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术中大出血——大蛛网膜颗粒压迹误诊为颅骨嗜酸性肉芽肿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38 岁,主因 “发现头顶部包块 2 个 月” 于2011 - 08 - 02 入院。

患者 2 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头顶部包块,按压疼痛,无红肿,自感近期包块有所增大,来我院就诊。往健康。体格检查: 头顶部中线偏左 2 cm 处有一个 20 mm ×20 mm 大小包块,质中,轻压痛,无波动感,不能推动,局部皮肤颜色正常。血常规及各种生化检测结果均正常。


颅脑 CT显示: 中线偏左 2 cm 处顶骨局部骨质缺损贯穿内外板,边缘光滑,约 15 mm × 15 mm 大小,向颅骨表面隆起,酷似溶骨性表现 ( 见图 1) 。术前诊断为嗜酸性肉芽肿,行手术治疗。


中见包块表面骨膜增厚、完整,透过骨膜可见包块隆起,质软,表面少许粟米状颗粒。切开骨膜即见大量暗红色血液涌出,出血汹涌,止血困难,未见肉芽组织。咬除缺损边缘处骨质扩大骨孔,见出血来源于一大蛛网膜颗粒,以宽基底附着于上矢状窦。最终使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成功。术中失血约 2000 ml,血压一度下降至 60/50 mm Hg (1 mm Hg = 0. 133kPa),出现休克症状,予以输血、补液等措施后休克得以纠正。术后 7 d 患者痊愈出院。术后病理检查: 骨缺损区边缘骨质为正常骨质; 骨膜下少许透明膜状物为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未见被覆上皮,含大量成纤维细胞,符合蛛网膜颗粒表现。

图 1 顶骨大蛛网膜颗粒压迹至颅骨内外板缺损,酷似病理性改变。



2 讨论

蛛网膜颗粒压迹多位于额骨后部与顶骨前中部矢状窦两旁20 ~30 mm 以内的区域,多对称性分布,亦见不对称分布。随着年龄增长,压迹逐渐增大 ,可伸入板障,甚至累及外板,形成大蛛网膜颗粒压迹,骨质缺损直径可达 11 ~ 32mm


X 线片可见局部骨质呈圆或卵圆形密度减低区,边缘清楚,弧形隆起、变薄,重者内、外板和板障分辨不清,仅呈一致密弧线。颅脑 CT 平扫显示,蛛网膜颗粒密度大都低于窦内稍高密度的血液,有时可呈等密度,增强后延迟扫描,表现为突入窦内的局限性充盈缺损。冠状位薄层 MRI 扫描是观察蛛网膜颗粒的最好方法 。由于蛛网膜颗粒内充盈脑脊液,故 MRI 表现为突入颅骨的局限且边缘清晰的非血流异常信号,T1WI 为低信号,T2WI 为均匀高信号,磁共振静脉窦血管成像或增强后表现为局限性充盈缺损,液体衰减反转回复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 序列上表现为低信号。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是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中的一种,病因不明,多认为是感染性或免疫源性的 ,以颅骨破坏、组织细胞增生和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可单发或多发,多见于颅盖骨,起源于板障,为较软的出血性褐色肉芽组织、黄色的坏死样物质和液体,可致骨皮质变薄,甚至穿破骨皮质进入周围软组织。发病年龄多在 30 岁以下,5 ~ 10 岁是发病的高峰年龄,男性多于女性 。外周血嗜酸性细胞计数对诊断帮助不大。影像学表现为: (1) 颅骨破坏及破坏病灶内残留小骨,典型为 “纽扣”样死骨; 由于颅骨内外板破坏范围不一致,X 线片上呈 “双边征”、“斜坡征”; X 线片上溶骨区边缘清楚而不规则,周边可见不同程度骨质硬化,无骨膜反应;(2) 病灶周围软组织改变,颅脑 CT 和 MRI 显示软组织肿块,向颅骨外板突出,CT 为等或略高密度,MR T1WI 为低等信号,T2WI 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强化明显。蛛网膜颗粒压迹 >10 mm 酷似溶骨性病灶,易误诊为病理改变而采取错误治疗,其与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等病理性骨质破坏的鉴别要点为: (1) 缺损区内无软组织肿块充填,周围无占位征象; (2) 边界清楚,边缘无硬化,无骨膜反应; (3)颅脑 MRI 呈脑脊液信号; (4) 颅脑 CT 或 MRI 增强扫描无强化。本例颅骨缺损内外板完全贯穿实属罕见,颅脑 CT 表现为颅骨全层缺损伴外生性膨隆改变。


由于对以上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认识不足,忽视了大蛛网膜颗粒压迹存在的可能,未进一步行 MRI 检查,误诊为嗜酸性肉芽肿,导致错误手术及术中大出血的严重后果。所以加强对大蛛网膜颗粒压迹影像学特征的认识,结合好发部位、发病年龄及随访无改变等特点,对正确诊断大蛛网膜颗粒压迹及避免不必要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内容来自文献:王炜、王雄伟等,大蛛网膜颗粒压迹误诊为颅骨嗜酸性肉芽肿: 附病例报告[J].中国全科医学,(2012) 05 -1739 -02.


声明【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EG-套袖征
颅骨蛛网膜颗粒压迹的CT、MRI影像诊断。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21例临床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头颅MRI入门之易误诊影像 -2
看到颅骨缺损,要想到的26种疾病【影像学院J024】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表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