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地”、“天”、“道”是什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的道经部分第25章。对这句话的理解,为了避免断章取义,尤其是其中“地”、“天”、“道”的含义,最好是结合整章内容来看。

我们先来看一下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另有版本里的“人法地”写作“王法地”,这里的“王”字读的是四声,做治理、管理、统治讲,当然也是由人去管理,依然和人有关。

《道德经》里,老子所说的“道”是什么

在《道德经》的这一章里,老子把整个宇宙归纳为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类作为整个宇宙中的四大之一,同时也是最底层的存在,生存发展需要依托世间万物。老子实际上是开创了世界环境伦理学的先河,强调人要服从天道,践行天道,人是自然化育恩养的万物之一。

由此可见,老子把“道”看做是天地万物的根本,他认为这个“道”广大无边,运行不止,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描述这个“道”,或许只有“大”字勉强可以形容它的广阔、它的包罗万象。

什么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这句话中,“地”指的是广袤的大地,“天”指的亘古运转的天体。人类效法大地,大地效法上天,上天效法大道,大道效法自然。

老子在这里对“道”的含义进行了更深入的解释。既然“道”是万物的本源,人类需要依托世间万物而生存。那么作为最底层的人来说,应该对天地心怀尊敬,效法天地至理,而不能妄自尊大,自负自傲。

老子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与永恒的天地日月相比,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光阴。怎样让短暂的一声过的有意义呢?那就是把学习作为一件贯彻终身的事情来做,成为一个博闻强识、学识渊博的人,对人类对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

正如作为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时代虽然不同,道理却依然适用。面对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放低身段虚心学习,敢于接受新兴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完成自我的超越,才能不被时代淘汰。我想这才是老子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自然法
寂兮寥兮,道法自然
老子:修身养命方法就12个字,如能悟透定能住世长年
解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们向天地究竟应当学习什么精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