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讨南羌」还是「诛南羌」?这是一篇关于科普的科普……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因为春晚推广了舞剧《五星出东方》,所以这件文物的科普又火了一把。不过,由于铭文太特别,这件文物几乎隔一年就会火一次。(春晚的舞蹈的相关见《不看舞姿看服饰?春晚舞蹈《锦绣》的争议怪圈》)

提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就难免会提到在同一个墓的枕头边发现了另一块残锦“南羌”,而悬案就出在了这个残片上

大家仔细看这块残片,其实只有“南羌”是能辨认的,此外还剩下一个部首“言”。当时的考古学家认为应该是“讨”字,所以发掘简报里写的是“’讨南羌'锦”,提及这个文物时所用的名称也沿用这个。

后来赵丰认为这个字应该是“诛”,也就是“诛南羌”。其实“讨”和“诛”两个字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只是选字不同。

因为原件缺损,所以很难断定究竟哪边才是正确的,我个人会更倾向于赵丰的答案(毕竟我有私心《首期书单:重读锦绣中国的千年文明,不如就从赵丰的书开始》)。不过我在微博搜相关信息的时候发现,其实大家并没有发现这块文物存在着铭文上的释读差异,有的甚至把两个都写上去(可能复制粘贴的时候没有校对)。

△ 微博截图

“南羌”这块残片出土时就怀疑与“五星”锦属于同一块面料,所以在当时就初步推定原件织锦的铭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诛)南羌”,只不过其余文字并不了解。

但“南羌”锦的意义并不只有带来一桩悬案,其实它也带来了一个重要信息——这是一块图案对称的汉锦,且“南”和“羌”字中间正好是一个对称轴,加上发现的两块图案是紧挨着的,所以就能推断出原件一半的图案,也就是能绘制出完整的图案了。也就是说“南羌”锦的发现让原件的整体复原有了可能性

△ 五星锦复原图案(出自《沙漠王子遗宝》)

不过,这类对称构图的汉锦仅仅是图案对称,铭文是不对称的,所以依然要寻找“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诛(讨)南羌”后面的文字是什么。对此赵丰提到过,是因为另一块风格相似的铭文为“中国大昌四夷服诛南羌乐安定与天毋疆”的汉锦,由此才确定了最终的复原铭文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诛南羌,四夷服,单于降,与天无极”。

△ 微博截图

△ 汉“琦玮并出,中国大昌,四夷服,诛南羌,乐安定,与天无疆”锦

△ “中国大昌四夷服诛南羌乐安定与天毋疆”锦复原图

这里其实就是要打破我们的一个迷思,考古报告仅仅是一种资料,而不是什么教条法则

因为更早一些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在看到KOL帮商家调查“二经绞罗”的市场偏好,朋友看后表示这分明是“绞经纱”,怎么可以叫“罗”呢?

从商业上来说,背后的商业逻辑是很简单的,罗可以比纱卖得贵,罗在部分消费者心目里也比纱有炫耀资本,所以叫“罗”更有噱头。从圈层社交上来说,商家最后也特意把话题引导去了韩国,借此获得支持。

不过我们要从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至少不让这类商家坑到我们。这个KOL觉得自己叫法没错的原因是,她找到了一篇期刊标题中带“二经绞罗”,并且说“博物馆巨佬的都那么叫了”。我想这位作者看到KOL为了显示自己有理,这么帮她抬咖,不知道是会笑还是会哭的。但看得出KOL是临时抱的大腿,因为在一些著名墓葬的报告里写成“二经绞罗”的也有,比如黄昇墓,但这样就能篡改“纱”与“罗”本来的意思了吗?

首先,肯定是正确区分“纱”与“罗”进行命名的学者居多,拿着个别案例,甚至可能是无意间犯下的错误就当成供自己商业背书的学术典范,置这些学者们专业论述于何地呢?

这里插播一下“纱”与“罗”的区分——

在现代织物组织学里,经线起绞的都可以称为“纱罗组织”,这是人们混淆它们的前提。但在古代织物的框架下,只有两根经线每隔一根纬线绞转一次的我们才称作“纱”(也就是这里商家和KOL所称的“二经绞罗”),其余的绞经织物则归入“罗”。比较特殊的“罗”是杭罗,它的起绞部分也是两根经线,但间隔的部分是平纹。如果按照商家及KOL的逻辑捧出“二经绞罗”的概念,那天下就不存在绞经“纱”了。

其次,黄昇墓与KOL举例的文章里都出现了“四经绞罗”乃至“三经绞罗”。

△ 《福州南宁黄昇墓》

很明显这是一个类似外国人学汉字的笑话逻辑,学完“一”“二”“三”,就觉得数几的汉字就是有几个横,属于带跑偏了。

这里要再插播一个关于“三经绞罗”的说明——

绞经织物一般是一根绞经与一根地经组合使用,这就意味着它们应该是双数的,如“二经绞X”、“四经绞X”。那“三经绞X”是怎么出来的呢?这是因为这三根经线里有两根地经,多出来的这一根地经可以做很多事,比如起暗花,比如做斜纹等等。

△ 平纹三经绞罗(左)与斜纹三经绞罗(右)

虽然是与绞经纱类似的一组绞,但由于经线数量增加使得织物会比绞经纱更密实,所以称作“罗”,而不是有稀疏含义的“纱”。

而阅读这些报告的人明白作者本身的意图,也就不会为这些细枝末节的错误较真。尤其,这些文章里还都出现了组织结构的相关信息,即便名称错了,一样能看懂。

△ 《华容元代墓葬出土二经绞罗单袍的研究保护》

哪能想得到有心之人从中找到了商业背书的底气呢?这就好比,女生拨了拨刘海,对面WSN就觉得女的同意开房了。言行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个主题思想真的是有心之人臆想出来的。

类似这样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比如,早年的考古报告里经常无法区分服饰,会写一些考古童鞋自己觉得比较贴切的词,有时候还会把衣服和裙子搞错。博物馆的展品信息,如果没有相关专业的学者,霞帔坠写香囊的问题始终在发生。并且,由于机制问题,要改起来还真的不容易。有时候A文物放成了B牌子,B文物放成了A牌子,我们以为打开门交换一下的事情,可能整个展期结束都拖延着。

所以,所有你看到的东西都只是资料,供你了解、供你学习,但我们也要有更广阔的信息来源以及自己的独立思考。那些都是人写出来的东西,而不是神下的旨意,没必要被困在里面。但如果,是为了商业,那就另当别论,毕竟罗纳尔多也有因为吃饭而不小心拍了一部广告的前车之鉴,商人善于找到所有这样的机会,我们能做的也只有比他们更博学,才能不受骗。

感谢阅读,喜欢请记得分享哦^_^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丝绸品种样式
教你如何区分绫、罗、绸、缎
绫、罗、绮、锦、帛、绢都有啥区别?
绫 罗 绸 缎 识 别 指 南
绫罗绸缎 | 夏日炎炎话“纱罗”
【研究】基于芦山纱特征的三绞三罗织物性能分析及试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