院高企的费用。

  一些尚能生活自理的老人,大多选择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饮食起居均在家中,同时又能享受到较好的社区医疗、休闲等服务。对城市里的这部分老年人来说,获得稳定的养老硬件保障基本不是问题,而获得精神上、情感上的慰藉,是他们最迫切的养老需求。

  在二三线城市或乡镇区域,公立养老机构相对匮乏,民间力量的加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立养老机构的不足,然而民办养老院良莠不齐,有的条件简陋,入院老人的健康、安全堪忧,不久前鲁山养老院大火的悲剧就是一次深刻的教训。此外,服务人员不够专业,对待老人缺乏耐心等问题,更是让一些民间养老机构在公众眼里沦为纯粹的盈利机构。因此,相对于大城市,偏远地区的空巢老人更容易陷入在家养老无人照顾、养老院不愿进不敢进的尴尬境地。

  可见,如何有效解决养老服务在不同地区的不均衡,在更广的范围内提供价廉质优的养老服务,针对不同地区和群体,探索更加多元合理的养老模式,纾解公众的养老焦虑,已然成为当下的迫切问题。

  如今机构养老逐渐被国人所接受,如何不辜负公众的这份选择与信任,有学者曾提出“公立机构要兜底,民办机构要专业”。针对居家养老,“政府角色要清晰,医疗问题要配套”则是公众的期望。

  有关部门应该致力于养老机构的合理化分布,提升养老机构的环境质量和服务水平,让公众对其产生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物质保障方面,努力为养老机构提供更强大的财政支撑,让老人进得去、也进得起养老院。此外,在鼓励民间力量介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其进行有效约束和监管的机制。同时,有必要探索多种实际可行的养老模式,比如医养结合、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相结合等养老模式,在推进养老社会化、市场化的同时,给老年人更多选择的空间和可能。

  养老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的良心和文明程度的标尺。纾解养老困境、告别养老焦虑,需要不断实践探索。在我国老龄人口已达约2.12亿的今天,我们应该用更贴心的服务、更真挚的关怀让老人们相信,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养老方式,与年老相伴的将不再是焦虑、失意和绝望,让每个人都能从容面对老之将至,这是一个社会最普惠的慈善。本报评论员 韩韫超

[责任编辑: 刘强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5年我国养老院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德勤报告:医养结合盈利难、购买力不足,市场机会在哪里?
第一批90后已经去考察养老院了
未来老人的首选养老模式可能是,不买房,不租房,不去养老院,不去儿
【独家视频】虚拟养老院要来了,试点多年后国家准备推广,有一点,九成老人都会喜欢!
终于找到一篇能把医养结合讲清楚的文章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