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自律,80%的人都理解错了
userphoto

2022.09.15 上海

关注

作者:崇衫

来源:看鉴(ID:kanjian6666)

当代社会一大奇观:总有人在网上打卡自己,还有一群人围观。

读书要打卡,学习要打卡,不网购要打卡,一个月控制消费在多少钱以内还要打卡。

在不能出门旅游的日子,生生把自己“”成了旅游景点,并且称之为:自律。

而在这些打卡内容下,总有很多自惭形秽的评论,一边反思自己怎么这么懒,一边羡慕别人是怎么做到这么自律的。

就好像不够自律,已经成了一种原罪。

但“自律”这个词本身,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谎言。

自律:从OKR到PUA

只要一个人想进行一些自我提升,“自律”往往是想到的第一件事,而一个试图自律的人,往往是这样开始的。

首先,他会想到一个很模糊的目标,比如减肥、学习,甚至只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然后会根据小红书、微博或B站的“自律攻略”,下载一些自律系app,买点瑜伽垫、手账、笔和笔记本等,给自己定好详细的计划,比如早上7点起、运动30分钟、学习打卡、看书30分钟、晚上11点睡觉,并且打算每日打卡。

艰难地坚持了几天之后,会发现自己并不能像个机器人一样,完成自己定的计划,继而开始纠结“为什么只有我做不到”,从而产生一些自我厌弃情绪,然后开始自己PUA自己。

首先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没有办法完成自己的自律目标,别丧气,因为那是很正常的事。

因为在公司里,一般都管这种“自律”叫OKR(Objectives &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只有出现完不成工作任务要扣钱的情况,才值得人去拼死拼活。

市场上的“自律”,基本都和“最好的自己”“大家羡慕的样子”联系在一起,自律即自由,自律即成功。

最先将“自律”等同于“好”、等同于成功的,还不是app,而是你妈。

上学的时候,家长用“别人家的孩子”拉踩你,必用话术就是:人家多自觉,写作业从来不用催,几点起床就开始刷题,多少天能写完多少张卷子……

网上搜到的一份小学生暑假计划

长久以来,“自律”往往是成功者经历里会被单独拎出来,大书特书的一条。

比如传说中的“王林日程表”。企业家王健林早上4点起床,晨练、吃早饭后,乘坐5个小时的飞机到达海口,参加一系列工作后还要飞回北京,晚上7点后继续处理工作。

在这一天里,他的工作时间超过了12小时。

王健林都这么自律,你怎么好意思不努力?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律”开始成为一些人的财富密码。

那些自律营销

那些引人围观的自律,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在自律这个赛道里,从来不缺成功学讲师。

还有卖书、卖课、卖社群的。

甚至还有卖蛋白粉、面膜、眼霜和手账的。

“自律营销”的逻辑非常简单粗暴,已知自律=成功,买他们的东西=自律,因此买东西=成功。

俗话说,差生文具多。在自律这件事上,不是自律了就成功了,而是你下单了,他们就成功了。

当然,批评“自律营销”,并不是要否定努力的价值。

努力当然很重要,但有时候,它并不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UP主@全嘻嘻 跟一个猎头朋友一起出过一期对谈,其中提到一句:

有人在发展很好的大厂里拿到高位,但事实上这个高位是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宏观经济推动的,并不是个人的努力造就的。

时势造英雄,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和“地利”往往因为无法被人为控制而被忽略,但它们正是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

现在市面上“卖”的自律,往往都过于夸大了努力的价值,给普通人一种虚幻的希望,将所有失败都归结为普通人不够努力、不够自律。

但是,为什么自律营销能够卖得出去,还挺受欢迎呢?

本质上还是我们太焦虑、太害怕失败了。

不自律=失败?

近两年,经常能看到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因一些小事做出极端行为的新闻。

也总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

但在整个社会都变得越发功利的情况下,人们对于“成功”的标准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孩子们真的很难锻炼出一颗强心脏。

互联网的优势是能够把天南地北所有人的生活都连在一起,但缺点就是,它把所有人的生活都连得太紧密了。

图/《爱情公寓》

在以前,人们很难想象超出自己认知外的“成功”,参照物仅限于自己见过的或者听说过的。

但现在,“成功的标准”变成了“成功人士的标准”,是年薪百万,是有多少平的学区房,是28岁之前赚不到××万还不如回老家。

网络将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条件的人都展示了出来,但又展示得很片面。所以,大家好像都是同龄人,但实际上人和人的差别可能难以想象的大。

没有比较就没有焦虑。当下很多年轻人发愁,其实就是看到太多的同龄人都比自己优秀,而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像他们一样优秀,还要跟他们一起参与社会竞争,于是开始焦虑。

但其实,我们往往是在跟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竞争。

所以,普通人追求被营销出来的“自律”,也只会内卷到同一水平的普通人。

因此,当下年轻人的焦虑,并不是因为不够自律、不够努力,而是找错了参照物。

别再为不自律发愁了

是否努力,是否成功,所有的参照物都应该是自己,甚至要不要自律的决定权,也应该属于我们自己。

曾经看到一位微博网友这么说,奋斗很重要,自我和解也很重要。

在豆瓣的“逆社会时钟”小组里,7万多人正在分享自己的“逆时钟”生活。

有人30岁从大厂辞职,去农场做蓝莓采摘工;

有人29岁研究生毕业,有人29岁才要去读研;

也有人29岁才在小区一位上小学的小朋友的指导下,学会了骑自行车。

所谓的“社会时钟”就是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但每个人的社会时钟都不会完全一样,每个人能获得的“成功”也不会完全一样。

图/pexels

正如“逆社会时钟”小组建立者在小组简介里写道:

有人22岁毕业,但等了5年才找到稳定工作;有人25岁当上了CEO,却在50岁去世;有人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了90岁。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羡慕,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所以,放轻松。你没有落后,你没有领先。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

参考资料:

豆瓣逆社会时钟小组

“自律”是本时代最好卖的幻觉

作者&策划|崇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么样才能在社会上越混越好
为何普通人越混越穷,没有上升的空间?白岩松:这三个规则的限制
自律,一旦开始,就要勇往直前!
不熬夜,才是你最顶级的自律
如何通过自律,获得自由和成功?
对于普通人,有个性真的这么好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