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肝病

肝病的病因

异常繁杂,主要有:①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原虫等,其中以肝炎病毒最为重要;②药物和毒物的损害,由于人类接触化学物质和药物的机会越来越多,故药物性和中毒性疾病也相应增加;③营养不良和嗜酒,国外由酗酒所致的肝脏损害远比中国常见,中国由于营养缺乏所致的肝脏损害已渐减少;④代谢异常,由于肝脏是物质代谢的中心,任何一种物质代谢都与肝脏密切相关,如胆色素代谢异常可致黄疸、脂肪代谢异常可致脂肪肝、铜代谢异常引起豆状核变性等。目前认为肝脏疾病中约85%是由病毒、化学物质、酒精(或营养不良)三大环境因素所致,其余约15%是与代谢或其他先天异常的遗传因素有关。

肝病的分类

根据主要致病原因分为以下几类:①病毒性肝炎,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其中以乙型肝炎较重要,中国普查感染率占3.7~16.8%(表面抗原阳性)。②肝硬变,分为门静脉性、坏死后性、胆汁性、心源性等,其中以坏死后性最多,约占68%。③肝脏肿瘤,良性肿瘤有腺瘤、海绵状血管瘤、纤维瘤等,均少见。恶性肿瘤如肝癌,较多见。肝癌在中国占所有肿瘤的26.2%。④药物性及中毒性肝炎,随着药物及工业化学的日新月异,发病率逐渐上升,包括毒蕈性肝炎。⑤肝脏感染性疾病,如肝脓肿,肝结核、肝包虫病等。⑥肝脏代谢性疾病,如脂肪肝、肝淀粉样性变病、肝豆状核变性等。⑦肝血管性疾病,如巴德-基亚里二氏综合征、肝动脉闭塞等(包括缺血性肝炎)。

肝病的病理改变

归纳为六个方面:①肝细胞变性坏死导致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异常;②胆汁淤滞,既可由肝细胞破坏分泌胆汁的功能障碍,也可由胆道梗阻所致,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内和胆管系统内胆色素沉着和胆栓形成;③肝实质内炎性反应,表现为汇管区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库普弗氏细胞增生以及肉芽肿形成等;④间质纤维组织增?,尤其是慢性肝炎时,以汇管区为中心肝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可互相延伸、连接;原有肝小叶破坏、分隔、改建,逐步发展为肝硬变,导致临床上出现门脉高压症;⑤肝占位性病变,主要见于肝肿瘤和肝脓肿,病变占据肝实质的一部分,并压迫周围的正常组织;⑥肝血管系统损害,如肝硬变造成肝血流量减少和门静脉高压症。此外尚有肝静脉阻塞(巴德-基亚里二氏综合征)和肝动脉梗塞等。

肝病的诊断

除了临床症状和体征外,常用下列检查方法为诊断提供依据:①肝功能试验,常用的有各种血清酶的测定和血清蛋白的测定。②影像检查,包括X射线检查、食管钡餐?影、X射线断层成像、B型超声检查等。③放射性核素肝脏扫描。④肝脏活体组织检查。⑤腹腔镜。 对肝脏疾病正进行大量的免疫学研究,这对肝脏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指明方向。

肝病的治疗

一、肝炎 1、保肝护肝恢复肝功能。 2、抗病毒。强调中西医结合用药。 3、免疫增强剂,针对乙肝患者普遍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现象,选择合适的免疫增强剂,配合抗病毒治疗,提高乙肝病毒的转阴率。 4、抗肝纤维化药物。慢性乙肝患者药物缠绵不愈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肝纤维化程度加重的最终结局就是肝硬化,所以治疗乙肝,在抗病毒的同时,还需辅助使用抗肝纤维化治疗。 二、肝硬化 1、休息:肝硬化处于代偿期或无症状时,可做轻工作,以不疲劳为度。在失代偿期,以休息为主,可减少肝脏的负荷,使肝细胞有机会修复和再生。 2、饮食治疗:一般每日应摄取热量2500kcal。宜高蛋白饮食,以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恢复,特别是病人有腹水和低蛋白时。但病人肝昏迷时,蛋白摄入量应降低,甚至暂时不给蛋白质。应给予适量脂肪,过分限制脂肪会影响食欲,并且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适当地食用糖,可在肝内转变为肝糖原,促使肝细胞新生,增加肝细胞对毒素的抵抗力。 3、“保肝”药物:尚无一种药物真正具有护肝作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各种“保肝”药物,在无可靠证据肯定其疗效之前,必须慎用。因为几乎所有药物都需经肝脏代谢,过多地应用药物反而增加肝的负担。但肝有活动性炎症时,应使用甘力欣、利肝泰、肝泰乐等药物。 4、维生素:服用维生素A、B1、B2、B6、C、E等,补充肌体的需要。目前国内外均有多种维生素混合胶囊或丸剂供应。 5、治疗并发症:肝硬化一旦进入失代偿期,出现腹水,食管静脉曲张并破裂出血、脾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昏迷和功能性肾衰竭(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此期治疗甚为棘手,甚至危及生命,往往需要住院抢救,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能正确处理,仍可使病情逆转,使病人能够在较长时期内处于稳定状态。 6、肝移植:终末期慢性肝病是肝移植的主要适应症。随着移植技术的改进和有效抗排异药物的问世,肝移植后1年生存率已达70—80%以上。肝移植目前已成为治愈肝硬化病人唯一希望所在。 7、抗纤维化疗法:近期研究肝纤维化是肝脏在损害因子作用下渐进性的病理过程。在肝硬化形成之前,抗纤维化药物治疗很有效。 三、肝癌 1、手术疗法: (1) 早期或中期肝癌,肝功能代偿较好,可进行手术探查,根据病情进行根治性切除或姑息性切除。 根治性切除肿瘤术后,如有复发或转移,可行再切除术。 (2) 姑息性切除肿瘤术后,必须进行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指抗癌增免中药(如博生癌宁)联合化疗、放疗、插管化疗、免疫治疗等。 (3) 术前抗癌中药+化疗,其目的是对肝癌病人血中癌细胞和手术对癌肿刺激或挤压,使癌细胞移行或种植,起到抑制或杀灭作用,另外可在癌灶局部发挥抗癌作用,以减轻组织反应性水肿,从而使瘤体缩小,减轻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有利于手术的切除。术前给药可使癌细胞之间集合力加强,使癌细胞凝集成团,防止术后癌细胞的散失,减少术后扩散及种植转移,有利于手术完整切除和清扫。 (4) 术后抗癌增免中药联合化疗清除微小病灶和转移扩散的癌细胞,控制以及减少术后复发和播散,防止肿瘤转移和复发。 2、非手术疗法: 肝功能失代偿期或晚期肝癌患者。 3、中医抗癌疗法:中医药可用于肝癌病人的早、中、晚各期,术前术后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药也可作为放射、化学药物治疗的辅助治 疗,以提高抗肿瘤疗效,减轻毒副反应。 (1) 抗肿瘤透皮治疗:肝功能失代偿期或中晚期肝癌可采用中药抗肿瘤透皮治疗,由于是透皮给药,避免了口服药物经肝脏首过代谢加重肝脏负担的弊端,避开了胃肠道因素的干扰与降解作用,使药物保持最强的抗癌效应,以皮下毛细血管全身给药方法,控制肿瘤发展并保护脆弱的肝功能。如抗肿瘤透皮治疗代表药物:博生癌宁。
(2) 抗癌增免治疗:此疗法能起到扶正、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4、化学药物治疗:多采用联合化疗,即选择细胞增殖周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药物联合应用。常用化疗药物有:丝裂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5-氟脲嘧啶、顺铂、氨甲喋呤等。 5、酒精注射治疗:肝癌灶内注射无水酒精(纯度大于99.5%),使肿瘤内及瘤周组织脱水、固定,癌细胞蛋白质凝固及变性坏死,瘤周小血管闭塞,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包膜。对缩小、控制或延缓肝癌生长有一定的效果。 6、核素瘤内注射法:在B超引导下肝穿刺,向癌灶内注入放射性核素,如I-131,I-125,Y-90,Re-186等。对治疗肝癌也有一定的效果。 7.免疫治疗:单独应用免疫疗法治疗肝癌的疗效不理想,目前多与手术、放化疗及中医治疗联合应用。主要有主动免疫治疗(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被动免疫治疗、过继免疫治疗(如LAK细胞疗法)、导向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综述---肝细胞癌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未来更理想的肝病治疗工具
“我怎么黄了?”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黄疸治疗方法该如何选择?
这种常见疾病导致的肝癌越来越多!但很多人还不知道…如何预防和治疗肝癌?
【科普】收好这份保肝秘笈,打赢肝脏保卫战!
喝酒“肝悲”后喝出来的肝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