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有料
userphoto

2023.08.03 江苏

关注

大皖新闻讯 光波导是实现光电集成和光子集成的关键。8月2日,记者从安徽大学获悉,近日安徽大学先进材料原子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发现了金属纳米团簇中的光波导行为。这是在金属纳米团簇材料中发现的重要光传播新现象,填补了纳米团簇光子性质研究的空白,丰富了有源光波导和偏振发光材料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是材料科学前沿的重要研究成果。

研究团队发现配体保护的两种金属团簇材料具有优异的光波导性能,研制的两种金属团簇的晶体排列和分子取向导致了其极高的极化比,光损耗系数低于大多数无机、有机和杂化材料,为有源波导和极化材料家族提供了新成员。这在未来信息储存、集成光学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关成果以"Ligand-protected metal nanoclusters as low-loss, highly polarized emitters for optical waveguide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上。安徽大学陈爽副教授和朱满洲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2020级硕士研究生王晓健、殷兵、姜丽蓉为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邹刚教授、硕士研究生杨翠以及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刘颖为论文的合作者。

光波导材料是光学器件和光学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光通信、光学传感和光学计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属纳米团簇光波导行为的发现为开发配体保护的金属纳米团簇作为活性光波导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应用前景,为构建基于团簇的小型化集成纳米光子器件提供了支持。

近年来,朱满洲教授积极组建并形成了一支学科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研究团队,围绕金属团簇材料化学方面开展研究,在结构精确的金属团簇可控合成与性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有显示度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发现的新方法、提出的新观点得到了国际国内同行的广泛认可;团队成员主动投身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广泛合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其中2项已在企业得到应用,开发的多个原料药洁净合成工艺已经形成产业化。该团队获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负责人朱满洲教授先后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双一流"建设以来,安徽大学坚持"调结构、转功能、增体量、提质量"的发展新理念,着力搭平台、建队伍,强创新、做服务,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中高水平科研成果取得系列重大突破,学校自然指数排名攀升到第48位,材料学科ESI排名上升到前2.963‰,学校学科建设发展态势良好,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

大皖新闻记者 汪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大学重大发现,填补空白
史上首次!芯片上的光学纳米天线实现了高比特率传输
世界首个非易失性光学存储设备诞生
天线|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出先进片上光学纳米天线,有望用于高速通信
长期保留光的方法被证明 可用于研制光子计算机
量子裁剪太阳能聚光板概念提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