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器物︱天下第一器——梅瓶



如果拿出纸笔,让你画出脑海中“瓷器”的模样,相信大多数人都会画出上图的形式,这便是此种器型的经典之处,甚至能称作“瓷瓶”的代名词。



登封窑白釉珍珠地划花牡丹纹梅瓶


这就是梅瓶!

“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 许之衡 《饮流斋说瓷》



△ 明宣德款黄地青花梅瓶


梅瓶,瓶体修长,最初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特点是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风格。



△ 景德镇青花梅瓶(现代)


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在当时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宋代梅瓶各地瓷窑都有烧制,但以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



△  宋湖田窑八棱开片梅瓶


梅瓶最初是作盛酒或其他液体物质的用器,其造型挺秀、俏丽,宋时称'经瓶',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  北宋影青釉梅瓶


“经瓶”名字的由来跟宋代皇家的经筵制度有关,所谓“经筵制度”是指古代皇帝作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无论小时候受过多好的教育,长大后还是要继续虚心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这就是经筵制度。



△   明·永乐 处州龙泉官窑暗刻碧桃翠竹梅瓶


当时“讲经”也叫“讲筵”,讲完经后,作为学生的皇帝要款待自己的老师,即招待老师喝酒,这也跟我们的文化习俗有关。当时的酒就是装在这样的瓶子里,所以它又叫“经瓶”。



△   清雍正款缠枝花叶梅瓶


到了近代,没有了“讲筵制度”,瓶子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文人喜欢用它插花,由于它的口很小,文人认为这和瘦骨嶙峋的梅枝是相匹配的,插一枝梅花显得特别雅致,要是插一朵牡丹就不美,所以就有了现在的名字“梅瓶”。



△   清雍正款缠枝花叶梅瓶


梅瓶跟我们传统意义上瓶子的概念有一点不同,它的重心在上面,头重脚轻。一般会头重脚轻的东西会让人看着很不舒服,但是梅瓶却是个例外。梅瓶在唐代晚期出现的时候,曲线没这么圆,上下偏直,器型略显笨拙。



△   元代青花人物梅瓶


梅瓶的造型在后期也逐渐依据其使用功能的改变和创造者的审美意识发生着时代的变化,历经多个朝代的再设计和再创造,其造型越加优美、挺秀和俏丽。



△  粉彩梅瓶(清代)


无论梅瓶的造型怎样变化,其“上部重大,下部窄细”的整体造型,却一直没有被改变,所改变的只是细节上的变化如腰线的提升或下降,瓶腹的或大或小等。



△  霁红釉梅瓶(清代)


很多人以为梅瓶这样的造型重心较高,日常使用时容易倾倒。其实为了保持瓶体稳定,在成型时,聪明的工匠们巧妙地将瓶体下部加厚,致使底足厚重不易碰倒,保障了它的实用功能。



△  景德镇御窑厂老匠人保留着传统工艺手法


梅瓶因其造型的修长优美,被认为天下第一器型,因此一直被沿用到现在。无论从造型还是到装饰,其无不表现出古代汉族工匠的才能和智慧,还有他们那朴实无华的艺术语言。



△  景德镇御窑厂老匠人保留着传统工艺手法


随着陶艺设备的民用化,人们对传统文化和工艺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陶艺体验馆、陶艺教室、个人工作室越来越多,陶艺已经成为全民艺术的一种。陶瓷的样式和风格不再拘泥于传统器型,即便如此,梅瓶依然是手工陶艺人们的至爱。




时代在变,陶艺人对手工、对泥巴的那份初心永远都不会变!就像这梅瓶一样,历经千年依然如此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瓶:1000多年的美!天下第一器型!
梅瓶 I 天下第一器型。
梅瓶|天下第一器型,优雅了千年岁月
天下第一器型,低调奢华有内涵!
明代梅瓶器型图解
天下第一器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