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解决之道
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解决之道
日期:2015-11-20 作者:钟扬 来源:文汇报


  • 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解决之道

      ■钟扬

      研究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现在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为此,教育部曾多次下发文件,要求高校重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事实上,研究生质量问题,主要是研究生的能力。这并非一所、几所大学或者哪一个部门能够完全办到,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大学并非无限责任公司

      研究生的能力培养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并非只在研究生阶段。只不过研究生阶段已是“教育接力赛”的最后一棒,前面积累下来的问题也许此时集中体现。我们的上级教育部门由于管得太多、管得太细,实际上已经将大学变成了一种无限责任公司——希望每个毕业的研究生都要成为一个各方面优秀的人。但一个研究生学习阶段也就只有两三年时间,而且每个人还有很多不同的想法,研究生教育只能在有限时间达到有限目标。人才培养问题都要等到研究生阶段解决,为时已晚。

      比如,现在强调要关心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其实,有些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在童年时期就已造成。仅仅因为他考取了研究生院,似乎这些问题也要研究生阶段解决,这不太现实。只能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增加心理健康考查内容。

      在我看来,我们的研究生教育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到研究生有哪些能力是我们必须培养的,有哪些能力是我们培养不了的。对于不能在研究生阶段培养的能力,我们不应该浪费太多时间。而对于某些研究生,他们已具备很好的能力,甚至超越了导师,学校就要善于发现这种学生并且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条件,让他们得到最好的发展。这样,研究生教育才会有意义。

      不过,根据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中国在最近30年的研究生教育中所遇到的培养质量问题,也是西方国家200年来已经遭遇过的,可以说是成长中的烦恼和痛苦。

      数据显示,现在我国有超过400所大学和研究所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全国招收博士生67216名。而1982年左右,我国第一批博士学位获得者仅17名,1984年全国博士生招生人数大约是1000名。也正是因此,1985年一些大学开始成立研究生院。但谁能料到,30年后就会变成6万多名博士。记得2012年底我去国外参加研究生培养研讨会时,当我说出这个数据时,把国外的大学都吓着了。我们的解释是我们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使得我们必须有这么大的量。

      但有目共睹的是,研究生数量上升却伴随着质量的下降,这已成为目前研究生教育遇到的最大挑战。最直观的例子是,过去博士并不那么容易遇到,但现在要遇到一个博士很容易。而且现在博士一般不那么爱讨论专业,不管做什么研究的都是如此。甚至你与他交谈很久也很难感受到他是一名博士,也许就是文凭之外的所谓气质不像吧。

      

    研究生质量提升必须直面问题

      为了检查研究生培养质量,复旦大学做了两次“问题驱动型”调查,来查找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之所以是“问题驱动型”,是因为我们必须直面研究生培养中的真实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可能解决问题。

      我看过很多质量调查报告,都是谈到大部分情况(如95%)是好的,少部分(如5%)是有问题的。但我感觉未必如此。为此,我们在全校范围内访谈研究生,调查受教育者的感受,他们如何看待研究生学位,希望得到什么,哪些部分没有得到满足……从被教育者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

      这个调查针对全校二年级研究生。之所以选择二年级是因为,一年级学生充满了梦想。二年级往往是“纯粹的梦想”开始破灭,这时研究生自己也会意识到问题很多,他们也有解决问题的愿望。而到三年级,学生就开始为工作或者深造烦恼,无暇思考这些问题了。

      过去的调查是看打分和综合,但缺点很多。比如,一个专业25个研究生,三年后发表25篇论文,人均一篇论文。但仔细一看会发现,这25篇是15个同学写的,剩下10个学生一篇论文都写不出。所以一定要一个个谈,每次调查都有上千人。

      部分教授也参加调查。调查中有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文科的学生反映师生关系不太密切,很多情况下学生可能两三个月没见过导师。而理科学生反映导师一天见他三遍,甚至把办公室搬到实验室门口,老问学生实验做得怎样,学生压力山大。那么,如何了解文科的老师和学生是不是在研究指导上配合密切?其实很简单。调查学生,在过去三个月中,导师和他之间讨论最多的科学问题是什么?调查好学生后,可以给老师打电话:在过去三个月中这个学生和你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有时候,老师和学生说的就是牛头不对马嘴。老师有时还替学生打马虎眼,但学生非常大胆,他们如果对导师不满,往往会直接告诉我们,这个老师我真的不喜欢,他总是忙自己的事情之类。所以这样的调查还是很真实的。

      那么,院系对研究生培养的态度是什么呢?凡是要研究生指标的多是院长来,软磨硬泡,希望增加指标。谈研究生质量,来的一般则是副院长。不过调查过两轮后,现在情况有所改观了。

      研究生和老师其实是学术共同体,研究生培养的问题解决了,学科和科研的质量也会上升,否则,教授再好、硬件再好,学科质量也很难上升。最明显的例子是,有一个院系虽然有国家重点学科,但在985高校中排名不理想。一所比我们学校排名高的大学的院长决定加入本校。引进过来若干年,还是问题多多。调查发现,我们可以购买硬件,可以引进团队,但我们无法引进学生,因为学生和教授是一个环境内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变了,结果也会变。

      

    研究生培养质量四大问题

      我们的质量调查发现以下四个问题,我相信这四个问题在很多学校研究生中都存在,只是比例多少。

      第一,缺乏远大的理想和人生目标。远大理想和创新人才、行业颠覆性人才培养密切相关。退而求其次,很多学生来读研究生却连自己想干什么都不知道。很多人说,我妈觉得我现在工作不好,希望我读个研究生。这算什么目标?因为找工作难,所以来读一个研究生。这不是把研究生事业给毁了吗?

      第二,缺乏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很多人来问我,你们专业好不好找工作,我小孩要不要读博士。以前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现在,看了那么多研究生访谈报告后,我终于找到了一句回答的话——他要不要读研究生,尤其是博士。

      如果你想读博士,那么最好问一问自己的内心,你曾经心头燃烧的科学研究之火是不是已经熄灭。如果这团火熄灭了,那无论是好导师还是好大学都无法让它燃烧。如果火不大,那么我们可以把它放大,但如果已经熄灭了,那还读下去,基本上是没救了。这也是导致科学研究水平低下的原因。

      麦可思教育调查发现,目前学术学位研究生当中只有四分之一真正有热情,我个人认为这个估计还有一点偏高。我经常问导师,你们实验室招的研究生有没有一个特别爱科学?如果没有我深表同情,因为低于这个比例。如果真的有一个就恭喜你。要是每个学生经过你的教育都特别爱科学,那你应该买彩票,一般的导师都没有如此好运。

      第三,缺乏科学论文写作的训练。这件事太普遍了。我们今年开始下大力气解决,就是想让研究生写出来的东西像一个研究生写的。我们要成立研究生论文写作服务中心。为什么?因为我坚信论文写作是可以训练的,不像上面两个问题是不能训练的,只能在招生时多一双眼睛,同时去碰运气,后面这个是可以训练的。

      第四,缺乏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这是管理问题。我们自己扪心自问,到底师生双方有多少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有的人虽然在职,但想着学习的事。有的人虽然是脱产,但灵魂完全离开了这个校园,这样的人在以前是不应该读研究生的,但现在,在我们队伍中很多。

      在解决我们的问题之前,可以先学习一下国外的先进经验。当然,研究生培养还要坚持特色,要有信心。其实,国外高等教育成熟的一个标志是绝不会有任何一个一流的大学在所有的领域都保持一流。因此,大家也不会看到一个二流的大学在所有的领域都是二流。

      

    研究生培养问题解决之道

      问题说了那么多,有些在短时间内还很难解决。但无论如何,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即使知道研究生的有些能力我们不能直接去培养,但我们要尽可能地提升和改造他们的素质。

      第一是发现问题的能力。很多研究生之所以不像研究生就是因为缺少发现问题的能力。

      现在很多研究生做论文,总需要老师先提出问题。如果研究生自己不能发现问题,以后到单位如何开展工作?对一个理工科学生来说,如果能够准确地发现问题,那问题已经解决一半了。不能发现问题的学生往往文章也写不好。我看过很多研究生的论文,发现他们最写不好的就是引言部分。如果你问学生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学生第一句就说是老师让我做的。

      而且不能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所有要研究的问题不是漫无边际的,必须是已经重新定义并可以尝试解决的问题。

      第二是选择课题的能力。做课题就让研究生从发现问题逐渐走上解决问题之路。

      一些老教授的话很有道理:硕士是刚刚从通识教育走向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因此他所挑选的课题应该让他在从事科学研究的第一天起就尝到科研的甜头,发现科研的乐趣。这不同于将未经训练的学生当成某种形式的劳动力并直接投入高强度的科研攻关工作,两者甚至有天壤之别。

      第三是交流与写作的能力。

      很多学生在写作上达不到研究生的标准。这里说的写作,中英文是一致的。我发现,写作不好的学生往往也不喜欢阅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长远的发展。甚至一些学生缺乏逻辑,平时说话做事都是颠三倒四的。

      我们刚成立的写作服务中心正在联系一批教授,他们愿意花时间去帮助自己和别人的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我们期望学生匿名来问诊,看自己论文写作水平达到什么级别,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如何诊断呢?比方逻辑问题。我们挑一个真实的话题,拿关键词到百度上去查几段话。每一段话在两百字以上。为什么两百个字?我们发现现在学生的思维不连贯和手机100多个字的片段化有关。而一个研究生如果每次还只会按100多个字思考和论述问题,那肯定不够格。

      我们把几段话顺序打乱后,请同学们来重新理顺。我们很多硕士生和博士生都理不顺。这与专业无关,这是逻辑问题。从这一点看,我们的研究生培养问题有多严重——即便准许学生抄论文,很多人都抄不对!

      第四是团队组织和协作的能力。研究生阶段若不培养,以后也许再也无法培养了。

      我经常抽时间到中学和小学做报告。我始终认为,目前教育上忽视得最多的是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我们的研究生甚至发自内心地认为,从幼儿园起,他的成功都是靠个人取得的。事实上,我们的应试教育不断强化了这种意识——你的每一次考试成功都是你一个人努力的结果,不需要和别人合作。高考如此,考研还是如此。所以他一点都没有想过,在他今后人生道路上需要跟人合作。但事实并非如此。

      对大多数科学家来说,团队组织和协作应该是他所有能力中最强的能力。为什么?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人(包括科学家)的本性——能不与人合作就不与人合作。可是,现代社会的很多工作的确需要我们去克服这个人性的障碍。

      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研究生阶段为学生补上这一课。否则的话,如果他在研究生阶段没有在这方面受过训练,今后在工作单位上很快就会暴露出这一能力的缺乏并尝到苦果。

      (作者为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家:研究生学习的关键不在课程上
    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太难了
    “田亮八年没毕业”给大学提了多少醒2015年05月28日 星期四A10 扬子时评
    张汝伦:“研究生”的批量培养
    小议: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的规则有必要吗?
    我国研究生质量下滑 出路何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