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片时间】第1020期:右侧髋臼骨淋巴瘤

右侧髋臼骨淋巴瘤

【病史摘要】

男,37岁。右髋部疼痛,行走困难1个月,无发热,无外伤史。





【影像表现】

骨盆平片(图A)示右侧髋曰及部分髂骨大片溶骨性破坏,周围软组织稍肿胀。CT轴位平扫(图B〜D)示右侧髂骨翼及髋臼虫蚀状骨质破坏,骨小梁模糊,骨皮质亦见破坏,周围肌肉肿胀;病变区骨质无明显膨胀,无明显骨膜反应。

【影像征象分析】

本例为年轻男性,病灶的特点为右侧髂骨、髋臼的溶骨性、虫蚀状破坏伴轻度软组织肿胀,境界不清。骨盆由扁平骨组成,富含红骨髓,为肿瘤的好发部位,以恶性居多,多见的为转移瘤、骨髓瘤和淋巴瘤。故应首先考虑恶性肿瘤,与之相符的病变有以下几种。

1.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老年多见,病灶多位于长骨骨端或骨干(股、胫骨较多见),但也可发生于扁骨,一般为单发,表现为溶骨性改变,呈虫蚀状、地图状或大面积溶骨性缺损。当肿瘤局限于骨内时,软组织肿胀一般不明显,骨膜反应轻微;若肿瘤突破骨皮质,常伴明显软组织肿块。

2.骨纤维肉瘤好发于青壮年,四肢长骨多见,尤其是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为其好发部位,其次为髂骨等。呈大片溶骨性破坏,表现多种多样,软组织肿块明显。

3.骨髓瘤可分为单发型及多发型,一般认为单发型可能是多发型的前奏,单发型骨髓瘤非常少见。发生于骨盆者常广泛累及髂骨、耻骨及坐骨,表现为边缘不明显、弥漫的骨质疏松或为模糊斑片状、虫蚀状或大片溶骨性破坏,根据本例病变较为局限可资鉴别。

4.转移瘤原发灶多见于前列腺癌和肺癌,常为多发性,本例患者年纪较轻,无原发肿瘤病史,转移瘤暂不考虑。

影像诊断:①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②骨纤维肉瘤。

【最后诊断】

骨穿刺病理结果:B细胞淋巴瘤。

【讨论及误诊分析】

骨的原发性淋巴瘤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骨的继发性淋巴瘤通过两种途径侵犯骨骼,一为全身骨骼广泛转移,另一为淋巴瘤向邻近骨骼直接蔓延侵犯,其部位以脊柱及扁骨多见,长骨少见。常显示为溶骨性破坏并可夹杂一些成骨性改变,病灶边缘不规则、骨膜反应轻微,可形成较小软组织肿块。根据肿瘤骨破坏的X线改变将其分为浸润型、溶骨型、硬化型、混合型及囊状膨胀型,以前两者多见。有文献认为,骨淋巴瘤软组织肿块明显而骨皮质破坏相对轻微,此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本例患者病灶呈溶骨性破坏,无明显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肿胀,未见成骨性变化,在影像学表现与骨纤维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表现相似,鉴别困难,确诊有赖于活体组织检查。

回顾分析,本例患骨虫蚀状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恶性病变诊断明确。我们的教训是:对扁骨原发性淋巴瘤认识不足,本例影像特点是溶骨性骨破坏、骨膜反应轻微、周围软组织肿胀,患者的年纪较轻,同时,骨皮质破坏程度相对轻,仍保持完整,故在鉴别诊断思路中应想到淋巴瘤的可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髂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每日必读|尤文氏肉瘤
【骨肌系统】病例解析第2期
发生在肋骨上的15种肿瘤 – 影像PPT
【2022/07/20晚读病例】病例讨论 病理结果:梭形细胞单相型滑膜肉瘤
臀部肿物,等你分析丨读片专栏641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