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吕农华教授权威解读: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导语

我国是幽门螺杆菌(Hp)高感染率国家,Hp 感染除了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以外,甚至还与多种肠道外疾病相关。


为了更好的指导、规范 Hp 根除治疗,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发布了第 5 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在最新共识刚发布之际,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牵头主持该版共识制定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组长吕农华教授,为我们介绍这一新版共识的制定与更新情况。



丁香园


吕教授您好,目前距离2012年第4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的发布已经5年了,请问目前我国的 Hp 治疗现状如何、在怎样的背景下决定制定新的共识?

吕农华教授: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治疗现状和全球是一样的,即随着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根除治疗的疗效越来越低。


2014 年我国的幽门螺杆菌学组对我国 100 家基层医院的消化科医生进行了同行的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幽门螺杆菌治疗的现状,调查显示:在我国 2012 年第 4 次共识提出的铋剂四联方案的应用比较低,而那些耐药率高的抗生素,如甲硝唑类药物仍然在广泛使用,甚至还有用两种高耐药抗生素的情况。


从 2012 年共识的发布到现在 5 年了,尤其在 2015 年到 2016 年期间,国际上相继发表了新的共识,如 2015 年的京都胃炎的全球共识,以及 2016 年的 Maastricht V 共识和多伦多共识,在这些共识中,都提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新的认识。


这些观点是否符合我国的国情呢?需要重新的审视。同时也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来制定共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制定第 5 次全国幽门螺杆菌共识。


丁香园


2015 年版京都共识提出「Hp 感染者应给予根除治疗,除非有抗衡方面考虑」,那么我国新版共识中是否还需要列出 Hp 根除适应证,主要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吕农华教授:京都胃炎的全球共识是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即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都应该给予治疗。


我国的现状是感染率很高,人群感染率大概达到了 50%,像邻国日本那样实行全国 12 岁到 20 岁人群搜寻和筛查 Hp 胃炎的策略,我国目前的条件是不成熟的。


基于 Hp 根除适应证进行人群的检测,是发现 Hp 感染的一个最主要的途径,因此,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我们学组认为我国现阶段仍然需要 Hp 根除的适应证。


感染者根除后的获益,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根除获益大小的推荐应该分级(进行)推荐,因此我国第 5 次共识仍然推出了适应证,同时在 2012 年第 4 次适应证的基础上增加了 1 条,即「证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丁香园


Hp 的根除方案是临床医生们关注的焦点,请问今年新版共识在 Hp 根除方案的制定中进行了怎样的跟进,初次治疗时应如何选择根除方案?

根据我国新的循证医学的证据、并且考虑到抗生素的耐药以及患者的耐受性,新版共识在原来推荐的铋剂四联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 2 种方案,即由 6 种抗生素组成了一共 7 种不同的根除方案:

PPI 铋剂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PPI 铋剂 阿莫西林 呋喃唑酮等


根除 Hp 方案的初次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在选择方案时要参考当地 Hp 耐药率的监测资料、个体抗生素的应用历史以及平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可获得性,尽量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和高效稳定的 PPI。


丁香园


与2015年京都共识相比,您认为我国新版共识中的Hp根除治疗方案有哪些特点和不同呢?

与国际共识相比,我国的共识有些不同,第一是我国在 2012 版的共识中就提出了根除 Hp 的铋剂四联方案,最新版的指南中又将其进一步的扩展了,由 5 个方案拓展为 7 个方案,我国推荐的铋剂方案得到了国际共识的认可。


今年发布的国际共识,他们也推出了铋剂的四联(方案),是那些高耐药地区的选择。


与国际共识相比,我国第 5 次共识在根除治疗方案的制定上,没有像国际共识一样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仍然保留了第 4 次共识提出的初次和补救治疗,原因一是我国的铋剂方案已经得到了大家广泛的认可,二是我们对初次和补救治疗已经习惯了,因此没有推一线、二线和三线。


在治疗方案选择时,应该根据当地耐药率的监测情况以及个体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尽量选择疗效高的抗生素和方案。


初次治疗失败后怎么办,就在剩余的其他 6 种方案中再选择一个方案作为补救治疗。


新共识在推荐 Hp 根除治疗的疗程中仍然主要推 14 天或者 10 天,10 天的选择一定是证明 10 天方案是有效的。


丁香园


吕教授,您刚刚聊到了和国际共识的一些不同之处: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 Hp 感染是胃癌发生的先决条件,根除 HP 可显著降低肠型胃癌的发生率。目前日本和韩国已经制定了消灭胃癌的路线图,作为胃癌高发病率的国家,我国共识是否对消灭胃癌提供了相应的策略呢、您认为我国应该采取何种策略预防胃癌呢?

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情是人口多、感染率高、胃癌的发病率高。


所以与日本比,我们民众,包括医生对胃癌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相对较低,Hp 的感染率高,人口的再感染风险也高,同时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因此如果要开展像日本那样基于人群的 Hp 筛查策略,我国目前的时机还不成熟。


因此,第 5 次共识提出「应该对哪些人群进行筛查」。共识指出:一是对胃癌高发区和胃癌低发区的高风险个体进行 Hp 筛查和治疗的策略,即对胃癌高发区的人群进行筛查和治疗。那些在胃癌低发区的呢?他们有一些胃癌的高风险因素,比如有胃癌家族史、萎缩性胃炎、肠化等等,这些人群需要做幽门螺杆菌的筛查和治疗。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医务人员和广大民众的宣传,让大家认识到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预防胃癌重要的可控的危险因素,而且有效的预防胃癌比早期发现更重要,让大家一起重视 Hp 的检测和治疗,以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这是我们希望的。


丁香园


吕教授,我们知道您也是奋斗在一线的一名医生,您希望今年共识的发布对临床医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和意义呢?

今年的新版共识是 2016 年底在杭州制定的,2017 年 5 月份在江西南昌发布和解读,引起了广泛临床医生的极大重视和关注,新版共识对大家提出来的在诊断、治疗、适应证方面给出了很多观点。


我国的特点除了感染率高,还有就是医生多,因此能否规范的根除 Hp 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如何有效的根除 Hp,提高 Hp 的根除率,是我国 Hp 耐药的应对策略。


因此,希望广大的临床医生在新版共识发布后能够及时的更新理念,认真的学习新共识、应用新共识,在临床实践中按照共识的要求,规范的检测、有效的治疗,尤其是重视初次 Hp 根除方案的选择,提高初次的成功率,降低 Hp 的耐药率。

吕农华教授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江西省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

·        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常务委员

·        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组长

·        江西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        研究方向:消化系疾病和消化内镜的诊断和治疗,特别对早期胃癌的诊断,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疾病,胃食管反流病等酸相关性疾病与 PPI 的基础与临床应用   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       Hp 根除与胃癌防治研究权威专家之一,牵头主持全国第四次及第五次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的制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种病菌能致癌,一半中国人被感染
吕农华教授:比较国内外幽门螺杆菌指南共识,探索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趋势与方向
幽门螺杆菌治了又复发?最新专家共识建议......
京都全球共识对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启示
幽门螺杆菌阳性,但没症状要不要治疗?一文总结!
中国Hp根除的现状与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