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打开洪秀全的国库后,为何大喊:我命休矣
1864年7月19日午后,湘军统领曾国荃命人点燃埋在天京城墙下面的三万斤火药,在一阵天崩地裂的巨大爆炸声中,二十余丈高的南京城墙轰然倒塌,围城三年的湘军,在其总指挥曾国荃的率领下,如一窝蜂般地涌入了天京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就此宣告失败。一、曾国荃是曾国藩的四弟,生于道光四年的他,比曾国藩小13岁,从小就在曾国藩的教导下长大。在这个生性骄横、倜傥不群的弟弟身上,曾国藩浇筑了大量的心血,而曾国荃也不负哥哥的期望,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秀才,不久又在府、州、县三级生员的选拔中名列前茅,进入京师国子监,成了一名贡生。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在广西起义,一路势如破竹,迅速攻下了广西永安州,并在永安城分封诸王。清廷大惊之下,派大学士赛尚阿驰往湖南,办理防堵事宜。但太平军仍然一路高歌北上,于次年5月进入湖南,进攻长沙。时任礼部侍郎、江西乡试正考官的曾国藩,此时正因为母亲去世,回到老家湖南湘乡办理丧事。太平军进入湖南后,清廷命曾国藩出山,在湖南帮办本省团练。曾国藩在湖南依靠师徒、好友等人际关系,迅速建立了一支地方武装,号为湘勇。在训练这些湘勇时,曾国藩“凡枪炮刀锚之模式,帆樯桨橹之位置,无不躬自演试,殚竭思力”,他的这支武装也因此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并在之后与太平天国的战斗中表现得异常出色。咸丰四年正月,曾国藩率领这支17000人的地方武装,誓师东征。让人没想到的是,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在江西湖口遭遇惨败,处境十分险恶。曾国荃为了救援曾国藩,招募乡勇3000 人,向江西杀来,将太平军包围在吉安。吉安城高壕深,太平军凭险死守,一时攻打不下。曾国荃采取挖壕筑垒的战略,攻破了吉安城。之后势如破竹,率军一路北上,将太平天国的军事重镇安庆团团包围。安庆是拱卫天京的西线屏障和粮源要地,直接关系着天京的安全。所以太平天国调集大军,在安庆与曾国荃展开多次激战,但却无法打败曾国荃。洪秀全调陈玉成回救安庆,仍然改变不了安庆陷落,守城太平军一万余人全部战死的命运。安庆陷落之后,太平天国再也无险可守,天京危在旦夕。从此,太平军对清军转入防御阶段。在此战中立下大功的曾国荃,被清廷赏加布政使衔,并赏穿黄马褂 。二、1862年春,清军开始进攻天京。担任主攻任务的,仍然是曾国荃。曾国荃一路高歌猛进,连下无为、和州、芜湖等地,夺下天京城外所有的战略据点,于1862年5月31日抵达天京城外的雨花台,天京成了一座孤城。两年多后,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之前,咸丰帝便已许下“攻下南京者王”的诺言,以此激励清军的斗志。在攻克天京后,曾国荃拿到了这个“天下第一大功”,可清廷却食言了,不但没有兑现咸丰帝生前许下的诺言,只给了曾国荃一个威毅伯的伯爵爵位。这是为什么呢?这就不得不提起当时的一个传闻:天京城中,有洪秀全收敛的大量财宝!太平天国在起义之初,便打出了“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的口号,所有人的私有财产后都要上交到“圣库”库,否则就会掉脑袋。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规定,所有公私消费所需之财物,均实行统一管理。参加起义之人均应折卖家产交公,战争中的缴获亦要全归圣库,全体人员衣食均由圣库开支,任何人不得私藏财物。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又在天京水西门灯笼巷设立了“天朝圣库”,并派总圣库四员、总圣库协理二员专司其事。在天京的十余年时间里,太平天国聚敛了堆积如山的财宝,就是在当时,民间也有“洪逆之富,金银如海,百货充盈”的传闻。三、曾国荃自己显然也是听说过这个传闻的。所以在攻下天京后,他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太平天国的国库。到了太平天国的“圣库”后,曾国荃大吃一惊:里面空空如也,别说金银财宝,就连铜板也没有一个。曾国荃暗叫不好,吓得面无人色,一句“我命休矣!”脱口而出。曾国荃除了打仗勇敢之外,也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他知道清廷与太平天国交战多年,财政早已吃紧,朝廷上下都指望能得到太平天国国库中的财宝,来缓解财政危机。如果自己找不到太平天国国库中的财宝,朝廷里那些嫉妒自己立功的人,以及对曾家兄弟湘军忌惮的人,一定会大做文章,说自己贪污了这些财宝,到那时自己浑身是嘴,只怕也说不清了。在攻克天京之前,老谋深算的曾国藩就曾给曾国荃去信,提醒他城破之日第一要紧事,便是“查封贼库,所得财物,多则进奉户部,少则留充军饷,酌济难民”,以免授人以柄。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克复老巢而全无财货,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闻之事'。为了找到天国的财富,曾国荃亲自率领湘军,对天京城里所有有可能藏宝的地方都进行了大搜查。但是就算他把洪秀全的天王府翻了个遍,也一无所获,只抓到了不少洪秀全的侍妾。为了避免手下人找到太平天国的财宝后私吞,曾国荃下令“凡发掘贼馆窖金者,报官充公,违者治罪”。不过客观地说,虽然湘军军令严明,但天京破城后,要说没有人趁机中饱私囊,可能也不现实。但这些兵将们也许敢私分少量的财物,如果真的找到了天国库藏的大宗财宝,要想人不知、鬼不觉的私分掉,应该绝无可能。太平天国的钱去哪儿了?这个问题让曾国荃寝食难安。所以在抓到太平天国后期的实际领导人——'忠王'李秀成后,曾国荃一改往日“儒将”的面目,对李秀成严刑拷问,甚至亲自用用锥子,把李秀成的大腿刺得得血流不止,其目的并不是想报复这个战场上的老对手,而是为了逼李秀成说出天京藏金下落。让曾国荃失望的是,即使哥哥曾国藩亲自从安庆赶到南京审问李秀成,即使李秀成写出了长达数万字的“自白书”,但李秀成却始终坚持称天京事变后,'国库无存银米',他只好拿出自家的粮食救济难民。到了后来,他手下的部队没有给养,他自己只好又变卖家中女眷的首饰应急。所谓南京城内有大量财宝,只是一个谣言。四、见曾国荃一直找不到太平天国的财富,朝野上下有关曾国荃的传言四起,其中最让曾国荃担心的,是“曾国荃将太平天国的金库都搬回了湖南老家”的谣言。害怕什么?因为在这方面他有“前科”。当年攻下安庆城后,曾国荃曾将陈玉成英王府的所有财富据为己有,并全部装上船只,运回了湖南老家。这件事当时朝野尽知,现在说天京没有财宝,谁知道是不是你曾国荃故伎重施,又偷偷把财宝运回家了呢?世上的事就是这样,你越是找不到这些财富,关于这些财富的传闻就传得越厉害。当时甚至在北京都有这样的传言:说是天京城有个姓蒋的行商,是李秀成的心腹,被李秀成任命为'驴马车三行总管'。天京被围后,这个蒋某人将“诸王、诸王妃等聚金银数千箱载出天京,埋于石头山某所。天京失陷后,这个蒋某便失去了踪迹,那数千箱金银,也不知去向。曾国藩深知官场险恶,朝廷对湘军又极为忌惮,一直有防患之心。现在弟弟攻下天京后,第一时间便去寻找财宝,而没有去抓捕洪秀全之子洪天贵福,却谎报说洪天贵福已死,致使洪天贵福逃出天京,本来就有把柄被朝廷抓住了。现在又找不到太平天国国库中的财物,这要是被人参上一本,说曾国荃贪污了这些财务,那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不但这些年的苦战前功尽弃,恐怕兄弟们都有杀身之祸。谙熟为臣之道的曾国藩,曾了保住曾国荃的性命,便以曾国荃有病为由,向朝庭请求允许曾国荃回家养病。对于曾国荃手下的湘军,曾国藩也向清廷上折,主动请求裁撤。在这篇奏折的全名为《奏报攻克金陵尽歼全股悍贼并生俘逆酋李秀成洪仁达折》的奏折上,曾国藩将最终攻克天京的功劳,全部归于皇帝和朝中大员的指挥有方,自己兄弟只是按照领导的意图执行,有些“微末之功”罢了。五、那么问题来了,曾国荃率湘军攻破天京之后,到底有没有“于此中获资数千万”?对于这个问题,一百多年来各方争执不断,有说太平天国的巨额财物确实是被曾氏兄弟私吞的,也有说当时太平天国的库房根本就没有钱,说曾国荃私吞财宝,只不过是他的政敌们想整他的借口而已。认为曾国荃私吞太平天国巨额财物的人之中,尤其以光绪时期的小说家李宝嘉说得活灵活现。他在他的《南亭笔记》中说:“曾忠襄攻金陵既破,搜遗敌,入天王府。见殿上悬圆灯四,大于五石瓠。黑柱内撑如儿臂,而以红纱饰其外。某提督在旁诧曰:'此元时宝物也!’盖以风磨铜鼓铸而成,后遂为忠襄所得……闻忠襄于此中,获资数千万。除报效若干外,其馀悉辇于家。”李宝嘉不仅认定曾国荃“获资数千万”,甚至连其中有什么宝贝,都说得活灵活现。他说曾国荃“于天王府获东珠一挂,大如指顶,圆若弹丸,诚稀世之宝也......每出熠耀有光,夺人之目。又获一翡翠西瓜,大于栲栳,裂一缝,黑斑如子,红质如瓤,朗润鲜明,殆无其匹。”要弄清曾国荃在攻克天京后到底有没有“获资数千万”,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天京城破时城内是否存在巨额财物和银两,以及后来曾国荃的财产状况。湘军攻陷天京时,天京城内究竟有没有巨额财富呢?到底是不是如传闻的那样,“金银如海,百货充盈”呢?当时天京城以外的人们之所以相信天京城里“金银如海”,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实行的“圣库”制度。据被俘的太平天国一些高级将领供述,太平军刚刚占领南京时,圣库里共有1800 余万两白银。但太平天国后期,圣库早已名存实亡,圣库里面的钱,大多被洪秀全以及他的一些亲信和亲属挥霍一空。李秀成在被俘后的供词也称,同治二年,李秀成率领大军准备救援苏州时,圣库已经拿不出来此次作战所需的军饷了,洪秀全不得不命令文武官员“助饷”。这足以说明,早在天京城破之前,圣库早已名存实亡。按说太平天国占据天京十几年,控制着当时经济最为发达的江南地区,掳获来的钱财应该不少,怎么会如此窘迫呢?原来这些钱财,都被以洪秀全为首的统治集团拿去享乐花掉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洪秀全为建造了豪华的天王府。天王府“周围十余里,高数丈,内外两重,雕琢精巧,金碧辉煌,五彩缤纷,侈丽无比”。有了洪秀全这个榜样,其他的王爷和将领,也纷纷相互攀比,尽情享乐。天京被清军围困多年,城内日用消耗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即使之前圣库中有些存货,也经不起坐吃山空。湘军围困天京时,李秀成多次要求各位王爷“切勿存留银两”,要求他们把手头的钱拿出来“买米粮”,倘若圣库中有钱,李秀成不太可能冒着得罪全部人的风险,要人家从腰包里拿银子。退一万步说,即使天京城破时圣库中还有钱,太平军也不太可能将它们原封不动地留给曾国荃。要知道天京城破时,有不少太平军还是突围而出,他们在逃走前,应该会把能带上的金银财宝带在身边,绝不可能放在圣库中便宜了清军,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性。李秀成本人在撤出天京时,就带了不少钱。他在逃亡途中,为了能早日逃到浙江与余部会合,甚至对当地百姓许诺:“若能导我至湖州,愿以三万金为酬”。据当地老百姓说,当时的李秀成身边有两位童仆,“两臂金条脱皆满,又以一骑负箱箧,皆黄金珠玉宝贵之物,约值白金数十万两”。以上种种际象表明,曾国荃有可能背了黑锅。虽不能肯定他一分钱没捞,但要说他“获资数千万”,且瞒过了手下那么多部下,这种可能性实在太小。六、我们再从另外一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如果曾国荃真的“获资数千万”,那他就是天底下头号大财主,这些钱在他之后的生活中,一定会露出马脚的。数千万两白银有多少?要知道当时清朝户部库存银仅有二十余万两,就算是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前的道光初年,清朝户部库存银也仅有八百余万两,曾国荃的这个数千万两,是一个超过大清帝国国库储备数十倍的数字。在太平天国那么折腾之下,天京的圣库里,还能有这么多钱吗?显然不太可能。我们做个假设,假设曾国荃真的得到了这么多的财富,那他以后的生活应该是可以过得特别“奈斯”的了吧!但是从后来的表现来看,曾国荃却多次写信给哥哥曾国藩,说自己穷得不得了,这就不符合逻辑了。要知道当时的曾国藩也在天京,曾国荃做什么事,必然是瞒不过这个哥哥的啊!同治九年十一月,曾国荃写信给曾国藩诉苦说“弟向未留剩活钱而用度日繁,亦渐有涸竭之意”;一个多月后,又写信给哥哥说“应酬亦大,明春有权住省城之意,借以省款客酒饭轿钱”。到了第二年三月,又向曾国藩诉苦说“弟不甚见客,与人往来甚少,亦不赴酒席宴会。非惟可省精神,亦可省钱。”曾国荃在家信中屡次提到经济拮据,如果说是在作秀,那他肯定能得奥斯卡奖。但他有这个必要吗?都是一家人,谁不知道谁啊?持反对意见的人说,咸丰九年,曾国荃在老家修建“大夫第”,前后用了8 年,“大夫第”总面积13 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如果曾国荃没有钱,这房子是怎么建起来的?曾家是有名的地主,仅家中良田便有六千亩之多。要是没钱,曾国藩也无法大很短的时间里拉起一支队伍。再加上曾国荃做过六年的湘军统领,其俸禄是一年 21400 两,六年便有十好几万两白银;另外他在攻下安庆时,还发了一笔横财(相比于天京的传闻,在安庆曾国荃确实是捞过一大票),这些钱用来修一座府第,绰绰有余。所以并不能以一座府第,来肯定曾国荃在天京获得了数千万的财富。结语:曾国荃与哥哥曾国藩不同,曾国藩一生清廉自守,是封建社会的“半个圣人”。正因为之前在安庆的贪墨行为,更主要的是他们兄弟是手握重兵的汉人,自然会被满清统治者所猜忌。“获资数千万”的传言,也许就是一些政敌放出来想搞倒曾家兄弟的烟幕弹。这也正是曾国荃在天京城破之后,没有找到太平天国圣库财产,吓得大叫“我命休矣”的原因。幸运的是,曾国荃有个足智多谋的哥哥。在曾国藩如此这般的几个操作之后,曾国荃虽然回家蛰伏了几年,但还是在1866年重新得到起任,历任过湖北巡抚、陕西巡抚、山西巡抚等职。在任山西巡抚期间,他多方筹措,竭力救灾,百姓对他感恩戴德,曾专门修建生祠纪念他。1890年曾国荃病逝于南京,清廷给他的谥号是“忠襄”。“危身奉上曰忠;甲胄有劳曰襄”,这个谥号,还是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曾国荃的一生功绩的。

“以人物带动人文,用文章传递文化”,徽脸文化,致力于发扬安徽文化,宣传安徽人物。为徽文化代言,打造安徽文化第一微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打开洪秀全的国库后,为何感叹自身难保?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天京,打开太平天国国库,为何大喊我命休矣?
湘军中最凶狠的人物:杀人如麻,挥金如土的九帅曾国荃
绝版宝藏:太平天国宝藏埋在了哪里?(图)
太平天国到底有没有留下宝藏?
太平天国灭亡后,留下了一首藏宝诗,若谁能破解定会成为超级富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