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平军战史(十五):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命运终结
1862年,“十三王救天京”行动失败后,李秀成被“严责革爵”。不久,洪秀全责令他领兵渡江,西袭湖北,企图调动天京围敌。18632月底,李秀成率部数万渡江,然而在进入皖北后,清军防堵甚严,李秀成屡攻不克,加之粮食奇缺,遂放弃原定进军计划。6月,湘军已攻占天京城外大部营垒,洪秀全再次急令李秀成速回天京。
丧失最后希望,天京陷落
620日,李秀成率部南渡抵天京。然而,太平军在南渡过程中遭到湘军炮火的猛烈攻击,死者甚众,待渡至南岸进入天京城内时,太平军已不足万人。此后,湘军又先后攻陷江浦、浦口、九洑洲,至此,长江北岸完全为清军占领,太平军实力进一步遭到削弱,天京解围的希望也愈加渺茫。与此同时,在苏浙战场上,太平军也在淮军、洋枪队、湘军左宗棠部等联合进攻下日趋瓦解。
9月,湘军曾国荃部攻占天京城东南的上方桥和城西南的江东桥, 11月上旬又连续攻占了城东南的上方门、高桥门、双桥门、七桥瓮以及秣陵关、中和桥,太平军在紫金山西南的要点全部失守。1125日,曾国荃进扎城东孝陵卫。这时,湘军已攻陷天京外围的所有城镇要点,天京城只有太平门、神策门尚与外界相通,外援断绝。
1221日,李秀成向洪秀全建议,鉴于湘军围困甚严,天京又内无粮草、外援难至,不如“让城别走”,与外围各地之太平军诸部会合后,“以图再举”,再建政权中心。但这一当时唯一可行的建议也遭到了洪秀全拒绝,拯救太平天国的最后一线希望就此丧失。
1864228日,湘军攻占了紫金山巅的天保城。32日,曾国荃部进驻太平门、神策门外,完成了对天京内城的合围。3月14日,曾国荃部发起攻势,组织重兵用云梯攻城,但未得逞;从4月开始,曾国荃改变战法,在朝阳、神策、金川门外挖掘地道十余处,准备轰塌城墙。太平军一面组织力量从城内对挖,进行破坏;一面构筑月城,以便城墙被轰塌后,能够继续依托月城组织对抗。
186461日,洪秀全病逝(一说自杀),终年50岁。此后,天京人心愈加不稳。幼天王洪天贵福即位,一切军政事务统归李秀成执掌。
73日,湘军攻占天京城外最后一个据点地保城(龙脖子),可以居高临下监视城内动静。湘军在龙脖子山麓修筑炮台数十座,对城内日夜轰击,压制太平军的炮火,掩护挖掘地道。同时,在龙脖子山麓与城墙间大量填塞芦苇、蒿草,上覆沙土,高与城齐,为攻城铺平道路。半个月后,湘军攻城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李秀成见湘军攻城在即,于718日深夜,选派千余人伪装湘军,冲出城去,企图破坏太平门附近的地道,结果被湘军识破,只得退回城内。719日晨,湘军担任主攻任务的部队齐集太平门外。中午,湘军用地雷轰塌城墙之后蜂拥而入。太平军纷纷以枪炮还击,并用大桶火药泼洒,虽给湘军造成重大杀伤,但没能挡住湘军的攻势。
战至傍晚前后,天京全城各门均为湘军夺占,城内守军与入城湘军展开惨烈巷战,太平军放火烧城,湘军在大肆抢劫后也到处纵火,随后清军屠城,许多平民百姓被杀,惨况无可描述。
余部坚持8年,太平天国命运终结
李秀成于7月19日晨自太平门败退后,即回到天王府,与洪仁玕等护送幼天王突围,奔向旱西门,企图由此突围出城,结果为湘军所阻,只得转上清凉山。入夜,李秀成折回太平门,伪装成湘军由缺口冲出,向孝陵卫方向突围。
然而在突围过程中,李秀成与幼天王失散,便分道奔逃,于722日在城外方山被俘,亲书供状(即《李秀成自述》)数万字后,于87日被曾国藩处死,年仅40岁。
109日,洪仁玕在江西石城(今江西石城县木兰乡新河村)兵败被俘,1123日在南昌被杀。1025日,幼天王洪天贵福在江西石城荒山山洞中被搜俘,1118日在南昌被凌迟处死。
天京陷落,并不意味着太平天国灭亡。当时,分散在大江南北的太平军尚有数十万,他们继续抗清,虽然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却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甚至部分改变了晚清军政格局
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
赖文光,受封为遵王。天京陷落后,赖文光北上联合张宗禹“捻军”,继续抗清。1865年,赖文光、张宗禹在高楼寨设伏,斩杀八旗精锐七千余人,“满蒙第一名将”僧格林沁阵亡。僧格林沁,被慈禧誉为“国之柱石”。僧格林沁败亡,八旗蒙古骑兵损失惨重,慈禧只能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督抚,湘军、淮军就此成为清朝武装力量支柱,进而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晚清军政格局。1868年,赖文光在扬州战败,受凌迟之刑而死。
李世贤,受封为侍王,是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天京陷落时,李世贤屯兵浙江、江西交界,所部号称二十余万,实力尚存。1865年,李世贤在漳州战败,所部伤亡殆尽,只好南下广东投奔汪海洋。谁知,汪海洋为了独揽军政大权,以“侍王投降清军”为由,刺杀了李世贤。
汪海洋,受封为康王。1860年,汪海洋脱离翼王石达开,从广西一路血战回到天京,深受洪秀全赏识。1865年,汪海洋刺杀李世贤,夺取南方太平军指挥权,其虽然作风跋扈独断,但一直坚持抗清斗争,死战不降。1866年,汪海洋与左宗棠在嘉应州(今广东梅县)决战,因叛徒出卖情报,汪海洋冲锋陷阵时被枪炮重伤,不治身亡。
李文彩,受封为定国公。1859年投奔石达开,追随翼王远征贵州、云南、四川。1863年,石达开兵败大渡河,李文彩留在西南,打着太平天国旗号,继续抗清。1872年,李文彩在牛塘被清军包围,浴血奋战,全军覆没。李文彩部,是最后一支可以查证的使用太平天国旗号的反清武装,理论上是最后一支太平军。不少学者认为,应以李文彩部的覆灭作为太平天国终结的标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平天国新贵李秀成:通过革命变得富可敌国(转帖)
天京保卫战:湘军和太平天国的最后一战
强敌压境皇帝拒绝突围,称:朕有百万天兵,不久都城被围皇帝自杀
幼天王的末路:逃出天京却被旧部抛弃,写下求生供词仍遭凌迟处死
洪秀全简介 洪秀全领导的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
南京城墙在太平天国守城战期间的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