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针灸能治病?(揭秘古代针灸智慧之二)

        当我们破除了“经络”的神秘感之后,我们依然要回答为什么针灸能治病的困惑。尽管有关针灸原理的大量近代研究完全可以说清它,但对于广大患者或寻医者来说,最好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答。

        就以针灸镇痛为例,这是针灸疗效中最为人知晓的针刺麻醉曾经风行一时,中医的解可以相当简洁疼痛是由于经络中流的气血受阻所致,“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当针灸疏通了阻塞的经络,所以疼痛解除了。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历过的“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例子很多,如妇女月经前的腹痛,只要经血流畅了,腹痛也消失了;再如饱食后肚子胀气腹痛,放屁或泻肚一下后腹痛自消。临床实践中,应用针刺手三里治疗手腕扭伤疼痛,当针感传导到受伤的腕部处(“气至病所”)时,手腕疼痛顿减......这些例子都可以说明中医“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认知的合理性。然而,这毕竟还是古典术语,在西方或对于现代寻医者来说,这样理解针灸镇痛的原理依然困惑

        我经常应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针灸可以治病的事实,即人体本身具有修复身体能力(通常称为自愈能力),针灸作为一种体表刺激,不过是促进或强化了患者自身的修复能力而已。就好像一只旧手表突然停摆了,不一定非要打开后盖、替换零件才能恢复工作(这类似于西医手术治疗),有时只要给这只手表用力摇几下(这类似于不打开黑箱的中医外治法),它或许又可以恢复走动,再工作一阵子......用现代控制论的术语来说,人体的病痛,经常是因为神经网络某处的阈值出了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很严重(如有时手表停摆是由于接触不良),只要给与相应的输入端(如体表穴位)一定量的适宜刺激(如针灸、按摩、拔罐、刮痧等),使偏离的阈值恢复正常,身体自身的修复力量就可以消除病痛。针灸就是这样的最有效的一类体表刺激。所谓穴位或反映点(我们把那些与病灶有捷径联系的体表部位称为“反映点”)就是身体神经网络的输入端。由此,针灸疗法可以归属体表医学

        其实,许多动物就具有种自行刺激体表特定部位疗伤的能力。上图所示是发表在元代《元亨疗马集》中的两幅图,记录了马在心病(心黄)时自啃前腿肠病(肠黄)时自啃后足的表现。这与人类患心胸疾病是取上肢穴位(心胸内关谋)针灸,而患肠胃疾病取下肢穴位(肚腹三里求)的经验十分一致。现代研究也表明,当刺激与病灶(无论是内脏或躯体部位)神经支配相同或邻近神经节段的皮肤区域,经常有较好的镇痛或疗病功效(称为穴位作用的相对特异性)。所谓疼痛控制的“闸门学说”认为,针灸或按摩激发的较粗神经传入的信号可以在脊髓的同一节段水平抑制由细小纤维传递的疼痛信号(下左图)。当然,即使不是在同节段部位的针灸刺激,也可以通过脊髓上中枢其他水平的信号整合来抑制疼痛,包括各种体液因子的参与,目前最清楚的是几类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可以在电针后明显增加,以这样方式起镇痛作用的穴位刺激经常被称为“穴位作用的非特异性”,可以解释经常被称为“人身处处皆是穴”的针灸镇痛现象(下右图)。

        那么,为什么在体表特定部位的针灸能把刺激信息(针刺是机械刺激,艾灸是热刺激)输入到身体内的神经网络呢?这又要回到我们在前文(经络不是谜~揭秘古代针灸智慧之一)中的分析,即体表-内脏相关或者说经络(反射区)形成的原理。一是因为“脑-皮轴”的存在。基于皮肤与神经系统共同起源于胚胎外胚层,且两者有相同的几种激素、神经递质和受体,大脑皮层感受外界应激信息输入时,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应激反应,进而激活周围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系列反应,影响皮肤或全身功能。二是在人类的长期进化过程中,身体在内外环境相互作用下,特定体表区域的感觉阈值发生异化的结果,如同节段神经支配的皮肤与内脏之间联系通道的阈值较低,或经常受到外环境刺激(风吹雨打、碰撞等)的皮肤阈值较高(如身体阳面皮肤较厚且多毛)。

        身体内部病理过程导致的体表阈值的变化,首先可用神经源性炎症状态下局部的“沉默型”伤害性感受器的激活来解释。沉默型伤害性感受器的激活,可以导致局部痛觉过敏(即以压痛为主要表现的反映点。古代称为“阿是穴”)。现在还知道,神经源性炎症不仅可以发生在外周组织,促使“外周敏化”,也可以发生在中枢(称为“中枢敏化”)。换言之,“敏化现象”可以是双向的,即不仅身体内部疾病时可以在体表特定部位出现敏化现象,体表的刺激也可以引起内脏或中枢的一些变化或消除某些“中枢敏化”。其实,这正是【内经】关于经络形成原理及其特性的描述是动则病......是主x所生病者的主要机制。现代有关针灸原理的大量研究已经雄辩地证明,针灸不仅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还同时具有抗炎功效;而且,它们主要时通过“反射过程”实现的。由此就十分容易领会在体表扎针或艾灸可以治疗许多疾病的机理了!下图显示了我们应用现代反射学对十四经络重构的三大类反射区,可以使针灸取穴更加明确、简便与有助于提高疗效。
      

        简单归纳一下,针灸时因为没有任何药物的介入,其所有的治疗作用,几乎都是通过神经-体液反射机制,强化人体的自愈能力实现的。至于针灸到底能治哪些病?,且听下回(揭秘古代针灸智慧之三)解说。

    (待续,关注本公众号阅读下集)

参考文献

(1) 金观源:“继往圣、开来学”的反映点针灸[J]. 中医药导报. 23(7):1-5. 2017
(2)金观源,金雷,郑进等.强化抗炎祛痛的针刺策略[J].中医药导报. 6(7):1-5,28,2020
(3)朱兵: 系统针灸学-复兴“体表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5
(4)金观源,相嘉嘉,金雷:临床针灸反射学(反映点针灸的理论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 2017

(5)P. Riegelhaupt, M. Angst, in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for Anesthesia (2nd Edition, H Hemmings & T Egan, eds), Elsevier, 2019


反映点针灸

      金观源教授创建的反映点针灸(Acu-Reflex Point Acupuncture, ARPA), 是一种以体表反映点(Acu-Reflex Points, ARPs)为刺激靶点(穴位),根据'体表-内脏相关'、'体表-体表相关'、'体表-中枢相关'等交互反射为主要机制的针灸。它是在中医经络 '内属脏腑,外络肢体'的经典理念以及现代控制论、系统论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 是'继往圣、开来学'的一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针灸形式。反映点揭示了穴位的本质,揽括了所有针灸刺激靶点(穴位)的特征,可以用于“收编”(解释与归纳)在传统针灸与现代针灸中应用的所有新、老穴位、有效点或激痛点。反映点的形成机制,同时也揭示了经络的形成与针灸治病的主要机制。

金观源教授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外中医】寻回迷失的经络,发展现代针灸医学(二)
【连载】金观源:“继往圣,开来学”的反映点针灸(3)
针灸是怎么通过穴位镇痛?
经络的现代研究
人体经络
经络是人类远祖神经进化的遗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